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jié)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jié)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5 15:07:27作者:未知
一向盛產(chǎn)獵奇、大尺度內(nèi)容的島國影壇,
每年都會冒頭幾部令人印象深刻、不走尋常路的作品。
最近,又一部讓人瞳孔地震的奇情新片上線。
一波三折的故事與爆表的感官刺激之下,
涌動著力道十足的暗流,也洞見難測的人性——
《失蹤》
初中女生小楓早年喪母,與父親原田智相依為命,生活在大阪下町。
這天晚上,生活窘迫的原田在超市偷東西被抓,小楓火急火燎地跑去領(lǐng)人。
到了超市保衛(wèi)處,小楓一邊生氣地數(shù)落父親,一邊無奈地補齊了貨款。
回家路上,一直低頭默不作聲的原田忽然開口:“我早上在電車里看到新聞上說的通緝犯了,山內(nèi)照巳?!?/p>
“那肯定不是他啊?!边€沉浸在上一段不愉快中的小楓對爸爸的話不以為意。
“摘下口罩咬指甲的時候,我看到了他的臉。肯定是他本人。如果抓住他交給警察,能獎勵300萬”原田自顧自地說著。
“不要想這些不切實際的,好好工作?!蹦赣H死后,父親整日渾渾噩噩,不務(wù)正業(yè),這段話自然被小楓當成了癡人說夢。
第二天一覺醒來,原田卻人間蒸發(fā)了。
被丟下一人的小楓努力抑制著內(nèi)心的孤獨與不安,去警局尋求幫助,卻被警察以一句“大人要是失蹤了,基本結(jié)局只有一個”給打發(fā)了。
在日本,有不少成年人因為無力償還債務(wù),選擇離家出走,就此人間蒸發(fā)。
但小楓心里覺得,父親不是那樣的人。
沒辦法,只能靠自己尋找線索。
小楓跑到父親做工的黑工地,一番打聽之后,一名工友將她帶到了“原田智”的面前。
可眼前這人并非父親。
恰好同名同姓?畢竟這個名字不算少見。
小楓連忙道歉。
但這時,影片通過一個毛骨悚然的細節(jié),暗示了陌生男子的身份:在與小楓簡短交談期間,男子不自覺地咬了下指甲——正是父親提到八起殺人案通緝犯山內(nèi)照巳的招牌動作……
影片開頭10分鐘,懸念感拉滿。
是原田為了300萬懸賞去抓捕通緝犯,被反殺?
還是通緝犯盜用了他的身份躲避抓捕?
那么原田如今是死是活?
導(dǎo)演卻刻意在這里賣了個關(guān)子,開啟了另一條敘事線。
三層倒敘的結(jié)構(gòu),是《失蹤》的一大特色。這樣的手法也使得兩個小時的電影始終保有引人入勝的懸念。
第一層是小楓對父親生存痕跡的尋找。
失去母親的小楓,很怕再次被父親拋棄。
當她追隨父親留下的蛛絲馬跡,來到通緝犯可能棲身的海島四處搜尋,刺耳的警笛聲響起……
至此,故事來到第二層,視角轉(zhuǎn)換到了通緝犯山內(nèi)照巳身上。
時間回到三個月前。
照巳將一名女子帶到海邊的出租屋里,解下皮帶,套在她的頸部。
“那么,閉上眼睛?!彼麥睾偷卣f。
女子按照他的指令閉上眼,平靜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就在皮帶束緊的一刻,接到鄰居報案的警察找上門來,照巳倉皇跳窗逃脫。
影片用舒緩的音樂,陰郁的冷色調(diào),渲染出一種凄愴的孤獨感,引導(dǎo)觀眾猜測:這或許是一個關(guān)于助人解脫的倫理故事,而照巳并非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連環(huán)殺人魔?
