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jié)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jié)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4-02 16:52:31作者:佚名
因為李光地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想把朝中的奸臣或者說對皇帝、對國家有害的人都鏟除掉,而這樣的行為在皇帝的眼中有些過于狠心了,所以康熙對李光地沒有想歷史上那么信任。李光地揭露了當時兩大朝廷重臣的罪行,讓皇帝在眾人面前失去了面子、下不了臺面,由此康熙對他心有芥蒂,覺得雖然李光地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他實在是太不懂得處世的方式了,在權(quán)衡了利弊之后,最后還是犧牲了李光地。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學(xué)名臣??滴蹙拍辏?670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學(xué)士、兵部右侍郎、直隸巡撫,協(xié)助平定“三藩之亂”,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
政治
李光地擔任直隸巡撫期間治理河務(wù)、興修水利。當時京城地區(qū)常遭受水災(zāi),漳河與滹沱河匯合后容易泛濫成災(zāi),于是康熙命李光地疏通漳河故道,將河水引入運河,以遏制滹沱河的水勢。李光地前往當?shù)貒栏窨疾?,上奏稱霸州、永清、宛平、良鄉(xiāng)、固安、高陽、獻縣等地因為疏浚新河,占用了民田一百三十九頃,請求豁免老百姓的賦稅,得到皇帝批準。而通州等六州縣按規(guī)定設(shè)置紅剝船六百艘,轉(zhuǎn)運南來的漕糧,每艘船給供養(yǎng)田若干,遇到水旱災(zāi)荒按例也不能免除租賦,李光地又上奏請依照民田的制度予以免除。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皇帝御駕親臨子牙河視察治河工程,令李光地在獻縣東西兩岸修筑長堤,西堤連接大城,東堤連接靜海,長約二百余里。又在靜海的廣福樓、焦家口開辟新河道,引水入湖。從此下流更加暢通無阻,再也沒有水患之災(zāi)??滴跛氖辏?703年),康熙皇帝褒揚了李光地的治河之功,將其提拔為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