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0:47:09作者:未知
柳如是(1618~1664),明清易代之際著名歌妓與才女。本名楊愛、楊影憐,后改名柳隱;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句,故自號如是;又稱“河東君”、“蘼蕪君”。浙江嘉興(一說江蘇吳江)人。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被列為南京“秦淮八艷”(另有陳圓圓、顧橫波、卞玉京、寇白門、馬湘蘭、李香君與董小宛)大姐。
錢謙益(1582~1664),明末清初詩壇盟主之一。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江蘇常熟人。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東林黨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朝滅亡后,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后降清,仍為禮部侍郎。但很快就告病歸鄉(xiāng),與反清勢力保持聯系。晚年之作多抒發(fā)反對清朝、恢復故國的心愿。乾隆時,他的詩文集遭到禁毀。
秦淮河畔佳麗之首
柳如是的一生,是轟轟烈烈的一生!柳如是一生的精彩,讓現代的新新人類女郎都自嘆弗如!她若是活在當代,必是一名走在潮流最尖端的最時尚、最前衛(wèi)的美女作家。
在“秦淮八艷”中,柳如是當推為大姐大!
在“秦淮八艷”中,最能審時度勢、最理智最清醒的女人是她;最敢愛敢恨、最放蕩最剛烈的也是她。她是冰與炭同爐,是理智與情感強烈沖突、卻永遠也無法調解的悲劇性人物。在這方面,她的性格跟《紅樓夢》里的尤三姐非常相似。
柳如是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幼年就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yǎng)女。在徐的教養(yǎng)下,柳如是不但出落得嬌媚絕色,長袖善舞,而且在音律、繪畫、書法、詩詞方面也負盛名。有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評論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贊賞她的書法“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等與尺牘。
明崇禎四年辛未柳如是14歲時,被吳江故相周道登買于勾欄。最初為周府老婦人侍婢,因其善解人意,深得周老夫人歡心。后被周道登強索為侍妾。不及1年,由于周府群妾謠諑蜚語加害柳如是,幾被處死,因周老夫人阻攔,將其逐出周府,再賣于娼家??芍^一生顛沛流離,曲折多難。
柳如是個性堅強,為人正直,有著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jié)。在明王朝面臨危難之際,她盡全力資助和慰勞抗清義軍,為反清將士吶喊助威。她喜歡穿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
由于柳如是氣質高雅,才色并茂,當時有不少公子文人大獻殷勤,紛紛求婚。她雖然身處青樓,擇婿的要求卻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只與他們保持著普通朋友的友誼。直到16歲時,她才真心喜歡上了松江舉人、當時已經是復社領袖的民族英雄、一代俊杰陳子龍,兩人情投意合,過了一段男歡女愛的甜蜜生活??刹恍业氖牵愖育堅诳骨迤鹆x中戰(zhàn)敗而死,為國捐軀,早早結束了這段美好的婚姻。
嫁給可做自己父親的人
柳如是嫁給文壇泰斗錢謙益時,才24歲,而錢謙益的年齡可以當她的父親,典型的老牛吃嫩草。但可以相信,她必然是經過理智的思考后做出的最明智選擇。
24歲在現代社會是花一樣美麗的年齡,在那個時代卻是大齡了。柳如是深知“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落得一包膿”的妓女生活終非長久之計,從良方為正途。但像她這類女子,要找個什么樣的男人,卻得費心思了。
元代名劇《救風塵》中的妓女趙盼兒唱道:“她都每揀來揀去百千回,待嫁一個老實的,又怕盡世兒難成對;待嫁一個聰俊的,又怕半咱輕拋棄。”這幾句曲詞正是柳如是的心聲。
相貌美艷、思想大膽,而且又是長年生活、工作在紅燈區(qū)的柳如是,并非沒有異性朋友。嫁給錢謙益之前,她便曾與幾位風流俊俏、才華橫溢的男子有過親密的戀愛關系。她的情人大多是江南正義人士,張溥、宋徵輿、陳子龍便是其中代表。由陳子龍的行為,也可以看出柳如是的政治傾向,證明她絕非一位相貌美麗卻頭腦簡單的女子;她是女人中的精品,甚至是極品。
在風月場所打滾多年的柳如是,深知男人的不可靠。她以前那幾位風流俊俏的情人,不是死了就是分手。她既然曾經轟轟烈烈地愛過,也就知足了。嫁給年長的錢謙益,實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首先,錢謙益是文壇泰斗,可以與她詩詞唱和;其次,錢謙益年齡比她大得多,勢必非常疼她,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再次,錢謙益地位顯赫,柳雖為名妓,但畢竟是個“妓”,她若想提高自己的地位,一定要找位有權力、有地位的男人做依靠。
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朝晚期就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云,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
在古代,女人的命運往往跟男人結合起來,夫貴妻榮,是不少女子夢寐以求的。而明末清初那幾位名妓,也確實因為丈夫位高權重而有機會在青史上搏擊個留名的殊榮。還有一點,即錢謙益與她的政治思想志同道合。
既然兩人情投意合,其它還有什么可顧忌的?面對柳如是的一片癡情,錢謙益無法再猶豫退縮。終于在1642年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柳如是正式被一頂花轎抬進了錢府朱門。
緣于兩年前的一見鐘情
明崇禎十三年,原禮部侍郎錢謙益削籍歸鄉(xiāng)已經兩度春秋。這年冬天奇冷,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門前也特別冷清,好久不曾有友人來訪了。世態(tài)炎涼,今非昔比,門前冷落,少有來客。
一個冬日淡淡的午后,錢謙益坐在書房中打盹,忽聽得家人傳報:“有客人來訪!”不一會兒,拜帖就送到了書桌上。
錢謙益來了精神,拿過拜帖一看,上面寫著:“晚生柳儒士叩拜錢學士。”
“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問,這名字似乎未從曾聽說過,是誰呢?