但很快這種猜測被推翻——
一路逃亡的照巳被一位老人好心收留。
見他孤寡寂寞,老爺子便向他展示了自己可觀的愛情動作片“收藏”,想讓他釋放一下。
誰知當他看到片中血腥的虐殺畫面時,竟被激起某種難以抑制的欲望。
他提刀將老人殘忍殺害,并在對方腳上套上白襪,隨后褻瀆了他的尸體。
完成了一套變態(tài)的儀式。
原來,照巳的X癖異于常人,對死亡有著近乎瘋狂的迷戀。
他在網(wǎng)上尋找有死亡意愿的人,以替人安樂死之名,滿足自己隱秘的私欲。
在殺死老人后,SNS里彈出一條新消息,看起來,是照巳的同伙約他見面。
抵達約定地點,同伙隨后現(xiàn)身,不是別人,正是小楓的父親原田智。
到這里,影片完成了一次巨大反轉(zhuǎn)——觀眾本以為是受害者的原田,竟成了變態(tài)殺人狂的共犯。
隨后敘事切換至第三層:原田智的視角,也將時間撥回13個月前。
那時候原田的妻子尚未離世,早年患上漸凍癥的她,已經(jīng)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只能靠丈夫照料吃喝拉撒,才能勉強度日。
自從患病后,妻子從未露出過笑容。
從前的乒乓高手,如今連上下輪椅都需要別人攙扶。
為了給她續(xù)命,家中更是早已債臺高筑,球館被迫歇業(yè),一家人蜷縮在陰暗逼仄的房子里,生活看不到希望。
眼看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妻子時常崩潰大哭,多次向原田表達出想要了結(jié)生命的愿望:
“我不如死了算了?!?/p>
“在我睡著的時候殺了我吧?!?/p>
“你也很辛苦,對不住你?!?/p>
每當這個時候,原田總會抱住顫抖的妻子,安慰她說:“別這樣,沒事的”。
一個細節(jié)卻揭示了他內(nèi)心的矛盾——
當他透過門縫,看到妻子艱難地撐著身體,將脖子伸進繩套企圖自我了結(jié)時,并沒有第一時間沖上去救她。
而是站在門后面無表情地觀察,片刻后回過神來,才跑上前替妻子解開繩子。
或許這種時刻已經(jīng)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反復(fù)上演,讓原田的內(nèi)心日漸麻木。
就在他因無法替妻子擺脫痛苦而陷入迷茫時,照巳出現(xiàn)了。
那時的照巳還是一名醫(yī)院護工,外表看似人畜無害,內(nèi)心萌動著邪惡的欲念。
他看出了原田內(nèi)心的掙扎,于是試圖用美化后的說辭誘導(dǎo)原田:
“讓我來幫她解脫吧?!?/p>
而對于照巳的說辭,原田確實很受用。
自己下不去的殺手,交給陌生人,便能將身上背負的罪惡感消減大半。
他將妻子交到照巳手上,自己則懦弱地躲在門外,缺席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
也許是因為在內(nèi)心深處,他隱約知道,妻子的求死意志未必經(jīng)得起推敲。
她曾在社交賬號上說過:“如果不創(chuàng)作一個能更安心接受護理的社會,那么痛苦的只有殘疾人?!?/p>
曾在跌倒之后,勾住丈夫頸部,拼命地親吻。
也曾在“上路”前,緊緊攥住了手里的乒乓球…都顯示她活下去的強烈意愿。
那些嘴上說出的對死的向往,大概都脫胎于她內(nèi)心對生的強烈渴望。
而原田選擇對這些視而不見,一廂情愿地“成全”了她。
妻子臨死時,發(fā)出嗚咽的哭聲。
但已然來不及了,照巳冷漠地用一套變態(tài)的絞刑,結(jié)束了她的生命。
死后,她的腳上多了一雙白襪子……
在第一次嘗試殺人之后,照巳的欲望受到挑動,愈發(fā)大膽起來。
他邀原田入伙,去“幫”那些想死的人結(jié)束生命。
而經(jīng)受不住金錢誘惑的原田,在短暫的糾結(jié)之后答應(yīng)了照巳。
兩人分工協(xié)作。
原田在網(wǎng)上尋找目標,將其引誘到約定地點,再交由照巳處置。
于是也就有了開頭提到的那8起殺人案。
照巳殺害那些有自盡意愿的人們,美其名曰“拯救他們”。
而事實是,在他殺害的所有人之中,只有一個是到最后還真正情愿赴死的。
他和原田在網(wǎng)上與目標對象的交談,也更像是一種引誘:當有人臨時退縮,他會哄騙對方自己會和她一起死,以慫恿對方把生命交到他的手上。
由此我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不久前被曝出的那些網(wǎng)絡(luò)自殺群。
尋死與厭世的背后,牽連著太多因素與社會問題,家庭、情感、經(jīng)濟壓力、校園霸凌等等。這些問題客觀存在,我們固然無法簡單粗暴地勸當事人“想開點”,
但更要提防的是,有圖謀不軌之人,以“共情”為名行慫恿之實,以滿足自己陰暗的企圖。
除了對生與死的冷靜思考與殘酷表達,《失蹤》也是一幅苦難圖鑒,它以小見大地反映了棄兒、黑工、殘疾人及其家屬等的社會現(xiàn)狀。
影片以三線交錯的方式,還原失蹤案與殺人案的雙重真相。
開頭營造的日常感只是假象,背后卻藏著深不見底的洶涌,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布局之下幾度反轉(zhuǎn)。
兼顧觀賞性與懸疑性,也不乏反思與余味,算得上一部值得一看的懸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