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10 08:22:41作者:智慧百科
西漢七國之亂是發(fā)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quán)。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采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后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這時吳王劉濞就聯(lián)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cè)”為名發(fā)動叛亂。由于梁國將領(lǐng)韓安國和張羽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nèi)被平定。
西漢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jù)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quán)之間矛盾的爆發(fā)。七國之亂的平定,標志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quán)得到鞏固和加強。
西漢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quán)的矛盾。諸呂當權(quán)以及漢文帝劉恒繼統(tǒng)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七國之亂的導(dǎo)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采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西漢七國之亂是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為首發(fā)動的一次同姓王聯(lián)合大叛亂,劉濞蓄謀叛亂,為時已久。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吳國世子在京城與文帝皇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漢景帝)下棋時出現(xiàn)爭執(zhí),吳世子無禮,被皇太子用棋盤打死,劉濞痛失愛子對漢庭不滿日益加深。
西漢七國之亂中劉濞發(fā)兵二十萬,號稱五十萬,為主力。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jié),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景帝因很惶恐,就聽信了讒言,捕殺了晁錯,乞求劉濞退兵。
劉濞不僅不退兵,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為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軍隊所阻。至此時,景帝才決心以武力進行鎮(zhèn)壓。他命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
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其余六王皆自殺,七國都被廢除。西漢七國之亂終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