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7:36:47作者:佚名
夏天的時候人們常說“熱死了”,但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一句感慨,夏天的確很熱,因此很多人在戶外的時候都會難以忍受,但這時候所說的熱死了,也只不過是一種語氣。但是,也不乏真的就有人因為太熱中暑而死,而且不僅是現(xiàn)代,在古代,也有人被熱死,這個人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蘇軾。蘇軾作為宋朝時期很有名的大文豪,他最終為什么是被熱死的呢?歷史上蘇軾到底是怎么死的?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有關蘇軾的軼聞趣事數(shù)不勝數(shù),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熱而死。
據(jù)史料記載,元祐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實權(quán)的高太后去世而風起云涌,各派勢力權(quán)斗激烈,最后舊黨大臣們失勢,蘇軾被新黨大臣貶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又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隔了幾年,他被再貶至更遠的海南島。當時的海南尚未開發(fā),文化落后不說,還道途偏遠,濕熱異常,完全是達官顯貴們畏懼的險途。
還好,蘇軾心理素質(zhì)不錯,在這外放的數(shù)年間,他以苦為樂,努力適應艱苦生活,讀書寫作,甚至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美食,結(jié)交了很多窮朋友。后來逢宋徽宗上臺,徽宗皇帝愛蘇軾之才,加之正趕上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別恩準蘇軾北歸。但是此時的蘇軾已經(jīng)老了,身體極差,又正趕上夏季高溫,終因旅途勞頓中暑?;抛饕粓F的家人沒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搶救措施,蘇軾于當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用天之驕子來形容年輕時代的蘇東坡,一點都不夸張。但踏入仕途后,他的人生就沒那么一馬平川了。
如同跳棋般跌宕輾轉(zhuǎn)、氣運忽高忽低的人生。再加上在名氣達到巔峰時,懟天懟地懟社會的責任感繼續(xù)發(fā)酵后不得不主動請辭出任杭州太守,這時的他,已經(jīng)五十二歲了。
而后,穎州、揚州、惠州、海南都留下過他的足跡,有時是調(diào)任,有時是被貶。1100年前六個月,神宗皇后攝政,蘇東坡和元祐黨人獲赦,準備和家人定居常州。
渡過瓊州海峽,在廣州待了幾天后,就開始北上。宋徽宗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時值酷暑炎熱,沒想到他由熱帶回來,卻發(fā)現(xiàn)中土酷熱難當。太陽照在岸邊水面上,蒸氣由江中升起。夜宿船上的那段日子,他覺得有點吃不消。
來到南京,蘇東坡見到了米芾。此時蘇東坡64歲,米芾50歲。蘇東坡與熱情歡迎他的大書畫家米芾一道乘船游太湖。興之所致,他開懷納涼、暢飲冷飲,半夜即急瀉不止,第二天就全身軟弱乏力,疲憊不堪。
到了江蘇儀征,他開始發(fā)病了,整夜拉肚子,無法入睡。他給米芾寫的信中說: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飽蚊子爾。(翻來覆去睡不著,只能坐著喂蚊子)不知今夕如何度。米芾接到信就給送來了藥,也許是藥有效果,也許是蘇軾看到米芾高興,總之蘇軾的精神好了很多,他們還一起去游玩了東園。米芾又設宴款待,盛情難卻,蘇東坡赴宴之后,病勢陡然加重,胸膈作脹,繼而全身高熱不退,齒間流血。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他可能得了阿米巴性痢疾。
蘇軾抵達常州后,病情不見好轉(zhuǎn),七月十五日他的病情極度惡化。當年在杭州的老友維琳方丈來訪,一直陪在他身邊。蘇東坡雖然坐不起來,卻喜歡維琳長老留在房間內(nèi),好隨時談話。
七月二十八日他很快衰弱下去,呼吸愈來愈短,全家都在屋內(nèi)。慌作一團的家人沒采取什么有效的搶救措施,或者說根本就沒搶救,不久,他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一代大文豪就這樣中暑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