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供應(yīng)”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3-30 07:20:24作者:佚名
游戲中部分主要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身份,比如有玩家將岑纓的關(guān)鍵字定義為凡人和學者,姬軒轅關(guān)鍵字是領(lǐng)袖和先驅(qū)等等,詳情一起看下“凝冰吹雪”總結(jié)的這篇古劍奇譚3人物身份深入分析吧。
人物身份深入分析
岑纓
關(guān)鍵字:凡人,學者
每一個從立項開始追過來的粉絲應(yīng)該都有過這樣的錯誤預期,覺得岑纓會是像菱紗或者襄鈴那樣的人設(shè)。同樣作為女主角,大家不自覺的在心里給她套上一個“男主角未來的老婆”的籠子。而在她剛剛在林子里出場時,就開始打破大家對所謂“人設(shè)”的固有印象。
凡人:
岑纓是一個普通人,在古三群魔亂舞的劇情中,她是戰(zhàn)斗力最低下的人族,是千千萬萬個掙扎在妖仙神魔的爭斗中的普通人的代表。她固然比許多同時代的人懂得多,固然有著北洛云無月這樣的朋友,但當她面臨魔族入侵,鄢陵魔化之時,她仍舊是無力的。
作為鄢陵城中唯一懂陣法的人,她要保護幸存者的安危,她不能休息,不能喊累,甚至不能放松一刻的神經(jīng)。陣外群魔環(huán)伺,陣內(nèi)失去親人的陷入瘋魔,所有人都把她當做活下去的那根稻草,她必須繃著,她不能倒下。
但人算不如天算,陣還是破了。
她在這短短的幾個呼吸的時間里,面對了跟北洛幾乎同樣痛苦的選擇。
她要救人,但是她沒辦法救下所有人,她做不到。那該怎么辦?
答案顯而易見:留下希望的種子——留下靈火銃和它的制造者,為了未來的一線希望。
對,這就是最正確的選擇,是在那個時點上僅剩的選擇。
但這不代表她不為此感到心痛。
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保全所有人。在關(guān)鍵時刻保留重要的人,不就意味著人命其實是有貴賤的嗎?被舍棄的人會理解她嗎?不會,他們只知道自己被舍棄了。
可她不得不選擇。
是,她懂陣法,她可以擊殺一只、兩只、甚至三只魔物,但也只是杯水車薪。
在這樣的大災難面前,她也只是個無力的凡人。
所有天真的夢想,在這一刻被現(xiàn)實打得粉碎。
從沒有哪一刻像現(xiàn)在這樣感到絕望,在這樣殘酷的世界里,人類僅僅是活著,都那么艱難。
終于,在最后關(guān)頭,云無月出現(xiàn)了,飄逸,瀟灑,強大而充滿魅力,像一個救世主一樣降臨。
她的出現(xiàn)不僅解除了籠罩在幸存者頭上的陰影,更是讓那個可怕的選擇題消失了。
所以岑纓哭了。
不僅僅是因為大家可以活下來了,更是因為她可以把那個可怕的“拋棄其他人,保留希望的種子”想法扔掉了。
不是因為她軟弱,不是因為自己可以活下來,而是因為,她留住了自己心中的那殘存的一點天真——
一定有辦法的,誰都不用死去,所有的凡人都可以活下去的可能性。
從這一天起,岑纓找到了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只為了云無月為她保留下來的這小小的天真的愿望,她花費了一生的時間。
學者:
岑纓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學者,可以說她是陣法專家,是考古學者,是歷史學家,都行。
岑纓之所以是岑纓,而不是“男主角的CP”,就是從他們一行人落入無名之地,第一次見到那個雕像時開始的。面對云無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為什么不打破它”的問題,她說了整部游戲里第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研究古物是為了更多地知道歷史和世界是什么樣子,我們從哪里來,這之間又發(fā)生過哪些事。但如果為了弄清楚這些,遇到個東西就直接破壞掉,那留存的不就只有紙面記載了嗎,誰又能保證自己寫下的就一定是對的呢?何況一些做法也有傷天和,除非別無選擇,而且有絕對的把握可以復原,不然通常是不會這么做的。】
這就是真正的學者對待歷史、對待文物所應(yīng)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遠超時代的發(fā)言,也是游戲策劃借助岑纓之口想告訴我們的話。
很多人分不清考古和盜墓的區(qū)別,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盜墓和考古到底在做什么。
不要以為自己看了幾本盜墓小說,就以為自己明白什么是盜墓。真正的盜墓可不是什么冒險故事,而純粹是為了金錢不顧一切的犯罪。他們用盡一切手段打開陵墓,這些手段有且不僅有挖掘、爆破,會毀壞什么他們不關(guān)心,空氣進入陵墓導致重要的文物受損他們不關(guān)心,他們甚至分不清整個陵墓里最有價值的是什么,只關(guān)心那些肉眼可見的金銀。
而以岑纓為代表的考古學家,他們主要在做什么呢?
