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供應”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3-30 02:10:39作者:佚名
三國群英傳8各武將技能是什么?不同武將都有自己的專屬技能,為了便于大家了解游戲中的武將背景,這里給大家?guī)砹巳龂河?武將立繪圖鑒大全,一起來看下吧。
》》》推薦閱讀:全名將技能效果
大喬
技能名稱:芙蓉月印
相對年齡:20
對話風格:"知敵我實力,偏好陰謀。女性:嬌媚,多心思"
生平
"正史記載應作「大橋」,橋國老之女,孫策妻,周瑜妻小喬胞姐,并稱「二喬」,為三國時代絕世美女之一。
孫策臨終前與大喬訣別,也叮囑大喬需與其妹囑咐周瑜盡心輔佐孫權(quán)。
演義中諸葛亮為促成抗曹聯(lián)軍,故意將曹植的銅雀臺賦中「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篡改為「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妄指曹操之所以南下,是為把江東二喬納入后宮,以此激怒周瑜。"
小喬
技能名稱:戀櫻飄香
相對年齡:19
對話風格:"知敵我實力 偏好陰謀.女性:嬌媚,多心思"
生平
"正史記載應作「小橋」,橋國老之女,周瑜妻。孫策妻大喬胞妹,并稱「二喬」,為三國時代絕世美女之一。
與其胞姊大喬一同傳達了孫策的遺言給其夫周瑜,亦有在戰(zhàn)前勉勵周瑜之故事情節(jié)。
演義中諸葛亮為促成抗曹聯(lián)軍,故意將曹植的銅雀臺賦中「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篡改為「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妄指曹操之所以南下,是為把江東二喬納入后宮,以此激怒周瑜。"
公孫瓚
技能名稱:白馬義從
年齡:48
對話風格:"武力為主,計策為輔。女性:武力好,又有頭腦"
生平
"幽州遼西令支人。
在遼東當官受命于東漢朝廷時,自組「白馬義從」,率領(lǐng)騎白馬的精銳騎兵數(shù)十騎于邊境御敵,以一擋百,外夷莫不聞風喪膽。
師從于盧植,是劉備師兄,演義中描寫其于董卓討伐時接納劉備為部將。
關(guān)東聯(lián)軍解散后與袁紹不合,更襲殺劉虞,開啟關(guān)東聯(lián)軍諸侯間爭權(quán)奪利之始。自領(lǐng)幽州刺史后越發(fā)驕縱、聽信奸佞,使得人心背離,最終被袁紹大軍圍困,退守易京。其間雖試圖聯(lián)合張燕夾擊袁紹,但被袁紹識破,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后,心知必敗,退回城中自焚而死。"
太史慈
技能名稱:弦無虛發(fā)
年齡:34
生平
"青州東萊黃縣人,曾為孔融、劉徭部將,后忠于孫策。
太史慈為報孔融善待母親之恩,于孔融被黃巾軍包圍之際,單騎突圍求援;仕于劉徭時,與孫策多次交戰(zhàn),孫策賞識其武勇,敗劉徭后,不計前嫌任用其人,將招安劉徭舊部重責毫無顧忌地交付于他。太史慈也不負所望,守信歸返。曹操亦仰慕,多次招降,然太史慈未曾理會。
后于赤壁戰(zhàn)前病逝,孫權(quán)亦為之嘆息。"
文丑
技能名稱:舍身忘死
年齡:40
生平
袁紹旗下大將之一,正史記載多散于他人傳記之中,亦未明載亡于何人之手。
演義裡與顏良、高覽、張郃并稱「河間四將」。
討董時眾人被華雄阻于泗水關(guān)下,袁紹感嘆「可惜顏良、文丑未至,一人在此,華雄何懼」。
界橋戰(zhàn)時追擊公孫瓚被趙云阻止。官渡戰(zhàn)前為報顏良之仇而襲擊曹軍,擊退張遼、徐晃,但最后仍被關(guān)羽斬殺于軍陣之中。"
王元姬
技能名稱:鷹隼突襲
年齡:17
生平
"東海郯縣人,晉文帝司馬昭妻,王肅之女,王朗之孫女,十五歲嫁與司馬昭,有五子一女,為晉武帝司馬炎與司馬攸之母。
八歲能朗誦《詩經(jīng)》、《論語》,知書達禮,祖父王朗感嘆其未能生作繼承家業(yè)之男兒身。王元姬不僅性情賢淑,更有識人之明,預見鐘會必定反叛,勸司馬昭不可重用鐘會:「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鍾會在滅蜀之后果然謀反。"
司馬懿
技能名稱:狼顧退動
年齡:21
生平
"河內(nèi)郡溫縣人,魏國名將。司馬師與司馬昭之父,司馬炎登基后追封為晉宣帝。
《晉書》記曹操漸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兼有「狼顧之相」,命曹丕多加提防,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馬懿。
關(guān)羽圍荊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司馬懿獻策與孫權(quán)同盟攻打關(guān)羽。
至蜀漢立國,司馬懿抵御諸葛亮北伐,建立無數(shù)功績。
司馬懿征戰(zhàn)無數(shù),尤以屢次與諸葛亮斗智交戰(zhàn)的諸般事跡最為膾炙人口,演義中更多加著墨。
曹丕、曹睿早逝,司馬家逐漸掌握魏國實權(quán),高平陵之變后,更架空曹氏皇族,為日后司馬炎篡位打下根基。"
左慈
技能名稱:釣鱸歸鄉(xiāng)
年齡:63
生平
"廬江郡人。東漢末著名方士,自稱活了超過三百歲,鄉(xiāng)野傳說中多傳為仙人。
曹植記載其擅長房中術(shù)、《后漢書》記載其擅長道術(shù)。
《三國演義》當中有其以方術(shù)戲弄曹操的劇情:如取柑橘肉留其殼,關(guān)押于牢中七日,不飲不食,毫發(fā)無損。
與曹操宴中,自壁畫上取龍肝、冬日得牡丹、銅盤盛水釣鱸,隱身于羊群中、不見蹤影,展現(xiàn)諸多奇異怪誕之神仙奇術(shù)。"
甘寧
技能名稱:錦帆渠師
年齡:28
生平
"巴郡臨江人,江東十二虎臣之一。
原是被稱為「錦帆賊」的水賊,二十多歲后不再以綠林為業(yè),開始研讀諸子百家之說。
先后投身劉表、黃祖旗下,皆未受重用,直到孫權(quán)麾下,甘寧才得以一展長才。
