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9 21:22:37作者:智慧百科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三大制度
一、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xiàn)于商朝,到西周時已發(fā)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于鐵制農(nóng)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zhì)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zhuǎn)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zhì)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屬于國家)。
由于關于井田制的相關考古資料的缺乏,有學者卻認為,井田制可能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因素,這種制度可能從未得到嚴格的實施。
二、分封制
分封制,是中國古代國王或皇帝分封諸侯的制度。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稱號有侯和伯。
西周滅商后,因其國都遠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員遼闊的疆土和統(tǒng)治商代后裔,便大規(guī)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nèi)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春秋戰(zhàn)國時,適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王朝。此后歷代王朝也還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質(zhì)不完全相同。
三、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tǒng)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這種制度確立于夏朝,發(fā)展于商朝,完備于周朝,影響于后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nèi)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qū)χT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nèi)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tǒng)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后來,各王朝的統(tǒng)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事實上,西周末期,各大諸侯國就已經(jīng)從實力上超越了中央。幾百年的尊崇中央思想深入民心和分封國的相互牽制,這才延續(xù)了周朝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