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09:54:05作者:未知
于成龍字北溟,清朝順治年間的一位著名官員,生卒年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時期山西永寧州人(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于成龍簡介在《中國明清的官》一書中有所記載。而且于成龍簡介能收錄到《四庫全書》中,這實在是很難得的。
于成龍一生做過許多官職,比如布政使、巡撫、總督、大學士等職位。于成龍雖身負多職,但他卻是中年得志,年至44歲時,他不顧親朋好友的阻攔,毅然決然的拋妻別子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擔任縣令。他到那時,條件實在是艱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針,在羅城任官三年。期間,他把羅城治理的非常好,從荒無人煙到后來的安居樂業(yè)的景象,這讓于成龍非常的欣慰。
于成龍的突出表現(xiàn),讓兩廣總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視。并于康熙六年推薦于成龍擔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兩年的時間,合州人口驟增,這樣的成績讓他很是感到榮幸,之后被提升為湖廣黃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同時還兼任著知府,由于突出的政績,后又被提升為“卓異”。
在他被提為卓異后,恰巧在這時出現(xiàn)了“三潘之亂”。在這期間于成龍臨危受命,十天內(nèi)就平定了一場動亂。之后他隨即調(diào)任黃州知府,第二次暴亂又接踵而至。這時又是于成龍出面治理,他身先士卒,在危急關(guān)頭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二十余天的暴亂中,他將暴亂首領(lǐng)何士榮擒獲,至此他再次平定了暴亂。
于成龍的果敢與智謀很被康熙所看重,之后又連續(xù)的將他升職。至康熙二十三年時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于成龍的故事至今為人們所流傳,于成龍的一生為官雖然一直被提拔,但是此人一生清貧。在江南時,曾被江南民眾稱之為“于青菜”。他雖然位居高職,身居顯貴,但是為人生活簡樸,從未有過奢華的生活。
于成龍算是大器晚成之人,他早年一直都在為了科舉考試而奮斗著。他在參加一次鄉(xiāng)試時,考官公然行賄受賄,這讓余成龍非??床粦T,于是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結(jié)果沒能中舉,而是考取了個貢生。貢生是能直接參加會試,會試之后,于成龍以家父年老為由,回到來堡村。
至順治八年時,他參加會試后又沒有考中,當時他已經(jīng)是35歲的年齡了。經(jīng)過一些事故后,于成龍十年44歲,不顧親朋好友及家人的勸告,毅然決然的去外地為官。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也開始了他的抱負。
于成龍不論在哪里為官都保持著兩袖清風的風格,而且艱苦樸素。于成龍為人正直,為官亦是如此。他不論走到哪里都會當?shù)匕傩辙k實事,為民做主,凡是他為官的地方總能呈現(xiàn)出繁榮的景象。他也不畏權(quán)貴,一向桀驁不馴的地方豪強在于成龍的治下都會“皆奉法唯謹”。
于成龍為官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在整頓吏治上始終放在工作的首位上。不僅在吏治上,而且在教育等方面他都很關(guān)心。他在闊別二十年后回鄉(xiāng)時,依然是身穿布衣,他還給子孫后代留下了《于成龍家訓》,教育后代一定要做,盡善盡孝之人。
從于成龍的故事中我們應該要學會,不論何時何地都應不忘孝與簡樸。于成龍的故事還應警示后人,為官要清廉,這也應該現(xiàn)代社會應該學習的地方。
于成龍是清朝時期一位有名的官員,他曾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而且他的事跡在四庫全書中也有記載,這實在是難得的。于成龍為人清正廉明,精明神武,是一位出色的官員,于成龍后人也是像他那樣正直。
于氏家族中至今都有家族譜可循,在方山縣來堡村,還有70多名于成龍后人,他們勤勤懇懇,淳樸厚道始終不忘祖訓。而且他的后人中也有為官者,而且也是為民做主的清官。在于成龍后人中,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于廷翼曾經(jīng)也做過官。于廷翼為人節(jié)儉,周濟百姓,身上也有于成龍的遺風。
于廷翼是于成龍兒子中的長子,也是唯一做過官的,曾是七品官員,分管教育。于廷翼做官時也頗有成績,就在監(jiān)司準備舉薦他時,因母親年老,極力請求回鄉(xiāng)照顧年邁的母親?;氐郊亦l(xiāng)后于廷翼的生活非常節(jié)儉,但是不忘做公益事業(yè)。他經(jīng)常周濟親友和鄉(xiāng)里人,但凡鄉(xiāng)里有流浪之人或是逃亡至此的,他都會給錢給物,救人于危難之時。于廷翼的家教也很嚴,當他兒子為官時,他就教育他的兒子,要像祖父那樣為官清廉,不要為了一時的政績名聲而隨便給別人平反,也不要怕麻煩把已結(jié)的案件丟在一旁,不去給人平反。
于成龍后人始終不忘祖訓,曾刻匾“肯堂肯構(gòu)”。意思是后人一定要繼承父親的事業(yè),事實確實如此,后人中出現(xiàn)的官人都很出色,也有于成龍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