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8 11:01:32作者:佚名
由張國強和何冰領銜主演的懸疑掃黑大劇《分界線》,目前正在熱播中。斷續(xù)追完10集的我,發(fā)覺該劇只是一部披著懸疑外衣的溫情生活劇,所以,沖著懸疑和破案來追劇的你,很可能要失望了。
10集追下來,該劇有4大缺點令人出戲,拉低了該劇的質量和水準。下面就來說說我的追劇感受。
缺點一:該劇懸疑感弱,節(jié)奏拖沓,慢如蝸牛。
通過一個簡短的劇情簡介,我們對該劇的劇情和走向已經一目了然。在追劇過程中,更是絲毫感覺不到懸念和解謎的快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一目了然,甚至連誰是幕后黑手,誰充當了李兵和毒販的保護傘,我們觀眾也都很快就知道了。
送水工馬冬生為救女兒馬瑾,鋌而走險,搶劫了李兵開的金鑫典當行。馬瑾之所以會得重病,是因為她每天都喝一罐“藍”飲料。
所以,劇情由馬瑾生病和馬冬生搶劫典當行開始,但這只是個開端。馬冬生搶劫的37萬現(xiàn)金中,有一個黑皮筆記本,那上面記載的東西,揭開了一個貪腐和制販毒大案的序幕。
但原本可以頗具緊張感的劇情,因為過早地揭秘,以及劇情節(jié)奏的緩慢拖沓,枝枝蔓蔓的生活情節(jié)過多,注水嚴重,致使該劇的懸疑感很弱。
缺點二:劇中的旁白畫外音,非常令人出戲和反感,而且屬于強行打斷觀眾思考的多余旁白。
該劇的懸疑感本來就夠弱了,編劇導演好似還怕觀眾看不明白,非要在劇中時不時來上一段旁白,給觀眾解說劇情以及角色的內心活動和思想斗爭。
這是不相信演員的演技,還是不相信觀眾的智商啊?
比如,在馬冬生帶上搶劫來的錢,準備趕往蘇州去找前妻王娟時,突然接到了老家打來的電話,說是他的老家房子拆遷補償款下來了。
馬冬生接到這個電話,可謂是既驚喜又意外又后悔,百感交集。如果早一點拿到拆遷補償款,他就不用去搶劫了,也就不用犯罪了,不用這樣整天提心吊膽擔心女兒沒人照顧了。
這一段,演員張國強完全展現(xiàn)出了他精彩的演技,讓觀眾一下子就讀懂了他的內心活動以及復雜心情。不愧是實力派演員,中年戲骨。
但就在觀眾沉浸在替馬冬生惋惜和悔恨的心情中時,討厭的畫外音又響起來了。
呵呵,這是導演以為我們看不明白馬冬生的心理活動,還是嫌戲骨張國強演技不夠精湛傳神?
劇中的這個旁白真的是既多余又令人出戲。
缺點三:該劇部分劇情老套狗血,像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風格,拍攝和表現(xiàn)手法也頗有些過時。
《分界線》與其他電視劇的不同之處在于,該劇從原著小說到編劇再到總導演,都是同一個人,潘軍。
潘軍是一位專業(yè)作家,原本以寫小說為主業(yè),拍影視劇,不過是玩票。
據(jù)潘軍自己描述,他但凡遇到經濟危機,就會出手做電視劇,而且都是自編自導。其實他真正喜愛的還是寫小說,而不是做電視劇。
從作家到導演,其實是有很大一段距離的。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小說家通過文字來刻畫人物,講述故事,而影視作品卻是以聲音和畫面作為媒介,通過影視演員的表演,來表達主題,描繪故事。
當然,潘軍從小說家跨越到電視劇導演,也曾經跨越得很好,做出過比較顯眼的成績。比如曾火爆一時的“諜戰(zhàn)三部曲”,《五號特工組》、《海狼行動》、《驚天陰謀》,從劇本到電視劇,便都是出自潘軍之手。
但從《分界線》的劇情和表現(xiàn)手法來看,明顯有些過時了。所以我猜測這部電視劇的原小說,潘軍已經寫出來很久了,只不過近兩年才拍出來而已。
