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8 10:22:40作者:智慧百科
宋慶齡在國人的心目中有著不一般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晚年的生活吧。
1997年3月20日,紐約曼哈頓東城一幢高層公寓。宋美齡起得很早。在護(hù)士的服侍下,她沐浴之后,坐在起居室化妝鏡前,身邊女侍為她梳理發(fā)髻、化妝。凌晨5時,她已經(jīng)坐在畫室里禱告。
她整整一百歲了。像許多老年人那樣,她有關(guān)節(jié)炎問題,重聽,甚至一向愛美的她無法替自己化好一個完美的妝容。她總是把眉毛畫得太黑,口紅涂得過高或者過低,粉底也無法攤得均勻。她幾乎已經(jīng)無法走路,和人聊天時,常常會重復(fù)剛剛說過的話。
在上一年,她曾反復(fù)問自己的侄兒宋仲虎:我的姐姐走了,哥哥弟弟也走了,我不曉得為什么上帝還留我在人間。她被孤伶伶地留在一個世紀(jì)的余響里。
百歲之壽
宋美齡的百歲壽辰再度激發(fā)了臺灣的熱情,當(dāng)壽期愈來愈近之時,賀電紛至沓來。從3月1日起,格雷西公寓便進(jìn)入緊張的壽慶籌備程序。
每年3月宋美齡的生日,也是蔣、孔、宋的家族聚會。通常在生日前一天,是在外甥女孔令儀家中暖壽,次日方在宋美齡的公寓和親友共度。家人和來自臺灣的少數(shù)賓客,一起吃壽面,唱《圣歌》。
此時,與宋美齡同輩的親族早已紛紛凋零。大姐夫孔祥熙1967年過世,幼弟宋子安也因腦溢血于1969年在香港去世。子安的追思會倒是齊全——除了宋慶齡之外,宋家兄弟姐妹全到了。
大哥宋子文的過世悲劇性十足。1971年他在舊金山一家餐館用餐時,被食物噎住而死,他被送回居住地紐約下葬。為了避免與二姐同時出現(xiàn)在宋子文追悼會上,宋美齡取消了去紐約的行程。
在寫給多年好友、韋爾斯利學(xué)院同窗埃瑪·密爾斯的信中,她提到兩兄弟的去世如此密集而來,令人難以忍受。同樣的原因,使得她亦未能參加大姐宋靄齡1973年在紐約的葬禮。
政治在這個家族里造成的裂縫,即使死亡也不能令之彌合。然后是丈夫蔣介石在1975年去世,她離開臺灣,住在孔家在紐約長島的大宅蝗蟲谷。
1981年宋慶齡去世時,大陸政府邀請宋美齡參加二姐的葬禮,當(dāng)然,即便她有意參加,臺灣方面也不會允許。這對具有相同精神高度的姐妹,她們的對立是那樣鮮明,而政治自始至終無情地左右了她們的命運。
如今,她是蔣、宋、孔家族唯一在世的長輩了。家族里的第三、四代不時會來探望她。在人生的暮年,這些后輩是她孤寂生活中很大的慰藉。
每逢重要節(jié)日,她的親人齊聚紐約與她一起歡度。長住紐約的蔣緯國太太邱愛倫、孫女蔣孝章一家、在美國工作的孫子蔣孝剛,以及在加拿大的孫子蔣孝勇幾乎每年都前往紐約,拜見祖母一次。
侄子宋仲虎每年兩次去探望姑媽。年邁的宋美齡有時會認(rèn)不出他。而外甥女孔令儀和丈夫的家在曼哈頓第五大道,他們亦時常從家里過來,照顧已經(jīng)艱于行走的宋美齡。
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宋美齡的暮年是在讀經(jīng)、禱告、看書、看報中打發(fā)時光的。有時,她也會見客,但談話時間很短。百歲時她的話明顯減少。有時,她由侍衛(wèi)和護(hù)士陪同,去曼哈頓附近的教堂做禮拜。
她坐在輪椅上,在無人之際悄然而來,竭力避免與陌生人交流,尤其討厭新聞記者。夜晚,她躺在床上讀書,在不知不覺中睡去。她的眼力還算好,據(jù)說訂了幾份美國的英文報紙和一份名叫《路標(biāo)》的雜志。
有時,身邊人與她打麻將,據(jù)說她很靈活,在牌桌上還能捉得到誰在偷牌。晚輩們和侍衛(wèi)擔(dān)心她老邁的身軀會在臥室摔倒,因此孔令儀力勸她使用手杖。
不過她拒絕使用“第三只腳”,與生俱來的那股子力量支配著她,她曾經(jīng)對抗過戰(zhàn)爭、謠言、挫敗和疾病,那么她也不會屈服于時間。
在“隱士”露面的三月,她永遠(yuǎn)打扮得漂漂亮亮,下樓來讓小朋友親一親,和大家打招呼,一起用餐。當(dāng)她上樓時,永遠(yuǎn)像皇室一般揮揮手,向大家道別。
3月18日晚,由國民黨及紐約僑界共同主辦祝壽餐會,有八百余人參加了祝壽活動。在20日的生日宴上,宋美齡的出場一如往昔的光華,她梳著傳統(tǒng)發(fā)髻,身著黑色旗袍,佩戴著整套翡翠首飾。
在3月23日家人為她舉行壽宴時,宋美齡和小輩們合影,分給他們糖塊和小禮物。她舉杯致謝環(huán)繞左右的家人:“恭備薄酒一杯,不言盡在酒中。”世紀(jì)的風(fēng)霜,時光的寂寞,皆融化于一杯春醪之中。
“四大家族”陳家后人陳林穎曾在百歲宴上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女性立于公公陳立夫身旁。兩老相對,她頓感歷史撲面而來,那種感覺如此洶涌,無以形容,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