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2 18:22:35作者:智慧百科
出租車,供人臨時雇傭的汽車,多按里程或時間收費,也叫出租車。臺灣稱作“計程車”,廣東及港澳地區(qū)稱為“的士”,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一帶則稱為“德士”。
出租車在經濟比較發(fā)達的香港和廣東地區(qū)較早出現(xiàn)。
一、服務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租車并不是誰都可以隨便乘坐的。當年,出租車專門負責接待來穗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與高級官員、參加交易會的外商、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等等,被譽為廣州市的“國賓車隊”,需要外匯券才能乘坐。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租汽車的經營方式發(fā)展為定點候客,乘客到站找車,司機接單載客。而司機完成一趟接待任務后,必須空車趕回服務點等候下一次的出車指示,不得中途載客。
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市民對出租車的需求也日益增長。1978年春天,毗鄰港澳的廣州逐步打開對外開放的窗口,一些新的經營觀念和服務方式開始沖擊南粵大地。
廣州市汽車公司從香港市民“打的”中得到啟發(fā),毅然決定結束歷年來“路上空駛的士不載人”的怪現(xiàn)象,在1978年4月春交會期間用中英文印制的近萬張《告來賓信》送到了國內外乘客的手中:“在沒有汽車服務點的地方需要用車時,如遇空車可招手示意叫車?!?/p>
這是國內出租汽車行業(yè)的第一次改革,打破了歷年來傳統(tǒng)的封閉型服務方式和經營老格局,隨后“揚手即?!狈昭杆僭谌珖侀_。
二、廣州交易會時期
廣州交易會剛開那幾年,與會客商還不算多,60輛出租車勉強能應付,實在緊張就到各單位去借調。那時,加上各級領導專車,整個廣州市的小車也不過100輛。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參加交易會的外賓日漸增多,即便司機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工作至晚上十一二點,仍滿足不了賓客們的需求。1957年第一屆交易會大會組織從省屬單位抽調大客車4輛、小轎車1輛,供國內與會人員上下班使用;交易會開幕、閉幕酒會和文藝晚會用車再租用部分公共汽車。以后隨著交易會規(guī)模擴大,需要借調的車輛不斷增加,社會上可供為交易會服務的車輛畢竟有限。
1965年秋交會從省市機關團體和駐穗部隊借調大小汽車150輛,但仍不敷使用,只好再從佛山地區(qū)調來小轎車7輛。為了緩解用車緊張,經國家批準,交易會陸續(xù)購置了國產車和進口了大小車輛,提高了自身的接待能力。
但由于車輛增加而司機不夠,上世紀70年代中期,每屆交易會仍從佛山、惠陽、肇慶等地區(qū)抽調數(shù)十名司機來支援。1973年,周恩來總理特批“廣汽”獲增購200輛日本豐田皇冠等車輛,并從部隊中抽調一批曾參加過抗美援越的軍人充實司機隊伍。
此后,“廣汽”又分批多次引進車輛,于上世紀70年代末達到了600輛左右,基本解決了交易會的“坐車難” 但交易會用車狀況根本好轉是在改革開放以后。
首先是因為社會整體經濟實力增強,交易會所需租借輛數(shù)量容易落實。其次,交易會自備車輛也有較大增加。第三,從1980年起,交易會用車由過去的無償服務改變?yōu)榘凑率召M,為合理使用和發(fā)揮車輛效能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后,交易團自帶車輛不斷增加。
三、接送客商專車幾經周折
從1956年的商展會至1970年春交會,大會期間來賓來往于住地與會館間,由大會安排一定車輛負責接送。廣州市汽車公司、市三輪車管理總站為方便來賓用車,分別在交易會會址、西濠二馬路、海珠南路和華僑大廈等地段設立小汽車和三輪車營業(yè)站,派專人管理。凡佩帶來賓條的來賓優(yōu)先乘車。
從1970年秋交會開始,大會不再設專車接送客商。在客商住地和交易會會址,由市交通運輸局、市服務局小車公司適當增加小汽車、微型汽車、機動三輪車供客商租用。從1981年春交會開始,外賓來往住地與會館之間,由大會恢復安排大客車接送,實行有償服務。
1987年春交會取消大客車接送來賓,全市投入交易會的接待車達6000多輛,并加強了指揮調度,從而滿足了交易會來賓用車的需要。
此后,一些賓館、酒店為在競爭中取得主動地位,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如派車到車站、機場、碼頭免費接送來賓和免費接送客商往返交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