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6 13:22:41作者:智慧百科
陳半丁簡介
陳半丁1876--1970),即陳年,畫家。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家境貧寒,自幼學習詩文書畫。拜吳昌碩為師。40歲后到北京,初就職于北京圖書館,后任教于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校。
擅長花卉、山水,兼及書法、篆刻。曾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
代表作品有《盧橘夏熟》、《高枝帶雨壓雕欄》、《惟有黃花是故人》、《赤壁夜游圖》,《莫負此生》等。1956年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有《陳半丁畫集》、《陳半丁花卉畫譜》、《當代中國畫全集·陳半丁》行世。
陳半丁生平經(jīng)歷
一、初識張大千
30年代的一天,北平城里的10余名畫家舉行雅集。在宴會上、年齡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畫家陳半丁老人興奮地宣布:他新近搜獲到清初著名畫家石濤和尚的一部畫冊精品、精美非凡、 世所罕見,為此他特地邀請北平藝苑名流第二天晚6點到他家中鑒賞。
受到邀請的有中國畫學會會長周養(yǎng)閹以及著名畫家黃君壁、馬晉、王雪濤、于非闇、徐燕孫等。
陳半丁邀請了這么多畫苑名流、卻少邀了一個人、此人就是當時正客居北平、初登畫壇、尚無名氣的年輕畫家張大千。但張大千是個有名的“石濤迷”。
他少年習畫,就下工夫臨摹石濤、八大山人,徐渭、和吳昌碩的畫,研習多年、畫得幾可亂真、有“南方石濤”之稱。這次,他風聞藝林有此雅集、鑒賞石濤精品,此等機會他豈能放過?因而不等陳半丁相邀,第二天下午3點張大千就直趨陳府求見,毫不客氣地當面請陳半丁出示藏畫觀摩。
而陳半丁的脾氣是客人沒有一齊到,就不出示藏畫的,他對張大千這位虎頭虎腦的后生小子擺架子說:“我約朋友來共賞、請貼的時間是6點。我不能先給你看、要等朋友到齊了大家一起欣賞。你想見識、可以,但不是現(xiàn)在,要等到6點?!闭f完,離座而去,留下張大千一人在客廳里坐冷板凳。
年輕的張大千受到如此冷落、也是老大不高興。但為了鑒賞石濤的稀世珍品,他不得不忍心吞聲地挨了三個多小時。
到了6點多,貴客齊集后,陳半丁先在宴席上講了一通開場白、自稱幸獲名跡、不敢私秘自珍,愿為友好共賞。
張大千被擠在這批名流的外圈,等陳半丁捧出寶貝畫冊、剛剛展示,張大千就不由自主地大聲叫起來:“是這個冊子??!不用看了,我曉得!”
陳半丁被這個年輕人的狂妄急躁弄得很生氣,于是他學著張大千的四川口音說:“你曉得,你曉得啥子嘛?”陳半丁想,我畫冊還未全打開,你怎么曉得?
但這時張大千卻不慌不忙地講出,此畫冊第一頁畫的是什么,第二頁畫的是什么,題的什么款,用的什么印章,如數(shù)家珍、一一道來。陳半丁與眾畫家一邊聽張大千講,一邊翻看畫冊 ,進行核對,發(fā)現(xiàn)張大千竟說得絲毫不差。
陳半丁與眾畫家十分驚奇、陳在翻看時連眼鏡都滑落到地上了。畫家黃君壁驚異地問張大千:“你怎么記得這么清楚?”張大千的回答更使大家大吃一驚。他得意地說:“這畫冊是我畫的,咋個不曉得?”
原來,這畫冊是張大千以前臨摹石濤畫風的習作之一,早已流傳失落多年、不知怎么竟輾轉(zhuǎn)到陳半丁手里。張大千臨摹之精、畫藝水平之高,竟瞞過了一代國畫大師與老前輩陳半丁之眼 。張大千從此在畫界名聲大振。
二、拜師
陳半丁,清光緒二年(丙子1876)出生于浙江紹興柯橋的中醫(yī)世家。當時,大畫家吳昌碩先生也經(jīng)常出入小長廬館,見此青年人十分好學,深為厚愛。非但自己親自傳授,還將其介紹于好友任伯年,蒲作英。
自此,好學的陳半丁如渴者臨井,他向吳昌碩學習書、印、大寫意花卉;向任伯年學翎毛、人物;向蒲作英學山水。在海派藝術(shù)之大洋中,年輕的陳半丁以自己的努力,汲取各種風格的營養(yǎng),夯實了自己的藝術(shù)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