今年已經65歲的潘軍,可能還在以比較老舊和俗套的刑偵劇套路來拍劇,卻不知觀眾早已經過了一波又一波優(yōu)秀懸疑劇刑偵劇的洗禮,再不是那么容易“上當”的幼稚觀眾了。
該劇劇情中,懸疑成分較少,但出軌、拋夫棄女、婚外情、離婚等等狗血俗套元素,卻一樣也不少。
而且馬冬生和他的兩個徒弟小武和小菊,師徒三人竟然都離婚了。
缺點四:該劇中某些劇情缺乏合理性和內在邏輯,有為了推動劇情向前而強行安排人物行動之嫌。
例如馬冬生因為女兒生病而決定搶劫這件事。
他作為一個一貫老實本分的下崗工人,在女兒生病的極短時間內,就做出了搶劫典當行的決定。劇中當然也給他的行為做了一定的鋪墊。比如他找借他錢的周丙昆討債但未成功,他幾次給前妻打電話前妻都沒有接聽。
還有他之所以選擇搶劫金鑫典當行,是因為典當行的老板李兵,兩年前強奸了他的徒弟小菊,原本判了四年,但才過兩年就放出來了。他送水時又恰巧看到李兵的保險柜里有好多現(xiàn)金。
但是一個一貫遵紀守法的人,一個老實懦弱的男人,突然就敢自己制作假槍假炸藥,準備搶劫了,這中間還是缺乏事件的推動,顯得突然。
雖然,我們能從劇情中看出,馬冬生非常疼愛女兒,女兒就是他的命,為了女兒做什么事情都愿意。
但是,馬瑾的病剛開始治,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而且馬冬生的前妻在蘇州開飯店,也不是窮人,這從她現(xiàn)在的丈夫徐大明,一次就能從飯店的賬上支走10多萬元可以看出來。
后面馬冬生既然能夠帶上搶劫來的錢去蘇州找前妻,那他在搶劫前,為什么就不能親自去一趟蘇州找前妻商量一下孩子的病情,想想解決辦法呢?
任何一個成年人,都知道搶劫是大罪,即使是為了救女兒,但凡能借來錢,但凡能有別的辦法可想,即使求爺爺告奶奶,也不會想到去搶劫,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且馬冬生不會不明白,犯了罪遲早會被抓,到時候他就無法再照顧女兒了。
還有何冰飾演的刑警隊長于超破案。只是因為馬冬生的女兒生了重病需要錢,因為馬冬生下崗了家里窮,因為馬冬生的體貌特征比較符合犯罪嫌疑人,經過一番腦補和推斷,于超立即就認定了馬冬生就是犯罪嫌疑人。
就如彈幕上觀眾感慨的,“該劇破案全靠想象”。
綜上,這些缺點和瑕疵,拉低了該劇的質量,讓劇情變得不那么吸引人。劇中有些段落劇情,我都是以1.5倍速,甚至拉進度條快進的方式來看的。
其實追劇到現(xiàn)在已明白了,這根本就不是一部以懸念取勝的破案掃黑劇,而是一部展現(xiàn)都市底層小人物的生活不易,以及展現(xiàn)法與情的糾結與較量的人性拷問劇。
該劇懸疑不夠,狗血情感來湊;劇情吸引度不夠,演員演技來湊。
我能夠一直追劇到現(xiàn)在,還沒有棄劇,主要是因為對張國強、何冰兩位中年戲骨的喜愛。
在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中,張國強已經數(shù)次顯示出了他出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個由于下崗而落入生活底層,為了生計每天辛苦奔波,得知女兒生病心如刀絞不惜鋌而走險的底層可憐慈父形象。
何冰的重頭戲還沒有出現(xiàn),所以還沒有充分展現(xiàn)出他的演技。在后面劇情中,當他面對比他職務地位高的副局長譚季平,還有副市長陳子韜的犯罪行為時,他應該會奉獻出精彩的演技。
最后來句總結:《分界線》的風格,更適合喜歡看生活情感劇的觀眾,而不適合喜歡懸疑燒腦劇的觀眾。該劇水準在及格線以上,但達不到優(yōu)秀劇的標準。能看,但不是特別好看。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