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6 17:22:38作者:智慧百科
田氏代齊的典故是怎樣的?田氏代齊的過程是怎樣的?以下為您介紹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的典故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公元前545年,陳國公族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齊國當國的慶氏。之后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無宇的兒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田氏代齊的過程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呂尚于齊地建立了齊國。春秋末,呂氏政權被田氏所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史稱“田氏代齊”。田氏代呂氏,經(jīng)過了長期而復雜的反復斗爭。有和平演變,也有武裝斗爭,有時隱蔽,有時公開。
從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田完至齊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為諸侯,經(jīng)歷了286年,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從田完至齊當了工正,到田桓子侍齊莊公而得寵,為第一階段。此間約計122年,在這段時間內(nèi),呂氏經(jīng)歷了齊桓公、無詭、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靈公、莊公九代國君;而田氏經(jīng)歷了陳完、田孟夷、田閔孟莊、田文子須無、田桓子無宇五代。
田完,是陳國陳厲公媯躍的兒子。田完出生之后,他的父親陳厲公為他預卜未來,卜辭的意思是說這個孩子將來可能要代替陳而有國家,但又是不在陳國而是在其他國家,不應驗在他本人身上,而應驗在他的子孫身上。如果是在他國,必定是姜姓之國,四岳之后。事物不可能是兩個同時強大,陳國衰弱之后,他這一支將要昌盛起來!借這一卜辭預先制造了陳氏將要取代齊國呂氏的輿論。
桓公的兒子媯躍、媯林、媯杵臼怨恨陳佗殺死了他們的父兄,就讓蔡國人誘騙陳佗并把他殺了。媯躍自立為君,這就是厲公。陳厲公去世后,弟弟媯林即位,為陳莊公,陳莊公去世后,弟弟媯杵臼即位,就是陳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殺死了太子御寇。田完和御寇相友好,恐怕災禍牽連到自己,所以,田完逃奔齊國。時在齊桓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72年,獨立發(fā)展。
齊桓公呂小白欲任他為卿,田完推辭。齊桓公遂讓他擔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大夫齊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為此事,進行占卜,占卜的結果,說:“是謂鳳凰于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意思是說有媯氏之后代田氏,將在姜姓那里成長。五代之后就要昌盛發(fā)達并取得正卿的地位。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沒人比得上。于是,齊懿仲把女兒嫁給了田完為妻。
田完去世之后,謚號敬仲,田氏世襲其工正之職,田完生穉孟夷,穉孟夷之子閔孟莊,閔孟莊之子田文子須無。田文子須無侍奉齊莊公,深受莊公賞識和寵愛。田須無去世,他的兒子桓子無宇繼爵。田無宇初涉政壇,是在齊莊公四、五年(前550—前449),齊莊公四年無宇力排眾議,斷然出兵伐衛(wèi)、晉,并取得了勝利。太史公說:“田桓子無宇有力,事莊公,甚得寵?!?/p>
齊莊公將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田桓子?;缸拥母赣H田須無去世后,桓子與孟姜共鑄銅壺以表悼念。有“桓子孟姜壺”傳世至今。
二、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是田氏勢力與呂氏勢力進行大較量的主要時期。田氏所采取的斗爭方式和策略是施行新政,爭取民心;武裝蓄力,掌握實力。從田桓子事齊莊公得寵起,經(jīng)過田釐子(田乞)、田成子(田常)三代,呂氏經(jīng)歷了齊莊公、景公、悼公、簡公。齊國公族呂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國氏兩家,國、高兩家與呂氏同出于姜姓,皆為齊太公之后,呂氏旁支。
在齊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高氏、國氏世代為齊國上卿,天子所任命,齊國形成呂氏、高氏、國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經(jīng)過反復斗爭,至田常為齊簡公相,田氏掌握了齊國實權,歷時約95年。
公元前545年,田氏聯(lián)合鮑氏,欒氏,高氏共同擊敗了執(zhí)掌國政的慶氏,齊國自此改由欒氏,高氏執(zhí)政,公元前532年,田氏又利用欒氏,高氏之間的矛盾,聯(lián)合鮑氏分別擊敗了欒氏,高氏,并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孫召回國內(nèi),歸還其原有的封地財產(chǎn),以取得公族的支持。
數(shù)十年間,齊國民心背離呂氏,如流水般地歸往田氏門下,田氏取得了人民的擁護。田氏采取的第二項措施是武裝奪權逐滅強宗。齊景公病,讓國惠子國夏、高昭子高張二相輔佐他的寵姬芮子生的兒子荼為太子。
景公去世,荼即位,史稱晏孺子??墒翘锲虿桓吲d,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陽生與田氏關系很好。晏孺子即位后,陽生逃到了魯國。田乞假裝擁護高、國二相,熱心侍奉,暗地里卻在大夫中間挑撥高、國的關系,掀起了一場武裝爭權的斗爭。
田乞派人到魯國,迎回陽生。陽生回到齊國,藏在田乞家中。遂即訂盟擁立陽生,在田氏家中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悼公。于是派人把晏孺子趕到駘,殺死孺子荼。悼公即位后,田乞任相國,獨攬齊國大權。
田恒攻擊子我。子我率領他的部下進攻田氏,不能取勝,只好外出逃亡。田恒的部下追趕并殺死了子我和監(jiān)止。簡公出逃,田恒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簡公捉住殺了。簡公即位4年被殺。于是田常讓簡公的弟弟驁即位,這就是平公,田恒任相國。
經(jīng)過這兩次的武裝斗爭,田氏取得勝利。田恒擁立了自己所需要的呂氏君主,操縱了齊國實權,并伺機削弱高氏、國氏、盧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實權,孤立呂氏公族,完全專齊國政。
田常為齊平公相后,怕諸侯討誅自己,為了安定鄰邦,取信于諸侯,爭取諸侯的信任,盡歸魯國、衛(wèi)國的侵地,西與晉國的韓、魏、趙氏訂立了盟約,南方和吳、越互通使節(jié)。
田氏采取的是擴大封地,安排田氏宗族。田恒為相時,修治武功,論功行賞,親近百姓,使齊國內(nèi)部進一步得到了安定。同時,田恒割自齊安平以東到瑯琊作為自己的封邑。這個封邑比齊平公的食邑還要大。
田常為相時,還選擇了齊國7尺以上的女子入后宮,后宮嬪妃數(shù)以百計,而他的賓客及舍人入后宮不禁。等到田常去世時,有子七十多人。他的兒子田襄子盤做齊宣公相時,讓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齊國大小城邑的大夫。
三、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從襄子盤為齊宣公相至田和列為諸侯,計從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386年,約69年。這段時間,田氏經(jīng)歷了襄子盤和莊子白二代,呂氏經(jīng)歷了齊宣公和齊康公二代。此間,田氏主要是外爭盟國,求立為侯。同時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田襄子去世,子莊子繼父位,輔佐齊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齊國進攻晉國,攻毀黃城,圍困陽狐。宣公四十四年,進攻魯城、葛邑和安陵。宣公四十五年,取魯一城。田莊子去世,田悼子繼任齊相。
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齊奪取魯國的郕城。宣公四十九年,宣公與鄭國人在西城相會。齊國攻伐衛(wèi)國攻占了貫丘。齊宣公五十一年(前公元405年),齊宣公去世,子呂貸立,是為康公。
田悼子去世,田和立。貸即位14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就把他遷到海濱,只給一座城做食邑,權作對其祖先的祭祀費用。齊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與魏武侯在濁澤相會,求他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
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準許。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以上關于田氏代齊的典故介紹到這里,更多相關內(nèi)容請通過文章標簽或?qū)n}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