他們在研究已經(jīng)被發(fā)掘和可以被發(fā)掘出的文物,通過各種手段在不損壞的前提下弄清它們所在的年代,用途,并通過這些和文字記載對應(yīng),試圖推測出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圖景。
也就是岑纓說的,“為了更多地知道歷史和世界是什么樣子,我們從哪里來,這之間又發(fā)生過哪些事。”
如果覺得歷史啊、文物啊聽起來虛無縹緲無法理解,那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
比如現(xiàn)在的我們,小到我們現(xiàn)在喜歡收集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手辦啦郵票啦,大到現(xiàn)代社會使用的電器、法律,把時間拉長到一千年后,那個時代的人想要知道我們每天在做什么,想什么,除了各種文字和視頻這樣片面的記載以外,就只剩下我們剩下的東西了。
最近有個動畫,男主死前要求同事毀了它的電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黑歷史留存于世嗎?不要把黑歷史不當歷史。
正因為比起學者的這個身份,身為少女的這個身份被弱化,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別的游戲里增進感情用的“夜談play”變成學術(shù)討論的情況。
在彈幕一片“北洛開始把妹啦”的期待聲中,兩人開始看星星看月亮,從古墓經(jīng)歷聊到人生理想,從唯物史觀聊到星辰大海= =,總之就是不按套路來。
岑纓是一個真正的學者。
謙遜,對于知識有敬畏之心,從不高估自己,不會隨便對不懂的事物下定論。
務(wù)實,比起高談闊論,她更傾向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炫耀,不自滿,只是默默地做自己想做,該做的事。
求真,追求真理。
天真,對于世界抱持著好奇,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樂觀的期許。
她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就象征著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那一個個不論是有名還是無名的學者,在自己短短的人生旅途中,為這個世界留下的那一縷不會熄滅的星火。
推薦閱讀:
古劍奇譚3人物劇情及感情線個人分析
古劍奇譚3人物關(guān)系及劇情個人評價
姬軒轅
關(guān)鍵字:領(lǐng)袖,先驅(qū)
姬軒轅的出場很靠后,宣傳期甚至連面都不露。
為什么?因為他的名字本身就是劇透。
這里我不想擴展到各種神話傳說,僅以游戲表現(xiàn)出的他來分析。
天皇伏羲,地皇女媧,人皇軒轅。
三者雖并稱三皇,實際上,僅有姬軒轅是一介凡人。還是在神話時代,神魔格外活躍,動不動就毀天滅地的背景下,建立軒轅丘,團結(jié)各個部族,下令建設(shè)百神祭所,以人之力妄圖與神魔相爭,來爭一個人族萬年的延續(xù)。
領(lǐng)袖:
他是人族公認的領(lǐng)袖。
縉云說過——
【姬軒轅是族長,也是戰(zhàn)士。軒轅丘沒有不能戰(zhàn)死的戰(zhàn)士,只不過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們都希望他是最后一個。】
