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9:08:00作者:未知
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生于公元939年,字廷宜。他原本的名字是叫趙匡義,之后為了避他的二哥即宋太祖趙匡胤的名諱而改名為趙光義,而在登上皇位之后又改名為了趙炅。他于開寶九年即976年接替駕崩的趙匡胤登基為帝,在繼位之后,他繼續(xù)開疆拓土,先后收復了漳、泉二州,消滅了北漢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此后還攻打過遼國,不過并沒有成功。他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二十一年,于997年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趙光義是宋宣祖趙弘殷和杜太后所生兒子,在家中排行老三。傳說他的母親杜太后是在夢見神仙捧著太陽授予她才懷上趙光義的,而在他出生的當晚,突然出現(xiàn)了紅光,而且大街小巷都充滿了異香。這一切都似乎預示著他絕非平常之輩。在趙光義小的時候,他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卻并不合群,當他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十分懼怕他。
趙光義在繼承他的二哥宋太祖的地位之前發(fā)生過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那是在976年農歷10月19日的夜晚,這一天宋太祖召他來宮中一起喝酒,當天晚上趙光義就住在了宮中。沒想到在隔日的清晨,宋太祖就突然駕崩了趙光義則在21日被立為了皇帝。這里面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懷疑宋太祖的離奇死亡是否跟趙光義有關系。
不管怎么說。趙光義繼位之后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的,對外他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局面,基本統(tǒng)一了中國的南方,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經濟的發(fā)展,對內則注重發(fā)展農業(yè),同時擴大了科舉考試的規(guī)模,招募了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趙光義在歷史上的評價還是非常不錯的。
宋太宗趙光義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在歷史上做出過突出功績的皇帝。他繼承了他的二哥宋太祖的遺志,積極拓展疆土,曾經逼迫吳越王錢俶割讓了漳、泉二州,之后又御駕親征消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時期,基本統(tǒng)一了整個南方。此外,在處理朝政上,他進一步加強了中央的權力,并延續(xù)了宋太祖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北宋經濟發(fā)展很快,社會穩(wěn)定和諧。而關于他的結局,也有一段令人感到哀嘆的故事。
說起趙光義的死亡,就要說道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次作戰(zhàn)——高梁河之戰(zhàn)了。這是在太平興國四年即979年,宋軍為了奪回幽州即現(xiàn)今的北京而在高梁河即現(xiàn)在的北京西直門外和遼軍展開的一次激戰(zhàn)。趙光義對于收復燕云十六州一直懷著極大的熱情和信念,不僅因為燕云十六州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奪回這塊地區(qū)可以大大加強北宋對于遼國的防御。也是因為這是在五代時期后晉政權的建立者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原本是就是屬于他們的東西。于是趙光義沒有經過策劃和準備就攻打遼國,意圖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奪回幽州。當時遼國的皇帝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的消息之后,立即派遣精銳軍隊增援。在遼軍的反擊下,宋軍三面受敵,全線潰敗,一共死了差不多萬余人,趙光義雖然僥幸逃脫,但是大腿上卻中了二箭。此后便留下了病患,幾乎每年要復發(fā)。
在996年秋天的時候,箭傷又一次復發(fā),趙光義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于是便在交待完后事之后,于997年3月病逝,享年五十八歲。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嘆惜:如果他能在發(fā)動戰(zhàn)爭之前做精心的準備和謀劃,或許事情就會有所改變了。
趙光義,史稱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弟。他在趙匡胤于公元976年猝然離世之后登基為帝。據他自己所說,之所以是他繼承地位而不是趙匡胤的兒子繼位是因為趙匡胤在生前曾經答應過母親杜太后死后把皇位傳給趙光義。趙光義在繼位之后,在開疆拓土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基本統(tǒng)一整個南方地區(qū)。趙光義一共在位二十一年,他于997年病逝,享年五十八歲。死后由他的三子趙恒繼位。
關于趙光義的后代,應該說他們的身份都是非常尊貴的,其中自他以后的北宋皇帝所有人都是他的后代,而到了南宋,宋高宗趙構自然也不會有例外。不過趙構在選擇繼位人選的時候,卻發(fā)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為趙構一生只有一個孩子名叫趙旉,不過很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夭折了,此后趙構便再也沒有生過孩子。這時候大臣們紛紛上奏趙構要求他盡快確立太子人選,他們的意見是既然趙構沒有孩子,那么就應該從趙匡胤的后代中挑選應該作為繼位人選,一開始,趙構對于這種建議自然是非常不滿和反對的。但是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了想法,據他自己所說,是因為他做了一個夢,夢中宋太祖帶著他來到了”萬歲殿“,帶他看了當年“燭光劍影”的全部過程,還對他說只有他把皇位傳給我的后代,國勢才會有所轉機。于是趙構歷盡艱辛扎找到了趙匡胤的第七世孫趙昚,并把皇位傳給了他,趙昚就是后來的宋孝宗。
不管整個故事不是真的,總之趙光義的后代在做了七任皇帝之后,整個宋朝最后又回到了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后代的掌控之中,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