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8 20:22:34作者:智慧百科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祖為合葬墓,名為乾陵,這也被稱為是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作為兩朝帝王共葬一墓實屬罕見,遂乾陵被意外發(fā)現(xiàn)后,發(fā)掘便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遂通過勘測也發(fā)現(xiàn)了武則天陵墓的驚天秘密,接下來便讓我們來深入了解其中的秘密。
一、武則天的陵墓竟從未遭到過盜墓者的破壞,說明其中陪葬的物品不論從其價值還是研究意義都很重大。
二、在乾陵的司馬東道的東側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武則天無字碑,這是由一塊巨大且完整的石頭進行雕刻而成,有螭龍九天墓,故也被稱為“九龍碑”,碑面還刻有獅馬圖,和許多花草紋飾。石碑高達七米多,給予人厚實凝重之感,且其中的精美刻圖和紋飾又給予人雄偉澎湃的生機。
而其中的無字成為眾人探討的話題,一說是武則天以無字夸耀自己的功高無法以文字表達;二是武則天深知自己罪無可恕,不能以文字立碑;三是武則天認為自己的是非功過因由后世人定奪,非自己能論述。而世人均認為最后的那個說法較為實際。
三、是武則天所處年代為盛唐時期,加上唐高宗在病逝前曾表明要將生前心愛之物一同陪葬,可見葬洞內(nèi)有眾多價值連城的物品。且有當今世上的無價之寶《蘭亭集序》便是武則天的陪葬物品一說,遂這便為世人所關注。
觀其歷史,武則天的陵墓不是沒被盜墓者挖掘過,而是因為很難挖掘,這應該算是最難挖掘的陵墓吧,在1300多年間,乾陵就被無數(shù)盜墓者盜取過,其中有姓名記載的便有17人,在這期間乾陵遭受著刀劍、機槍、大炮的侵襲,卻完好無損。
其中唐末時期反叛軍領袖黃巢曾挖掘過乾陵,因其聽聞梁山西側底下有大量碎石,便以為是乾陵入口,遂以40萬士兵挖掘,農(nóng)民出生的士兵使用鐵鍬留下了數(shù)十米深的“黃巢溝”卻沒發(fā)現(xiàn)入口,后悻悻而走,耗費這么大勞力卻不知挖錯方向。
還有一個便是五代的節(jié)度使溫韜,在挖掘乾陵之前已經(jīng)將唐朝十七座皇陵給挖掘了,遂在光天化日之下發(fā)動數(shù)萬人馬挖掘乾陵,但均在上山時遭遇風雨侵襲,遂斷了念頭。
乾陵最危險的一次便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挖掘的時候,那時現(xiàn)代化工具興起,他便用大炮轟炸山道,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安營扎寨,將墓道炸出,在將進入使逢濃煙冒出忽起龍卷風,使首當其沖的士兵吐血身亡方斷了他們念頭,因此乾陵才得以保存。
而現(xiàn)代技術雖發(fā)達,但關于這陵墓所帶來的歷史意義重大,為了不破壞它,加上進行挖掘所要考慮的事情之多,為了能更好的保護文物,暫不考慮挖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