效命于黃祖時,射殺凌統(tǒng)之父凌操,兩人因此結(jié)下仇怨,后得調(diào)解,義釋前嫌,傳為佳話。
赤壁戰(zhàn)后隨周瑜追擊曹軍、受曹仁圍夷陵城數(shù)日亦無所懼。
濡須之戰(zhàn),身先士卒帶領(lǐng)士兵偷襲曹操大營,孫權(quán)大為贊賞,稱:「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p>
南郡戰(zhàn)后,以千馀士兵駐守,令有熊虎之稱的關(guān)羽領(lǐng)五千精銳而不敢渡河。"
呂布
技能名稱:轅門射戟
年齡:43
生平
"并州五原郡九原人,曾為丁原、董卓之養(yǎng)子。
三國時第一猛將,時人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王允設計,策反呂布刺殺董卓,而后李催等人依賈詡之計召董卓舊部攻陷長安,呂布敗走,輾轉(zhuǎn)投于袁術(shù)、袁紹。
于曹操東征時襲奪兗州,被曹操擊敗后,又奪劉備所佔之徐州。
最后被曹劉聯(lián)軍所滅,因劉備忌憚曹操得呂布恐橫掃宇內(nèi),復又恨呂布奪徐州之仇,出言勸曹操斬殺呂布。
呂布聲名既盛,爭議亦多。然能納陳宮為己用,又得高順、張遼等虎將效忠,確實有過人之處。而嘗為丁原主簿,當識書曉文,非無知莽漢。"
呂蒙
技能名稱:白衣渡江
年齡:22
生平
"汝南富陂人,吳國名將。
于孫策亡命后效忠孫權(quán),善武藝戰(zhàn)略,歷經(jīng)多場戰(zhàn)役,諸如討滅黃祖、赤壁之戰(zhàn)。
最著名乃樊城一役,趁關(guān)羽后防空虛,呂蒙率少數(shù)精兵白衣渡江至南郡,以極少的耗損拿下公安與江陵,為吳國重奪荊州大勢。
呂蒙少不從學,無甚學識,孫權(quán)勉呂蒙讀書,呂蒙中年勤學,最后成為文武雙全的一方大將,魯肅更稱贊:「非復吳下阿蒙」。成語「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也出自呂蒙之口。"
李典
技能名稱:以史為鑑
年齡:20
生平
"兗州山陽郡鉅野縣人,為最早追隨曹操的將領(lǐng)之一,更是少有的儒將。
隨曹操征戰(zhàn)呂布、張繡、袁紹均有交戰(zhàn),曹仁進攻新野時擔任副將,但夜襲計謀被時任劉備軍師的徐庶識破,因而大敗。
隨后出任夏侯惇副將,看出劉備軍意圖,勸諫夏侯惇不可躁進,但不被採納,夏侯惇敗于諸葛亮之火攻,李典奮力救援,才得以脫逃。
在赤壁之戰(zhàn)之后,與張遼、樂進共同防守合淝。雖與張遼不合,但于逍遙津一役能放下成見,與張遼傾力合作,同抗孫權(quán),足顯其恢宏大度。"
典韋
技能名稱:惡來無雙
年齡:34
生平
"陳留己吾人,曹操麾下名將,善使短戟,力大無窮,演義中曹操稱其「古之惡來」,好比古代的知名力士。
典韋任俠好義,初效力張邈,后得夏侯惇賞識,納入麾下。
濮陽之戰(zhàn)時,曹操陷入重圍,典韋披甲執(zhí)盾護衛(wèi)曹操脫險。
此役后典韋便一直擔任曹操護衛(wèi),在張繡反叛時,為保護曹操而戰(zhàn)死,死時仍持著武器屹立不倒,怒目而視,馀威讓張繡士兵無人敢近。
曹操得知典韋殞落后,痛哭不止:「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周倉
技能名稱:赤誠守護
年齡:33
生平
"正史未記載,出自于《三國演義》和鄉(xiāng)野志。曾是張寶麾下武將,黃巾軍失勢后,于臥牛山從事山賊勾當時遇見關(guān)羽,投效關(guān)羽,征戰(zhàn)四方。
于樊城與于禁、龐德等曹操將領(lǐng)交戰(zhàn),并在水中擒得落船之龐德。
在關(guān)羽敗走麥城被孫權(quán)斬殺后,周倉追隨其主刎頸而死。
原形是來自于魯肅向關(guān)羽要求歸還荊州時,出言駁斥魯肅的一名護衛(wèi)。"
周泰
技能名稱:血染征衣
年齡:38
生平
"揚州九江下蔡人,吳國名將,江東十二虎臣之一,與蔣欽一同仕于孫策。
與孫權(quán)守備宣城受山賊襲擊,為護衛(wèi)孫權(quán),周泰負傷十馀處,重傷險死。
而后于赤壁、合淝、夷陵等戰(zhàn)事?lián)沃髁?,更于合淝之?zhàn)救出受困的孫權(quán)與徐盛。
周泰領(lǐng)濡須督時,因出身寒門不被朱然與徐盛所信服,孫權(quán)令周泰脫下戰(zhàn)袍,細數(shù)其身上的傷疤以及是在哪場戰(zhàn)役中造成,這才使得兩人對周泰信服。"
周瑜
技能名稱:十面埋伏
年齡:26
生平
"廬江舒縣人,孫策義弟,與小喬結(jié)為連理,和魯肅相交莫逆,東吳名將,千古風流,一時無雙。
演義中多有丑化,和正史差異極大。
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前,遺命周瑜和張昭為輔政大臣,佐弼孫權(quán)。
周瑜美姿容而有雅量,通音律,文武雙全,可謂國士,時人多稱周郎。
東吳宿將程普素不喜周瑜,卻也被折服,讚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赤壁戰(zhàn)前,周瑜獨排眾議,一力主戰(zhàn),并主動聯(lián)合劉備,施火攻大敗曹操。
其時東吳重大策略,均出自周郎,若非病逝巴丘,依周郎之能,天下二分之策,當可實現(xiàn)。"
法正
技能名稱:謎兵?;?/p>
年齡:24
生平
"司隸右扶風人,原為劉璋幕僚,但不受重用,后仕從劉備,為劉備入蜀后最受仰賴的謀臣。
與張松等人合謀將益州獻予劉備,又和龐統(tǒng)同任軍師,助劉備取得益州。
劉備得蜀后,與諸葛亮、伊籍、劉巴、李嚴共同制定「蜀科」,以法治蜀。
曹劉相爭漢中,也因法正出謀畫策,使黃忠得以擊殺曹魏大將夏侯淵,更令曹操興嘆:「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正邪!」
法正睚眥必報、錙銖計較,然智謀奇計百出,尤重恩情,曾不惜以身為劉備擋箭,深受劉備、諸葛亮的重用與讚賞。
可惜法正早亡,劉備頓失棟樑,夷陵大敗后,諸葛亮便因此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姜維