身為戰(zhàn)士,他或許不是強的,但他的存在,卻比一百一千個戰(zhàn)士都要更加重要。
作為一個領(lǐng)袖,眼光比其他一切才能都要更加重要。
他要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接下來的力該往哪出使。只要有他在,所有人都不會迷失道路,所有人都不會喪失活下去的希望。這在一個朝不保夕,下一秒可能就因為神仙打架毀滅城池的年代,是一個沉重到無以復加的責任。
但姬軒轅扛下來了。而為此放棄的東西太多,多到我們不禁想問一句,他是否有怨言。但終究到死,他都沒有提過哪怕一字。
他也曾有過青澀的時期,也曾有過恣意的年代,因為嫘祖遇險,不顧自身安危千里馳援,只為救自己心愛的人,多么有氣概,多令人心折,結(jié)果是嫘祖的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
他的命早就已經(jīng)不是他的了,從他決定成為人族領(lǐng)袖的那一天起,不論發(fā)生什么,他都不能死。
成為領(lǐng)袖,他就再也不只是姬軒轅。所以他必須選擇。
不像岑纓,她終究等到了云無月。姬軒轅即便親自走上山頂,敲響聞天鼓,也沒有任何一個神仙來幫他。同樣身為脆弱的人族,面對魔族的大舉入侵,他能怎么辦?
一面是戰(zhàn)力充裕,放眼所有部族都可以排的上前三的西陵,她的妻子選擇了封城之戰(zhàn)。一面是毫無抵御能力,因為花朝節(jié)聚集在一起,代表著人族文明的匠人聚集地。
一個終極的選擇擺在了他的面前。救哪邊?
人命有貴賤嗎?同樣的選擇題相隔千年,同樣橫亙在姬軒轅、岑纓和北洛的面前。
姬軒轅盡了最大的努力,他選擇了兩邊都救。雖然他明知戰(zhàn)力的分流必然導致救援力道的不足,但是他沒辦法。
他讓縉云先去集瀧,其實這就已經(jīng)是一個選擇了。
一個人的能力是否能夠影響戰(zhàn)局,只看他強到什么程度,縉云雖強,但與魔族相比,遠遠不到影響戰(zhàn)局的地步。
可他還是派了縉云去集瀧,而不是西陵。很難講這其中到底有什么樣的掙扎。
或許是覺得如果嫘祖的西陵都扛不住,就算縉云去了也會死在那兒,白白損失戰(zhàn)力,還不如去救有一線希望的集瀧,畢竟那里留下的是人族好不容易才積累起來的一點點東西。
或許他從嫘祖的封城風煙中察覺到了什么,明白了嫘祖的選擇,也明白她想要他做的事。
但巫之國碑林中,他明確地說出了這樣的話:
【當初我讓縉云去集瀧三邑,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有許多婦孺,還因為花食節(jié)在即,軒轅丘最好的匠人,大多都聚集到了那邊?!克赃@個決定唯一明確的一點,就是他真的衡量過,比如戰(zhàn)士,甚至比起自己心愛的妻子,匠人更有保存的價值。這個決定,不是導致那個慘烈結(jié)果的直接原因,卻成為了巫炤永遠無法原諒的契機。西陵族滅,巫炤發(fā)瘋,好友決裂,刀兵相向。巫炤跨越千年的怨恨,和永遠也得不到答案的縉云。但北洛可以說,或許當初他先去西陵,哪怕死在那兒也好過現(xiàn)在,姬軒轅不可以說。不管結(jié)果是好是壞,他身為領(lǐng)袖,只能承擔,不可辯駁。但當北洛問起時,他也有過動搖。那個從不信神,表面上建立百神祭所,實則是為了向神魔亮劍的姬軒轅,也曾奢望過奇跡。
【如果當初敲響聞天鼓時,有哪怕任何一位仙人回應(yīng)了,我就會信仰他?!?/p>
長柳,也許是代表著他內(nèi)心最后的“軟弱”。
跟嫘祖在一起,作為戰(zhàn)士奮斗在第一線,就算戰(zhàn)死也無所謂,不再去管身后事,簡單直白。
