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6 15:08:13作者:佚名
2004年,是掃黑題材的國產劇,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掃黑劇主要呈現出兩個特點:
一是,為了追求故事的真實性,滿足觀眾的獵奇心,大部分掃黑劇都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
二是,由于正面人物的形象太過偉光正,所以主創(chuàng)把筆墨都放在了反派人物的塑造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掃黑劇被禁播了整整10年。
說起來可能難以理解,其實禁播的背后,也反映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方面,真實案件必然會有很多大尺度的犯罪場面,一定程度上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另一方面,演員通過自身的表演,將反派人物的性格和魅力拿捏得相當到位,一度讓銀幕前的觀眾產生了崇拜的心理。
如果放任這種現象不管,勢必會造成難以預估的影響,所以被禁完全在意料之中。
10年后,隨著國家掃黑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對于掃黑劇的限制也終于放開。
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該題材逐漸回歸正軌,并誕生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掃黑劇。
正在熱播的《罰罪》,無疑是讓普通老百姓再一次看到了國家對于“掃黑反腐”的鐵腕決心。
《罰罪》一經播出,沒想到尺度真敢拍,僅從收視率看,對觀眾的吸引力還不小。
故事開篇,沒有玩套路,而是把“真實”放在第一位。
短短10分鐘的前戲,刻畫出了包括“黑吃黑”、“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敏感內容。
一、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尺度層層加碼,故事直奔主題——掃黑
昌武市,一棟還未完工的爛尾樓里,一個男人對著鏡頭憤怒地大喊:
“我實名舉報,昌武市趙嘯聲家族,是無惡不作的犯罪團伙?!?/p>
原來,此男子在幾年前,花掉了自己半輩子的心血,買了趙嘯聲家族集團承建的房子。
沒想到,房子成為了爛尾樓,自己被迫背負著高額房貸。
為了討說法,妻子找到了當地的負責人,卻被趙嘯聲家族派來的人打成了重傷,命不久矣。
事后,男子將舉報信寄給了有關部門,不僅沒有得到回應,反倒是遭到了趙嘯聲家族的報復。
這還沒完,趙嘯聲家族找到了該男子,并對他一頓毆打后,將他扔下了樓。
隨后,將他奄奄一息的妻子殘忍殺害,并制造了自殺的假象。
緊接著鏡頭一轉,對準了一個偌大的圓桌,中間赫然寫著一個“趙”字。
在昌武市,趙嘯聲家族只手遮天,沒人敢和他們作對。
所以,在當地流傳著一個世人皆知的游戲規(guī)則:順趙家生,逆趙家死!
前面那對夫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偏偏有人不想按照這個游戲規(guī)則走。
趙家想要壟斷當地的海鮮生意,明面上聲稱與對方談合作,事實上是打算霸占市場。
對方當然不同意,那該怎么辦?
明搶!
趙家三兒子趙鵬翔,帶著手下拿著武器,徑直走向了碼頭。
還沒等對方反應過來,他們見人就立刻開槍,不給任何機會。
這兩段故事,不禁令人細思極恐。
趙嘯聲家族為什么敢如此猖狂,難道沒有人敢管嗎?
看來,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面對一件又一件窮兇極惡的案件,青年警察常征(黃景瑜 飾)勇敢地站了出來。
他穿著警服,當著所有人發(fā)誓:“就算趙家是一塊鋼板,我也要鑿出一個窟窿來”。
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常征發(fā)現內部有保護傘。
每當案件有所進展后,在系統(tǒng)里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對他進行層層阻擾。
一個個證人下線,一個個證據被毀。
至此,昌武市的一條錯綜復雜的犯罪鏈已然呈現。
二、案件迷霧重重,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故事就像一場棋局,等待破局之人
細看這張海報,以棋盤作為分界線,上半部分是人民警察,下半部分是趙嘯聲家族。
棋盤中的黑白棋子,“白”代表著正義,“黑”代表著邪惡,白棋處于被黑棋的包圍中。
但是,在白棋的不遠處,卻有一顆“沒有同流合污”的黑色棋子,其實是象征著整部劇有著明暗兩條故事線。
1.明線,正面交鋒
在槍擊案發(fā)生后,經過周密的調查,常征很快掌握了趙嘯聲家族犯罪的重要線索。
令他沒想到的是,趙嘯聲一個電話:“證人、證物、替罪羊”。
瞬間讓常征的所有努力都功歸一簣,反倒是自己成為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與此同時,負責此次案件的檢察官趙家老二趙鵬程,多年以來,他已經掌握了自己家族大量的犯罪證據。
還未等到正義伸張,趙鵬程就被人提前安裝好的炸彈給炸死。
正所謂虎毒不食子,這件事到底是誰干的?
這潭水,遠比想象中的還要渾濁。
2.暗線,搜集證據和找內鬼
雖然常征在調查時處處受挫,但是他卻越戰(zhàn)越勇,只因為在他背后站著一群人。
以老刑警嚴國華(李幼斌飾)領導的秘密小組,在暗地里調查趙氏家族的犯罪證據。
就在夫妻被害的第二天,警方就將這起案件在新聞上通告。
電視機一旁的嚴國華,看到此類新聞面色凝重、沉默不語。
原來,這么多年來,趙嘯聲家族犯過的案件,已經端到了快有一墻之高。
而所有檔案上都寫著“未完結”三個字,原因其實很簡單,不是證據找不到,就是證人突然人間蒸發(fā)。
更可怕的是,內部有一把好大的“保護傘”。
首播6集,已經有很多人成為了內鬼的嫌疑人,越是深挖,越是讓人覺得不寒而栗。
三、尺度只是表象,故事映照現實,掃黑劇終于重歸正軌
作為一部掃黑劇,《罰罪》切入點同樣是真實案件。
只不過,它與以往掃黑劇不同的是,故事貼合熱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問題。
比如說爛尾樓、惡性競爭等等,很容易引發(fā)觀眾的共鳴。
而且《罰罪》的初衷,想借助真實案件與社會問題,以反黑和反腐兩條故事線并重,毫不避諱地探討人性的善與惡,借此引出一個又一個發(fā)人深省的現實問題。
在我看來,盡管是一部國產劇劇,但是故事的重點并不僅限于掃黑反腐。
整部劇更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對黑惡勢力和腐敗,進行了一場強有力的揭示和批判。
總的來說,《罰罪》僅從故事性來看,已經顯露了王炸劇的潛質。
只要后續(xù)的劇情依然能夠扣人心弦,很有可能將成為今年掃黑劇的“黑馬”。
接下來的故事,只能說好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