技能名稱:紹續(xù)前志
生平
"涼州天水郡冀縣人,初為魏將,后降蜀漢,繼費禕后總領(lǐng)蜀漢軍權(quán),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lǐng)。
姜維統(tǒng)領(lǐng)蜀漢軍事后,前后共計十一次北伐未果,部分史家認為蜀漢「國小民勞,不宜黷武」,直指蜀漢因此早早敗亡。
但蜀漢以蕞爾小國,除待良機舉兵,以戰(zhàn)止戰(zhàn)外,殊無良策。姜維舉措,不能謂之過也。
蜀亡后,姜維假降鍾會,意欲挑撥鍾會與鄧艾反目,最后死于兵變中。
演義中多添筆墨,描述為諸葛亮傳人。"
凌統(tǒng)
技能名稱:國士之風
年齡:11
生平
"揚州吳郡馀杭人,吳國名將,凌操之子,江東十二虎臣之一。
少幼便隨父親奉孫策為主,凌操與黃祖交戰(zhàn)時,被當時效命黃祖的甘寧射殺,凌統(tǒng)和甘寧因此結(jié)下不共戴天之仇。
赤壁戰(zhàn)后,周瑜遣甘寧攻夷陵,甘寧被曹仁圍困,凌統(tǒng)力主領(lǐng)軍馳援甘寧,凌統(tǒng)不因甘寧為殺父仇人而徇私,挫敗曹仁進軍,使得甘寧得以脫困。
于逍遙津一戰(zhàn),為掩護孫權(quán)脫逃,領(lǐng)親兵斷后,身受重傷。
之后又自請為孫吳招降山民,獲萬馀民,但凌統(tǒng)亦于期間病逝,令孫權(quán)悲慟無以,哀不能自止。"
夏侯惇
技能名稱:以敗為師
年齡:37
生平
"沛國譙縣人,曹魏名將,曹操從兄弟。
隨曹操起兵,和呂布交戰(zhàn)時,遭流矢射中左眼,因而瞽目,演義中重筆著墨成「拔矢啖睛」。
此后因殘疾被稱為盲夏侯,夏侯惇極厭惡此一說法。
于諸將中最得曹操信任,「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nèi),諸將莫得比也」。
演義中多為統(tǒng)兵出征的猛將形象,實則好學清儉,治軍嚴謹,且更擅于內(nèi)政后勤,長年為曹操鎮(zhèn)守后方。"
夏侯淵
技能名稱:兵貴神速
年齡:35
生平
"沛國譙縣人,曹操麾下名將,夏侯惇族弟。
與夏侯惇一同跟隨曹操起兵,擅輕兵急襲。擊退馬超后,毛遂自薦鎮(zhèn)守長安,并且平定涼州,令西羌畏而不敢犯境,號稱「虎步關(guān)右,所向無前。」
在討伐張魯時與張郃擔任先鋒,張魯歸順后,鎮(zhèn)守漢中,在定軍山迎戰(zhàn)劉備軍時,恃勇輕率,被黃忠擊殺。
另,夏侯淵姪女,被張飛所得,納為妻室。
夏侯淵雖然勇冠一時,卻也有「白地將軍」這般渾號,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孫尚香
技能名稱:為愛犧牲
年齡:16
生平
"吳郡富春人,孫堅女,孫策、孫權(quán)之妹。
正史中本名不詳,尚香之名乃后人杜撰。
才思敏捷、性格剛強,身邊隨侍的婢女皆配刀劍護衛(wèi)。
孫權(quán)為鞏固孫劉同盟,遂讓孫尚香與劉備聯(lián)姻。但孫尚香仗孫權(quán)之勢,驕矜蠻橫,甚至令劉備「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
演義中改寫為與其母吳國太皆對劉備有好感,后追隨劉備歸返荊州,擊退欲擒劉備之吳國將兵,為「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處。
而后因母喪歸返吳國,在夷陵戰(zhàn)后聽聞劉備戰(zhàn)死,投江自盡。"
孫堅
技能名稱:坐無所知
年齡:45
生平
"吳郡富春縣人,孫策、孫權(quán)之父。
初以征伐黃巾有功而聞名。
董卓亂政時,響應討董,歸于袁術(shù)麾下,表為破虜將軍。
諸侯懼董卓軍勢大,裹足不前,孫堅孤軍進擊。其間于魯陽計退數(shù)萬董卓軍、二度挫敗呂布,更陣斬華雄,迫使董卓求親議和,但孫堅嚴詞拒絕,舉兵奮進,終將董卓逐出洛陽。
孫堅入洛陽,偶得傳國玉璽,袁術(shù)有稱帝之意,知悉后便劫持孫堅妻子,逼迫孫堅交出玉璽,孫堅不得不從。
后孫堅奉袁術(shù)之命討伐劉表,劉表派黃祖率軍抵抗,黃祖被孫堅大破,孫堅追渡漢水,圍襄陽,孫堅追擊黃祖入峴山,為黃祖軍士所射殺。
演義中為顯關(guān)羽之勇,嫁接孫堅戰(zhàn)果,實為不公,讀史者不可不知究竟。"
孫策
技能名稱:轉(zhuǎn)斗千里
年齡:25
生平
和父親孫堅一同征戰(zhàn),父親死后歸附袁術(shù)。
孫策依張紘江都對,廣昭賢才,平定江東。
至袁術(shù)稱仲家帝,孫策因此和袁術(shù)決裂。
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有小霸王之稱,是難得的將才,唯一缺陷便是恃勇輕進。
郭嘉曾言:「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p>
后孫策果因殺害許貢,遭其食客暗殺襲擊,身受重傷不治,英年早逝。"
孫權(quán)
技能名稱:忍辱負重
年齡:18
生平
"吳郡富春人,孫堅次子、孫策弟、后自立為吳大帝。
繼承孫策,在赤壁之戰(zhàn)中主動與劉備聯(lián)合,擊敗曹操。
后因劉備拒還荊州,加之關(guān)羽傲慢,屢有擴張之意,甚至揚言攻打?qū)O吳,孫權(quán)于是趁關(guān)羽北伐之際,遣呂蒙襲擊后方,擊殺關(guān)羽;又派陸遜于夷陵擊潰劉備復仇之軍,取回荊州。
在劉備死后重新與蜀國交好,以對抗魏國。
孫策曾評價其治國之才,遠勝于己;曹操亦對其膽識與才能讚譽有加,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quán)早年寬容大度,性詼諧,知人善任,友善鄰邦,又明典正法,令東吳欣欣向榮??上砟陞s因嫡庶不分,致閨庭錯亂,讓東吳政局動盪。"
徐晃
技能名稱:聲東擊西
年齡:43
生平
"河東郡楊縣人,魏國名將,五子良將之一。
曹操迎獻帝后,投入曹操陣營。
徐晃隨曹操征伐,官渡戰(zhàn)中,擊敗顏良,攻克白馬,進軍延津,擊殺文丑,功居魁首。
北征烏桓,又大敗蹋頓。西涼馬超反叛,徐晃破馬超前部,令曹軍得以立營扎寨。