也許是慕名前來造訪的無名晚輩吧,這種人錢謙益接待過不少。如今反正閑居無事,有個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讓家人有請來客。
待錢謙益慢條斯理地踱進客廳,來客已站在屋里翹首欣賞墻上的字畫了。聽到腳步聲,來客連忙轉過身來,朝錢謙益深深一輯,恭恭敬敬地稱禮道:“晚生見過錢老先生,冒昧造訪還望見諒!”
錢謙益打量著來客,見“他”一身蘭緞儒衫,青巾束發(fā),一副典型的富家書生打扮,舉止雖有板有眼,身材卻異常嬌小,似乎缺少一種男子的陽剛之氣。再瞧面貌,明眸生輝,鼻挺嘴秀,皮膚白嫩,清秀有余而剛健不足??粗粗?,錢謙益猛覺得有幾分面熟,可搜索枯腸,始終想不起是在哪里見過。
來客看著錢謙益若有所思的神態(tài),不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他”也不去打斷他,只是輕悠悠地吟出一首詩:
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
近日西冷夸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真沒想到啊!柳姑娘光臨寒舍,有失遠迎,得罪!得罪!”錢謙益大聲朗笑,雙手抱拳,熱情地請所謂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著命侍婢上茶奉酒,說是要為她驅寒消疲。
這個女扮男裝的“柳姑娘”是誰呢,竟如此驚動名重一方的錢謙益?原來她就是柳如是。
說起柳如是與錢謙益的交情,那還是兩年前的事。
那是崇禎十一年初冬,供職京師的江左才士錢謙益,本已高居禮部侍郎之職,眼看又要提升,卻因賄賂上司之事被揭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責,而且免去了官職,被迫返回原籍常熟。
那時他已57歲高齡,猝遭巨變,心境黯淡悲涼,一路透迤南歸。途經杭州時,順便前往西湖上蕩舟閑游,排遣愁懷,疲倦時便落腳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當時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門上的???,那天正巧將一首游湖時即興作的小詩擱在草衣道人的客廳里。錢謙益無意中發(fā)現了那幀詩箋,拿過來輕聲誦讀:
垂楊小宛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好清麗別致的詩句!詩詞大家錢謙益不由得擊節(jié)稱贊。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領神會,湊過來道:“明日何不請來柳姑娘一同游湖?”錢謙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畫舫果然載著三個人悠悠蕩蕩于西子湖上。一見到柳如是,錢謙益立即生出一份憐愛之情。這姑娘長得嬌小玲瓏,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臉蛋上,顯得分外動人。這般小巧的可人兒,腹內竟藏著錦繡詩情,著實令人感嘆。
柳如是是個性格開朗的姑娘,雖與鼎鼎有名的錢謙益初次相見,卻毫無拘束之態(tài),談詩論景,隨心所欲。那活潑可愛的神情,使錢謙益暫時忘卻了心中的悒郁,感覺自己也變得年輕起來,一時興起,竟一口氣吟了16首絕句,以表示對伊人的傾慕之情。柳如是吟來喚起他記憶的,就是其中一首。
西湖一別,錢謙益萬萬沒想到,這姑娘還會跑到常熟來看自己;女扮男裝而至,又給了他一分額外的驚喜。一番寒暄問候后,錢謙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時間。柳如是欣然應允。似乎她就是抱著這個打算來的。
于是,寂靜的“半野堂”中,蕩漾起了一老一少一對忘年之交的笑聲。他們一同踏雪賞梅、寒舟垂釣,相處得竟是那么和諧。
錢謙益雖然丟了官職,但銀子還是有的。為感謝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錢謙益命人在附近的紅豆山莊中為她特筑一樓,他親臨現場督工。僅以10天時間,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樓就建成了。錢謙益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將小樓命名為“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樓落成之日,他還特寫詩抒懷: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
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里芙蓉亦并頭;
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錢謙益的一片深情,讓柳如是感動不已。她是一個歷盡坎坷的女子,成名后雖然也有千人萬人捧著,可無非都是逢場作戲,又有幾人能付出真情呢?錢謙益雖是花甲老人,可那份濃濃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純真得多。
也許是同樣嘗過生命的苦澀,才有這種深切的相知相感吧。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贈了一首“春日我聞室作呈牧翁”的詩: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夢里,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消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
珍貴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老夫少妻的幸福時光
幾場春雪過后,春風又綠江南岸。桃紅柳綠中,錢謙益帶著柳如是徜徉于山水之間,湖上泛舟,月下賞山,詩酒作伴,品茶論道。到晚上,自然少不了同床共枕,男歡女愛。日子過得像神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