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7 20:22:36作者:智慧百科
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只有5家銅冶煉廠,銅年總產量不足3000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新中國的第一桶銅水是如何出爐的吧。
1949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yè)部召開了全國有色金屬會議,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同意銅官山鉆探及恢復工作。銅官山,位于今安徽省銅陵市。
1950年6月9日,中央財經委員會決定投資9500噸大米,進行銅官山銅礦工程建設。
銅官山在日軍占據期間,日本人起初在此開采鐵礦。后發(fā)現(xiàn)鐵礦的銅品位很高,便改開銅礦。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銅官山銅礦由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接收。
銅陵地處長江銅鐵成礦帶上,內生成礦條件有利,以有色金屬銅礦著稱。已發(fā)現(xiàn)的礦產地115處,還有鐵、金、銀、鉬、錳、鋁、鋅、分散元素等。銅陵采冶銅的歷史始于商周,盛于漢唐,延綿3500余年。到建國時,古老的礦山已一片荒涼,所剩設備連同鐵道、坑道、房屋在內,全部固定資產只價值93萬元。
華東工業(yè)部派出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前往銅陵,四面八方的工人匯聚到銅官山下。創(chuàng)業(yè)者們住草棚、飲溪流,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生產。
當時井下出礦用三角耙子扒礦,用簸箕端礦,用背簍背礦。礦山軍代表見狀后,從內蒙古調來軍馬馱礦。但軍馬并不適應在礦井馱礦,難管理還無效率,于是又從馬鞍山調來鐵軌小礦車,從而解決了井下礦石運輸問題。
1950年7月19日,礦山至江邊鐵路正式試車;1950年8月24日,10千伏安蒸汽發(fā)電機正式發(fā)電;1952年6月,銅官山采礦建成投產,62米平窿出礦;1952年6月,日處理礦量400噸的選礦廠投入生產。
(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的誕生)
1953年4月30日,煉銅大戰(zhàn)拉開序幕。工人們用籮筐將煉銅物料抬到平臺上,沒有拌料機就用鐵鍬拌,粉塵四處彌漫,工人們被二氧化硫煙氣熏嗆得涕淚滿面。剛戴的白口罩,一會兒就變成了黑的,一個不行就戴兩個,兩個不行干脆就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因為鼓風爐沒有吸煙塵罩,沒有降溫設備,一加料便是煙塵沖天,近在咫尺卻不見人面。爐溫升上來,工人們熱得架不住,就跳進小水池,浸透身子繼續(xù)工作。爐渣還沒冷卻,工人們就用釘耙扒渣了,滾燙的扒渣場,把工人們的布鞋底燒得直冒煙,大家把布鞋弄濕,接著沖上去……
1953年5月1日上午7時,新中國第一爐銅水誕生!
(新中國第一塊銅錠)
新中國出爐的第一爐銅水,雖然重不足4噸,但它在新中國銅冶煉歷史上的分量卻舉足輕重:它代表一個集采、選、冶為一體的新中國第一個銅工業(yè)基地雛形的出現(xiàn),而新中國的煉銅史也借此揭開了撼人心魄的第一頁。
經過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艱苦奮斗,銅陵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銅工業(yè)多項第一:中華民族銅冶煉史上第一次采用工業(yè)化提銅技術,生產了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第一個發(fā)明轉爐,第一個制訂出中和法測定銅精礦硫量國家標準,第一座轉爐渣浮選試驗廠,第一次采用冶煉煙氣制酸……
(最后一爐銅水澆鑄成銅錠)
2007年11月12日10時40分,在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第一冶煉廠熔煉車間,隨著悠長的生產安全警報拉響,一爐重達14噸的銅水被澆鑄完畢。隨后,熔煉車間15噸轉爐爐火慢慢熄滅。自此,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停產。
(工人們在轉爐前合影留念)
“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銅陵開始城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