為解救樊城之圍,以聲東擊西之計大敗關(guān)羽,曹操于徐晃凱旋后巡營,見徐晃軍容嚴整,盛讚其善領(lǐng)兵,有周亞夫之風。
史書中另有記載,徐晃與關(guān)羽出身同郡,結(jié)為知己,樊城之戰(zhàn)中,兩人遙對敘舊,不及軍事,回陣后才下軍令。
演義中杜撰徐晃在隨司馬懿征孟達時,被孟達射殺。"
徐庶
技能名稱:韜光養(yǎng)晦
年齡:43
生平
"豫州潁川人。
少時好任俠,和諸葛亮和龐統(tǒng)相交甚篤,并在劉備客居荊州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后來曹操征討荊州,徐庶本與劉備一同南下江夏,因其母被曹軍所虜,徐庶只好投靠曹操。
徐庶在正史中記載甚少,但最后官拜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顯然在文官中地位不低。
演義中,徐庶投入劉備麾下,初戰(zhàn)便擊敗曹軍呂曠、呂翔,破解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迫使曹仁和李典退兵。
曹操欲得徐庶,帶走徐母并造假書信騙來徐庶,徐庶憤而立誓不替曹操出謀劃策。"
荀彧
技能名稱:堅壁清野
年齡:37
生平
"豫州潁川人,曹操文臣謀士之首,終其一生為漢臣。
起初仕于袁紹,但發(fā)現(xiàn)袁紹難成大事,轉(zhuǎn)投曹操,曹操稱其為「吾之子房」。
曹操討徐州時,陳宮、張邈謀反,迎呂布入兗州,荀彧與程昱、夏侯惇力保鄄城、范縣、東阿三城不失。
獻計勸曹操迎獻帝都許,更舉薦荀攸、郭嘉、司馬懿、戲志才等人,曹操帳下謀士,多為其所招攬。
官渡戰(zhàn)時多次為曹操分析利害,力勸奮勇進軍,后果然戰(zhàn)而勝之。
然而荀彧忠于漢室,以大義諫阻曹操進爵魏王,而被曹操疏遠。
曹操南征孫權(quán)時,命荀彧勞軍,途中贈送一空食盒給荀彧,暗示荀彧已無利用價值。
荀彧憂而成疾,病逝于壽春。"
袁紹
技能名稱:課金死士
年齡:49
生平
"汝南郡汝陽縣人,袁術(shù)庶兄,少時與曹操為友。
袁氏為四世三公之名門,與袁術(shù)同受何進重用,何進遭宦官殺害后,兩人入宮殺盡宦官。
后又為反董卓聯(lián)軍盟主,反董聯(lián)盟解散后,先后擊敗韓馥、公孫瓚、孔融、張燕等人,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
獻帝出奔時,因不欲受漢室節(jié)制,在猶豫間錯失奉迎天子的先機。
田豐勸袁紹趁曹操攻劉備時偷襲后方,袁紹竟以小兒有疾為由拒絕,再次錯失戰(zhàn)機。
袁紹好謀寡斷,又不納田豐、沮授、許攸等謀士之言,以至于官渡之戰(zhàn)慘敗,元氣大傷,在倉亭之戰(zhàn)再次敗北,病歿于冀州。
又因生前分立三子,導致三子奪嫡爭權(quán),被曹操各個擊破。"
袁術(shù)
技能名稱:紈绔悍鬼
年齡:45
生平
"汝南郡汝陽縣人,袁紹弟。
袁氏為四世三公之名門,起初與袁紹一同仕從于何進,何進遭殺害后,兩人入宮殺盡宦官。于何進死后便有野心自立,和企圖擁立劉虞的袁紹敵視。
袁術(shù)篤信五德終始說,逼迫孫堅交出玉璽后,于壽春僭號稱帝,號仲家。
但其治國暴虐無道,民心散佚,更遭到各路諸侯討伐,亡國敗逃。
最后意圖北上投靠袁紹時,被曹操派遣的劉備、朱靈阻攔,又逢饑荒,乾渴而無蜜水可飲,吐血而亡。"
馬良
技能名稱:迅時輔弼
年齡:13
生平 "襄陽宜城人,馬謖兄。
相傳有白眉,在馬氏五兄弟中最優(yōu),故稱「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劉備據(jù)荊州后,徵辟馬良,待劉備入益州,馬良偕同關(guān)羽守荊州。
后劉備為報關(guān)羽之仇,出兵攻吳,馬良奉命招降武陵的五溪蠻夷,令蠻夷歸順。夷陵之戰(zhàn)蜀軍大敗,馬良也在此役中陣亡。"
馬岱
技能名稱:疾滅殺
年齡:23
生平
"司隸右扶風人,馬超堂兄弟。
史料稀缺,最著名事跡是奉楊儀之命率軍斬殺魏延。
演義中陪同馬騰進許都密謀刺殺曹操,但遭曹軍襲擊,馬騰被殺,馬岱安全逃出。之后馬超向曹操發(fā)兵復仇,馬岱成為馬超親信,并肩征戰(zhàn)長安、潼關(guān)等地。
馬超歸降劉備后,一同投入劉備軍內(nèi)。隨諸葛亮遠征南蠻,擊殺忙牙長。領(lǐng)諸葛亮遺計于魏延叛蜀時擔任其副將就近監(jiān)視,趁魏延大意時一刀斬殺。"
馬超
技能名稱:神威天馬
年齡:24
生平
"司隸右扶風人,馬騰長子,演義中蜀國五虎將之一。
馬超在羌胡中威名卓著,時稱:「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曹操亦忌憚馬超勇武:「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p>
演義中為凸顯蜀漢滿朝忠義,顛倒馬超反曹因果。
正史載馬超不顧馬騰在朝為官,同韓遂起兵,雖初戰(zhàn)告捷,但之后接連兵敗,只得遣使議和。賈詡又使反間計令馬、韓內(nèi)鬨,曹軍趁機猛攻,大敗之。
曹操班師回朝后,才因馬超叛逆,處斬馬騰。
再次起兵,又被楊阜、趙昂及其妻王異等人設計,敗逃后投奔張魯。
張魯器重馬超,一度想將女兒嫁給他,但思及馬超不顧馬騰劣跡在先而作罷。
后馬超覺得無法和張魯共謀大事,又密書劉備投降,投靠劉備后,受到重用,官至驃騎將軍。"
馬騰
技能名稱:事馬兵奴
年齡:51
生平
"司隸右扶風人,涼州軍閥,馬超之父。
演義中響應曹操討伐董卓、后參與董承衣帶詔討曹,然計畫不成,遂回西涼。
赤壁戰(zhàn)后,戰(zhàn)敗的曹操企圖杜絕邊陲后患,剷除馬騰。馬騰雖知曹操計謀仍然上京,意圖反討但失敗,與一同上京的馬休、馬鐵被斬,馬超因而興兵復仇。
史實上一直是邊陲的獨立勢力,上京擔任衛(wèi)尉,因馬超謀反而受株連被殺。"
張角
技能名稱:黃天之罰
年齡:63
生平
"鉅鹿郡人,太平道教祖,自號「大賢良師」、「天公將軍」,有張寶、張梁兩弟。
傳說其獲得南華老仙所賜《太平要術(shù)》,開創(chuàng)太平道,在各地治療百姓,信眾數(shù)十萬。
之后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起義,史稱「黃巾起義」。
