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到疫情影響,近期國內電影市場一度處于低迷狀態(tài),國產片幾乎沒有幾部上映,使得不少觀眾都陷入了影荒困擾。不過,一部號稱“打造港片有史以來最囂張臥底”的警匪片《邊緣行者》卻逆襲登場,于4月1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任賢齊、任達華、方中信、譚耀文、吳卓羲等等,強大的演員陣容,可以說是賺足了觀眾期待,甚至是未映先火了。

但可惜的是,影片上映后,非但沒有取得高額票房收益,更是無法獲得觀眾的認可和好評。截至發(fā)文時間,該片上映4天,累計總票房還不到5000萬,雖然說是受到疫情影響,但也不至于票房如此低迷吧!最令人意外的是,票房低迷也就算了,影片豆瓣開分5.5,觀眾的眼睛向來都是雪亮的??磥泶饲暗钠诖拖M?,完全是成了浮云~甚至還有網(wǎng)友直接兩星差評“新瓶難裝港片舊酒。”

抱著一絲希望,我走進了影院,看過之后,我才意識到,這是一部精華全在預告片、高能全在宣傳詞,拉著經(jīng)典港片與老牌明星的大旗作虎皮,兜售廉價情懷、東拼西湊的糊弄之作。一眾香港老戲骨的演繹,游走黑白之間的險象環(huán)生,無論從演員還是劇本上來看,《邊緣行者》都可謂有著很好的先天優(yōu)勢。然而電影一方面并沒能人盡其才地用好演員, 另一方面也沒能講好一個無間道式的臥底故事,對劇情掌控的不力,使電影留給觀眾的只是一腔港片情懷。

影片令人失望的感受,首先來自輸入“兄弟情”、“黑幫選舉”、“警察臥底”幾個關鍵詞,就自動生成的無邏輯快進爽文劇情。還有影片中還有意地加上無數(shù)看著似曾相識,但又差N個檔次的鏡頭調度與典型場景;加塞的張國榮金曲;短視頻風的古惑仔回憶殺……只要是你能想到的經(jīng)典元素,它都能以最廉價劣質的方式融一遍梗。收割情懷、炒冷飯,全都不在話下。



或許整部影片中,也就幾個老牌演員的出色表現(xiàn)值回票價而已了。無論是從身材形象到表演水準都不錯,尤其是任達華與譚耀文,一亮相就自帶氣場。但可惜,這混亂的戲碼、平庸的鏡頭,真的配不上他們的賣力表演。而在《大事件》《放·逐》等香港犯罪片里,貢獻過優(yōu)秀表演的任賢齊,就沒這么幸運,而是基本被這個爽文男主角色拖垮。人物的情緒變化與狀態(tài)切換,大都僵硬地堆在他并不年輕的臉上。和歲月痕跡一樣明顯的表演痕跡,看得人嘆氣又想笑。

說實話,這部電影如果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的想法或許能叫好叫座。但如今仍舊吃著以往的老本,在創(chuàng)作上固步自封,在劇情上潦草敷衍,那么電影自然也就很難有所突破,觀眾之所以會對香港電影產生情懷,是昔日的港片曾經(jīng)憑借創(chuàng)作力制作了一部部讓人難忘的經(jīng)典。而今天的港片只是停留在昔日的功勞薄上臨摹仿效,最終交出的也只能是這樣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