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5-19 14:16:18作者:未知
1、趙構。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當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養(yǎng)為由,傳位給養(yǎng)子趙昚,是為宋孝宗,自稱太上皇帝。
趙構退位后,自稱不再問朝政,其實也干預一些政事。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趙構病死于臨安行在的德壽宮,時年八十一歲,謚號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2、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繼續(xù)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嘉慶元年(1796年) 正月,舉行歸政大典,自為太上皇帝,授璽后,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乾隆帝在禪位之后仍居住在養(yǎng)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于皇帝,大事還是我辦?!?/p>
3、趙昚。趙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yǎng)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趙構崩于德壽宮中,趙昚聽聞后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趙昚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趙昚禪位于趙惇,趙惇即為宋光宗。趙昚自稱太上皇,閑居慈福宮,后改名重華宮。群臣為其上尊號為壽皇圣帝,趙昚繼續(xù)為趙構服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