初時因響應者遍及天下,在與漢軍交戰(zhàn)中一度占優(yōu),但太平道缺乏組織和訓練,張角病死后,黃巾軍逐漸被朝廷鎮(zhèn)壓平定。"
張郃
技能名稱:臨陣巧變
年齡:31
生平
"冀州河間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任袁紹部將時,于官渡戰(zhàn)被郭圖嫁禍,轉(zhuǎn)而投靠曹操。
張郃投歸曹操后,歷經(jīng)平馬超、征張魯,屢立戰(zhàn)功。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于街亭大破馬謖,迫使蜀軍因痛失折衝要地而退兵。之后張郃做為一方重鎮(zhèn),抵御蜀漢北伐,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于木門道追擊撤退的蜀軍,不幸被流矢所傷,不治而死。
史稱張郃:「以巧變?yōu)榉Q」、「郃識變數(shù),善處營陳,料戰(zhàn)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更有諸般記載,說張郃多次識破敵謀,善用兵,能精算出諸葛亮軍糧補給,料其必定因糧盡而退兵,可見張郃智計過人,絕非匹夫之勇。"
張飛
技能名稱:騰蛇出洞
年齡:34
生平
演義與話本中杜撰其與劉備、關(guān)羽桃園結(jié)義,史料卻未有載;另,本字益德,毛本中改為翼德,與其名「飛」呼應。
以勇猛著稱,與關(guān)羽并稱「萬人敵」,長坂坡喝阻曹操大軍、義釋嚴顏、大敗張郃,功勛顯赫。
但于夷陵戰(zhàn)前,因刑罰過度,被帳下將領(lǐng)張達、范彊懷恨刺殺,更梟首送向東吳。
近來多有稱張飛善書畫、美姿容、好謀略,但以上所謂史料多出于明代。明距三國已久,明人又好做偽以附庸風流,當不足以採信。"
張遼
技能名稱:張遼在此
年齡:30
生平
"并州雁門郡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第一人。
原為呂布部下,呂布兵敗時被擒,歸順曹操,因降將身分,初不受重用,但張遼為曹操南征北討,立下不世功勳,終成五子良將之首。
曹操盛讚其智勇兼?zhèn)洹⒅伊x兩全:「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zhì)忠性一,守執(zhí)節(jié)義」。
張遼最為聞名一役,乃逍遙津之戰(zhàn),以數(shù)百人破數(shù)萬大軍,更二度險些擒下孫權(quán),一戰(zhàn)之威令吳地小兒止啼。
即使后來張遼重病,孫權(quán)猶自心悸:「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張遼和關(guān)羽私交甚篤,兩人間亦有不少逸聞流傳于世。
另,較早的元代雜劇、話本,甚至三國志平話中,張遼身分多為軍師、智將,更有「百計張遼」之稱。"
曹仁
技能名稱:八門金鎖
年齡:32
生平
"沛國譙人,曹操堂弟。
初期即追隨曹操征戰(zhàn)各地,一生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役無數(shù)。
曹仁多被委以重任,據(jù)守要地,亦或是于敗勢中中流砥柱,堅待援軍。最著名是關(guān)羽北伐,其時史稱威震華夏,曹仁卻能死守樊城,堅持到徐晃前來救援。
后人多認為曹仁不擅進攻,甚至戲稱鐵壁將軍,殊不知,能守一城一地而不拔,實乃重任。"
曹丕
技能名稱:典論論文
年齡:13
生平
"沛國譙縣人,曹操次子,后篡漢登基為魏文帝。
曹丕極有才干,文韜武略內(nèi)政皆承襲曹操之能,然相較曹操,曹丕性格較為陰柔內(nèi)斂,卻也更狹隘虛偽,薄情無義。
曹丕早年為爭儲,而禮賢下士,廣納建言,終使曹操傳位于己。
曹操逝世,曹丕旋即篡位登基,方才顯露真面目。
曹丕亦有文采,與曹操、曹植皆長于文學,合稱「三曹」,為建安文人領(lǐng)袖。"
曹操
技能名稱:短歌行
年齡:45
生平
"沛國譙縣人,魏國奠基者。
千古風云人物,功過一言難盡,說是漢賊,實為英雄。
許劭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初有輔佐漢室之志,后見諸侯亂世,逞其能而為時雄。
因討伐黃巾軍而揚名,后迎獻帝至許昌,奉天子以令不臣,敗呂布、袁術(shù),在與袁紹決戰(zhàn)的官渡一役大獲全勝,掌握中原北方。
但在赤壁之戰(zhàn)敗于孫劉聯(lián)軍,錯失一統(tǒng)天下的良機。雖如此,三分天下仍有其二。
拜小說家之賜,被丑化為漢奸。曹操與當時引外夷為援,埋下后世五胡亂華禍種的諸侯大異,征伐驅(qū)逐,令蠻族不敢犯境;又迎回蔡琰,讓其補全戰(zhàn)亂佚失的諸多典籍,對保全中原文化有大功。
此外,曹操長于軍事,熟讀孫子,更為其作注;亦為一代文豪,體裁多為從軍慷慨之作。"
許褚
技能名稱:猛虎衛(wèi)士
年齡:39
生平
"沛國譙人,曹操手下猛將,勇武寡言,有「虎癡」之名。
許褚來投,曹操稱讚許褚:「此吾樊噲也?!箍梢姴懿俚迷S褚之喜。
典韋身亡后,由許褚擔任曹操近衛(wèi),曾多次阻止刺客暗殺曹操。
再伐張繡時,曹操以許褚為先鋒,大破張繡軍,斬首萬馀。
于潼關(guān)之戰(zhàn)掩護曹操逃離馬超追擊,后曹操與馬超、韓遂會談,馬超本欲趁機擒下曹操,但許褚瞠目瞪視,使馬超忌憚而不敢妄動。
許諸忠于曹操,君臣間感情深厚,曹操病逝,號泣嘔血。
曹丕亦甚親近許諸,讓他掌管中軍禁軍,護衛(wèi)左右。"
郭嘉
技能名稱:明鏡高懸
年齡:30
生平
"潁川陽翟人,曹操麾下策士,史稱:「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受荀彧引薦投身曹操,曹操初見郭嘉,即稱:「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构我嘞苍唬骸刚嫖嶂饕病!过埢L云,惺惺相惜,莫過于此。
郭嘉能識人、具遠見、達于情、長于謀,但凡用策,因人而制,由人情而謀畫。
諸如:官渡之戰(zhàn)直陳曹操十勝要素,穩(wěn)定曹軍士氣;劉備新得徐州,人心未附,建議曹操急攻可破;又,在劉備最潦倒之際,評其「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
斷言孫策「策輕而無備,必死于匹夫之手」;袁紹身故后,力排眾議,緩兵待變,而袁家兄弟果因爭嫡鬩牆。郭嘉于征烏桓歸途中病故,曹操痛惜郭嘉早逝,每每念之,喟嘆泣下。"
陳宮
技能名稱:緩將之計
年齡:47
生平
"兗州東郡人。
初為曹操效力,后叛投呂布,趁曹操出兵攻打陶謙時,和張邈共謀迎呂布為兗州牧,郡縣響應,險令曹操痛失根據(jù)地。
之后一路追隨呂布,為呂布出謀劃策,直至呂布兵敗被擒。
曹操愛才,動之以情,勸誘陳宮投降,陳宮堅不肯從,自赴刑場,曹操揮淚送別,之后依諾善待陳宮家眷親族。
演義和知名的劇目《捉放曹》,杜撰陳宮為中牟縣縣令,捕獲因行刺董卓被通緝的曹操,又義釋曹操。"
陸遜
技能名稱:虛幻兵勢
年齡:17
生平
"吳郡吳縣人,孫吳名將,與周瑜、魯肅和呂蒙合稱四大都督。。
呂蒙欲趁關(guān)羽北伐之際取荊州,其時陸遜求見呂蒙,所言與呂蒙不謀而合,呂蒙表面拒絕,后稱病回建業(yè),旋即上表孫權(quán),讓孫權(quán)重用陸遜。
陸遜代呂蒙都督之職,修書關(guān)羽,信中言詞謙卑,令關(guān)羽輕視,成功襲取荊州。
夷陵之戰(zhàn),陸遜先誘劉備軍入三峽,堅守待變,趁蜀軍疲憊,又因暑熱,移入林中扎營后,火燒連營,取得大勝。
石亭之戰(zhàn),又大敗曹休,讓曹魏軍力大損。
晚年捲入孫和與孫霸的爭嫡,孫權(quán)數(shù)度為此責罰陸遜,致陸遜鬱憤而卒。
若無陸遜于夷陵、石亭兩役挫敗蜀魏,東吳后勢,恐早有反覆。"
程普
技能名稱:病癘焦炎
年齡:45
生平
"幽州右北平人,江東十二虎臣之首。
歷仕孫堅、孫策、孫權(quán)父子三人的老臣。從孫堅征戰(zhàn)黃巾、討董。
孫堅戰(zhàn)死后,繼續(xù)扶持孫策,期間袁術(shù)暗中策動山越反亂,孫策被圍,賴程普率軍猛攻,才得以脫險。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quán)繼位,郡縣多有不服,程普巡視三郡,討伐逆亂。
赤壁之戰(zhàn)時主戰(zhàn)者之一,初時輕視周瑜年少,但后來折服于周瑜的風度才能,與其分任左右都督,攜手大破曹操,趁勝進軍南郡,再敗曹仁,但不久后即病故。
《吳書》記:「普殺叛者數(shù)百人,皆使投火,即日病癘,百馀日卒」,結(jié)合其他史料記載,赤壁戰(zhàn)時,曹操軍中疫病橫行,程普殺敵焚尸,應非洩憤立威,而是為阻疫疾擴散,但他卻也因此染病身故。"
華陀
技能名稱:青囊書
年齡:55
生平
"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名醫(yī)。
與扁鵲、張仲景、李時珍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yī),首創(chuàng)麻醉藥(麻沸散)及外科手術(shù)。
曹操患頭風,但華陀不愿久仕曹操,假妻病歸鄉(xiāng),曹操察覺真相,怒將華陀下獄處死。
豈料日后曹沖病重,無良醫(yī)可治,曹操追悔莫及。
華佗在獄中心知必死,將畢生心血《青囊書》一書贈予獄卒。獄卒畏懼因此獲罪,不敢受,華佗黯然將它燒毀,曠世醫(yī)典,付之一炬。
演義中假託華陀為關(guān)羽刮骨療傷,一來顯關(guān)羽之勇,二來亦展現(xiàn)華陀醫(yī)術(shù)之高。"
貂蟬
技能名稱:閉月羞花
年齡:24
生平
"正史中無此人,但有呂布曾與董卓侍女私通的紀錄,應是原型出處。演義蒐羅話本戲曲和各家逸聞而成中國四美--貂蟬。
本為王允之歌姬,能歌擅舞,被王允收為義女,協(xié)助王允誅滅董卓,以美色離間董卓與呂布,呂布最終刺殺董卓,娶貂蟬為側(cè)室。
曹操攻呂布時,陳宮曾諫言呂布應在下邳城外屯兵,互為犄角,但貂蟬與正室嚴氏以:「將軍在外,城內(nèi)恐萬一有變」為由,阻止呂布出城,導致呂布陷于被動,被圍困在下邳。
呂布亡后,貂蟬被押送到許都,后事不明。另有不少戲曲和小說記載貂蟬與關(guān)羽間的逸事。"
黃月英
技能名稱:百巧玄機
年齡:15
生平
"沔南白水人,名士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
正史中無甚事跡,名亦不詳,黃月英、黃綬、黃碩等名,皆出自野史或民間戲曲傳說。
傳言雖其貌不揚,卻是博覽群書的才女,諸葛亮在黃承彥介紹下,與其成親,并育有諸葛瞻等子嗣。
木牛流馬等機關(guān)巧物之設計,和麵條的發(fā)明,傳說中皆出自于黃月英之手。"
黃忠
技能名稱:二石旋鋼
年齡:52
生平
"荊州南陽郡人,演義中為蜀國五虎將之一。
原劉表部將,劉表陣亡后歸于長沙太守韓玄麾下。
黃忠隨韓玄一同歸順劉備,益州之戰(zhàn)時,與魏延兩人作為先鋒十分活躍。漢中之戰(zhàn)與法正聯(lián)手,在定軍山大敗曹軍,陣斬夏侯淵。同年因功升為征西將軍,劉備封漢中王,又改封為后將軍,翌年病卒。
三國志中僅三百字記錄,亦無注解,其中頗有矛盾。黃忠可能是統(tǒng)轄長沙太守,而非隸屬其下;又生年不詳,老兵一詞乃出自費詩傳中,關(guān)羽憤懟之言,不可全信。
演義中杜撰與關(guān)羽相斗,實力不相上下。史實其時關(guān)羽等諸將在攻略南郡,四郡乃劉備率軍親征。"
黃蓋
技能名稱:苦肉詐降
年齡:48
生平
"荊州零陵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quán)三代,江東十二虎臣中居其二。
赤壁之戰(zhàn),發(fā)現(xiàn)曹操水師軍艦相鄰緊密,率先向周瑜提議火攻。又詐降曹操,率數(shù)十艦隻假意投降,隨即點燃船艦,火船趁風勢衝入曹軍艦隊,令曹操船隊受大火焚燒而覆滅。
追擊曹軍時,被流矢射中,重傷墮水險死,幸賴被韓當發(fā)覺,急傳軍醫(yī)治療,才得以倖免。戰(zhàn)后任武陵太守。"
董卓
技能名稱:吞食天地
年齡:63
生平
"涼州隴西人,使東漢末群雄割據(jù)的始作俑者。
征討黃巾起義失利被免職,但又因西北羌胡作亂被重新起用。董卓知天下將大亂,藉機擁兵自重。
后何進欲除宦官,召董卓進京,但何進反被宦官所殺,袁術(shù)鎮(zhèn)壓京城,董卓于是率兵急進,在途中巧遇少帝和時為陳留王的獻帝。
董卓仗保駕之功,權(quán)傾朝野,廢少帝改立陳留王,鴆殺少帝與何太后。諸侯聯(lián)合討董,雖一時挫敗董卓,逼董卓遷都長安,但討董聯(lián)軍也內(nèi)鬨解散。
聯(lián)軍潰散后,董卓所為欲加暴戾,最終王允離間董卓呂布二人,呂布刺殺董卓,王允更將董卓曝尸于市集示眾。"
賈詡
技能名稱:二桃殺三士
年齡:53
生平
"武威姑臧人,歷仕董卓、李傕、郭汜、張繡,最后投歸曹操。
三國時代最優(yōu)秀的謀士之一,尤擅于權(quán)變度勢。
董卓死后,李催等人依賈詡救命之計,死中求存攻下長安。
李郭交兵長安,賈詡又護佑獻帝出奔,其間與張繡交好,便投效張繡。
張繡叛曹,賈詡獻策,先挫敗曹軍,又與劉表結(jié)盟,讓張繡轉(zhuǎn)危為安,以宛城彈丸之地,抗曹軍而不敗。
官渡戰(zhàn)前辨明時局大勢,力勸張繡棄袁紹、重歸曹營,令張繡得保太平。
其馀如:以離間計敗馬超、委婉勸曹操當防嫡庶之爭,皆可證明其人「權(quán)以濟事、策謀深長,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quot;
甄宓
技能名稱:洛神塘上行
年齡:17
生平
"中山郡無極縣人,甄逸之女,原為袁熙之妻。曹操滅袁紹后,為曹丕所得,生曹叡、東鄉(xiāng)公主。
相貌絕美,又好讀書,素有賢名,極得曹丕和卞夫人喜愛。
甄宓年歲增長,曹丕稱帝后,又先后迎娶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在后宮漸漸失寵。曹丕聽信讒言,誤以為甄妃暗地抱怨,于是下詔賜死,隨即后悔,派人急追,欲收回成命,但已太遲。
野史中和諸般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提及曹植愛慕甄宓,《洛神賦》當中的女神就是暗指甄氏;又說以曹丕得甄氏時間推斷,明帝曹叡應是袁熙之子。"
趙云
技能名稱:七探盤龍
年齡:32
生平
"常山真定人,蜀國大將,演義中位列五虎將。
率義軍投效公孫瓚,但公孫瓚日益無道,又傾慕劉備,遂轉(zhuǎn)投劉備。
劉備待趙云如手足,趙云亦以忠勇報知遇之恩。長坂坡之戰(zhàn),劉備倉皇中拋妻棄子,全賴趙云捨生忘死翼護甘夫人和劉禪。
孫劉聯(lián)姻,孫夫人跋扈,劉備命趙云掌管內(nèi)事,趙云不負所託。孫夫人趁劉備出征,挾劉禪歸江東,趙云與張飛率兵急追,截住東吳船隊,化解質(zhì)子之危。
趙云德智勇兼?zhèn)?,劉備新得蜀,趙云勸劉備緩封賞、行德政,將田產(chǎn)歸還蜀人,蜀人因此歸心;漢水之戰(zhàn),偃旗息鼓布疑兵阻曹軍,趁隙進攻,大勝;諸葛亮北伐,馬謖失街亭,蜀軍敗退,趙云敗中反擊,親自斷后,保全蜀軍和大量物資。
綜觀子龍畢生,一身是膽,實至名歸。"
劉備
技能名稱:以德服人
年齡:39
生平
"涿郡涿縣人,蜀漢昭烈帝。
少時師從大儒盧植,但不喜經(jīng)論,好犬馬華服、善與人交際,頗具高祖之風。
后結(jié)識關(guān)羽、張飛二人,親密猶如手足,一同踏上征途。
義助陶謙,被託付徐州,但為呂布所奪,不得以投靠曹操,曹操盛讚:「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p>
參與董承密謀反曹,又擔憂曹操終不能容己,趁隙起兵,兵敗而逃,又輾轉(zhuǎn)投奔袁紹與劉表。
三顧茅廬得諸葛亮,與孫吳聯(lián)盟,在赤壁大勝后取荊、益,又得漢中,先自立為漢中王,又建蜀漢。但于替關(guān)羽報仇的夷陵之戰(zhàn)慘敗,抑鬱病逝。
正史中未提及劉關(guān)張三人結(jié)義,但確有手足之誼。而時人群豪評劉備,無不稱其「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備以白手征戰(zhàn)天下,成一方霸業(yè),真英雄也。"
諸葛亮
技能名稱:八陣圖
年齡:19
生平
"徐州瑯琊人,蜀漢丞相。
隨叔父諸葛玄至荊州,與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等結(jié)交,又與徐庶、龐統(tǒng)相識,雅稱「臥龍」。
劉備三顧茅廬后出仕,獻策《隆中對》,劉備以此而成一方霸主。
《隆中對》和張紘的《江都對》、魯肅的《榻上策》皆提出了相近的戰(zhàn)略,先佔江南荊州立足,后圖蜀地,藉此割據(jù)一方,與中原抗衡。
諸葛亮長于政事,具遠略,戰(zhàn)陣用兵次之,劉備過世后,只身撐起蜀漢,事必躬親,最終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
演義中夸大描寫,多智近妖,宛若神仙,反倒掩沒了諸葛武侯真正的絕世風采。"
鐘會
技能名稱:四本論
生平
"潁川郡人,鍾繇之子,魏國后期名將。
因博學聞名而被徵闢出仕。隨司馬師討伐毌丘儉叛亂,司馬師回朝途中身亡,轉(zhuǎn)而為司馬昭所用,掌管機要,參與軍事。
后諸葛誕在壽春謀反,東吳派軍助陣,鍾會用計誘使全懌出降,壽春城內(nèi)諸將因而猜忌不和,成功平定動亂。
魏興兵滅蜀之戰(zhàn),于劍閣和姜維對壘,使鄧艾奇襲成都成功,劉禪出降。
之后鍾會意圖謀反,誣陷鄧艾使其被關(guān)押,打算聯(lián)合姜維出兵攻長安,再合軍陷洛陽。但隨即便被不服的部將起兵反抗,死于亂軍之中。
另鐘會學識出眾,影響后世玄學甚鉅,亦擅書法。但也有書稱其心胸狹隘,嵇康便是因得罪鍾會而身亡。"
魏延
技能名稱:重門之計
年齡:23
生平
"荊州義陽人,蜀漢名將。
原為劉備部曲,隨劉備入蜀,數(shù)有戰(zhàn)功,而被賞識。后劉備封漢中王,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令其鎮(zhèn)守北方門戶。
魏延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以勇略任,經(jīng)營漢中時,設「重門之計」布防,令來犯魏軍數(shù)度鎩羽而歸,及至蜀漢末期,仍為國門要塞。
演義中諸葛亮因魏延有反骨而忌之,與正史相悖。
武侯與魏延雖就北伐戰(zhàn)略分歧,但同為蜀漢忠臣,均以大局為重,武侯尤為倚重魏延,凡北伐,幾乎都以魏延為大將,及至病危遺命,都提及:「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p>
細思其意,可謂對魏延信任有加,更知其必定不會背蜀。
然魏延因驕傲自矜,素與楊儀不和,最終被楊儀冠以謀逆罪名誅殺,夷其三族。"
龐統(tǒng)
技能名稱:仁者無敵
年齡:21
生平
"襄陽郡人,劉備軍師。
龐統(tǒng)號稱「鳳雛」,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司馬徽贊譽龐統(tǒng)為「南州士之冠冕」。
原在周瑜任下?lián)喂Σ?,劉備佔荊州后,起用龐統(tǒng)為耒陽令,但龐統(tǒng)不理政務而被免職。魯肅、諸葛亮先后勸劉備重用龐統(tǒng),劉備從善如流,重新任用龐統(tǒng)。
龐統(tǒng)在劉備陣營中僅亞于諸葛亮,后兩人同任軍師中郎將。
劉備入蜀,龐統(tǒng)做為隨軍軍師,并為劉備立下攻蜀三大策,臨陣為戰(zhàn),也多仰賴龐統(tǒng)出謀劃策。
可惜進攻雒城時,龐統(tǒng)率軍攻城,中流矢而亡,英才早逝。
演義中于赤壁之戰(zhàn)時獻連環(huán)船計予曹操,使周瑜火攻得以大獲成功。
另,雖演義稱龐統(tǒng)其貌不揚,個性狂妄乖僻,此乃小說家言,不可盡信。"
龐德
技能名稱:蓋棺論定
年齡:37
生平
"涼州南安人。
原仕于馬騰,多有戰(zhàn)功,即使在猛將如云的馬騰軍中,也以勇武善戰(zhàn)冠于諸將聞名。
馬騰入朝后,隨馬超留守西涼,后與馬超共同反叛曹操。馬超戰(zhàn)敗后,與其共奔張魯。后馬超入蜀轉(zhuǎn)投劉備,龐德仍在張魯旗下效力,又從張魯降曹。
樊城之戰(zhàn),與于禁一同救援曹仁,兵敗被俘。關(guān)羽以其堂兄龐柔于蜀國仕官勸降,龐德怒叱不從,遭關(guān)羽斬首。
曹操更因此悲泣感嘆與于禁相識三十年,于禁卻不如新歸順的龐德。"
關(guān)平
技能名稱:孝義醇酒
年齡:20
生平
"河東解縣人,關(guān)羽之子。
正史中所載不多,與父親關(guān)羽一同遭俘,被孫權(quán)問斬。
演義中改為關(guān)羽養(yǎng)子,新野戰(zhàn)時協(xié)助劉封使諸葛亮火計成功;龐統(tǒng)戰(zhàn)死后前往荊州求援,在諸葛亮等人前往益州后,于荊州輔助關(guān)羽。
關(guān)羽攻打襄陽時隨軍參戰(zhàn),頗有建樹,后隨關(guān)羽向樊城進發(fā)。曹仁死守樊城,孫權(quán)趁關(guān)羽久攻不下后防空虛時,派兵偷襲。關(guān)羽和關(guān)平在曹、吳兩軍夾擊之下,敗逃至麥城,最終雙雙被擒殺。"
關(guān)羽
技能名稱:水淹七軍
年齡:38
生平
"河東解縣人,蜀漢諸將之首,時人稱「萬人敵」、「威鎮(zhèn)華夏」。
劉備招募義軍與黃巾軍相抗時,便已與劉備、張飛相識,三人親若兄弟。
后劉備反曹,曹軍攻破下邳、小沛,關(guān)羽為保劉備家眷而降曹。
曹操得關(guān)羽甚喜,雖知曉關(guān)羽必不可能忠心歸順,仍待之殊厚,更大讚:「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p>
關(guān)羽在曹營期間亦與張遼、徐晃交好,又為報曹操禮遇之恩,為曹操陣斬顏良,解了白馬之圍,才掛印而去,重歸劉備麾下。
赤壁戰(zhàn)后,劉備入蜀,留關(guān)羽假節(jié),鎮(zhèn)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guān)羽率軍從江陵北上,水淹七軍,圍曹仁于樊城,威鎮(zhèn)華夏。然因未提防陸遜、呂蒙,被東吳趁虛攻陷后方,最終敗走麥城,被俘后因不肯降吳,旋即遭到斬首。"
關(guān)鳳
技能名稱:比武拒婚
生平
"關(guān)羽之女,實名不詳,民間稱關(guān)三小姐,又說名鳳或銀屏。
正史中唯一記載,孫權(quán)為鞏固孫劉聯(lián)盟和荊州問題,遣使前往提親,然而遭關(guān)羽嚴正拒絕,怒罵虎女焉能嫁犬子。故使孫權(quán)對關(guān)羽更加怨恨。
傳說中以美麗聰慧著稱,諸葛亮作媒,將她許配給李恢的兒子李遺。"
孟獲
技能名稱:萬獸之王
年齡:19
生平
"益州建寧郡人,南中當?shù)睾雷?,演義中為南蠻王。
劉備逝世后,蜀漢局勢不穩(wěn)定,雍闓因而糾集當?shù)睾缽姺磁?,孟獲亦在其中。
后雍間被高定所殺,孟獲收攏散兵,繼續(xù)與諸葛亮抗衡,諸葛亮為徹底平定南中,七擒七縱孟獲,令其折服,更將南中委以孟獲,而之后南中果然太平。
《演義》中描述為司馬懿五路攻蜀之一環(huán),諸葛亮率兵征伐南蠻,孟獲其手下多為杜撰之虛構(gòu)人物。"
祝融夫人
技能名稱:先祖之焰
生平
《演義》所杜撰,書中為孟獲之妻,亦是帶來洞主之姐,傳說為南方火神祝融后裔。
以飛刀絕技聞名,先后生擒張嶷和馬忠,后被魏延與趙云以激將技誘敵深入,被馬岱俘虜。孟獲以張嶷和馬忠贖回祝融夫人。
后與孟獲一同歸順蜀漢。"
虞姬
類型:屬于聯(lián)動武將
技能名稱:召喚項羽和垓下歌
生平
"《史記》中司馬遷載其為項羽身邊美人,常伴項王左右,名虞。一說姓虞。
垓下之戰(zhàn),楚軍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卒圍之數(shù)重。夜又聞四面楚歌,楚軍士氣低迷,再無一戰(zhàn)之力。
項羽英雄末路,乃感慨悲歌「垓下歌」,虞姬隨之唱和,帳中親隨將士,聞歌無不泣涕。
后項羽率麾下壯士八百馀人,突圍至烏江畔,因無顏見江東父老,乃自刎而死。
而虞姬下落,亦隨項王之死闕如杳然,無人知曉。
后世文人與劇作,多稱虞姬自殺殉情,更將其與白娘子、孟姜女、王寶釧并稱四大情女。"
三國群英傳8武將立繪圖鑒大全為大家分享到此,希望對大家游戲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