斬三尸,這是他斬去的,身為姬軒轅這個人可能會擁有的幸福,是身為人族領(lǐng)袖絕對不可以有的軟弱。
先驅(qū):
【上天若是不生我們,這世間該有多無趣啊。】
不信神,不靠旁人,人族以人族自己的力量,立于天地之間,活得昂首闊步。
這在神魔亂舞的神話時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人族注定弱勢,沒有神仙移山填海的力量,沒有魔族不斷再生的體魄,只能跟老鼠一樣在大地上躲藏,在巍巍天地的夾縫中掙扎求存。
但姬軒轅不想這樣,按北洛的話說,他傲得很。不僅要人族吃飽穿暖,還要與天爭命,要活得比誰都好。他以山河為籌,以天地為卦,建百神祭所。
表面上:蒼玄有聲,黎氓穆穆。天作首山,祭于百神。(上天氣勢恢宏,百姓為止敬畏。在這天成的首山之上,以此為百神作祭。)
實際上:有命匪解,莫反兵戈。成其利刃,以衛(wèi)以征。(掌控命運不可懈怠,不可反對戰(zhàn)爭的手段。在此完成百神祭所,既用于戍衛(wèi),也用于抗爭。)
PS:以上為個人理解,若有錯誤,歡迎大家指出。
不僅僅是百神祭所,等到了西陵我們還可以看到,姬軒轅也研究出了靈矩之眼,只要過了實驗期,大規(guī)模投入使用,那么就算對魔族,也不是沒有一戰(zhàn)之力。只是晚了,沒能趕在魔族入侵之前完成,百神祭所也好,還是靈矩之眼也好,都沒能趕得及。
但晚了就沒意義了嗎?不,即便遲了整整千年,百神祭所還是發(fā)揮了它應(yīng)該有的威力,拯救了陷入動亂的世界。
也許對于西陵來說,沒能趕得及,但對于整個人族來說,它趕上了,所以不能說它沒用。
只是人生百年,轉(zhuǎn)瞬即逝,很少有人能夠越過自己去考慮百年、千年后的未來。
巫炤沒能做到,所以就算他靠著秘術(shù)復活了,也仍舊活在過去的陰影里,因為他看不到除了自己生活的時代以外的一切。
但姬軒轅做到了,嫘祖也做到了。他們選擇了犧牲重要的東西,為人族的未來留下希望的火種。
可以說他們理想主義,但不可以笑他們耽于理想。
姬軒轅面對仙丹不動搖,寧死都要以人族的身份死去,不是傻,而是他相信人的韌性,相信這個種族的可能性,相信總有人會繼承他的意志,相信人族雖弱小,但絕不會滅。
所以他帶著傲氣,邀請廣成子來見證他死后的幾個千年,去替他看看,人族必然會到來的輝煌。
【愿我人族,于此魂夢江海、萬古河山之間,星火世傳,奮飛不輟?!?/p>
真想讓他看看啊,如今中華民族的騰飛,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波折,仍舊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樣子。
真想告訴他,我們已經(jīng)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已經(jīng)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上天入地,甚至即將踏上月球背面種地養(yǎng)蠶。
立于碑前,我們問心無愧。
巫炤
關(guān)鍵字:理想主義
【他無疑是西陵八百年來天賦最強的鬼師,可也正因為這份“強大”,他只愿求全,心中并無多少常人會有的成敗興衰之感。】
這短短的一句話幾乎就能概括巫炤的全部。
因為強大,所以不知敗北,因為強大,所以他覺得所有事都能夠得到一個盡善盡美的完美結(jié)果,也就是最優(yōu)解。
而常人會有的成敗興衰,正是因為人力有時盡,更需天意成全。
比如百神祭所,一旦建成,那么人族便有了與神魔相爭的余地。
設(shè)計、建造,這都是盡人事。
但還沒能來得及完工,魔族入侵了,這就是天意。
常人能夠接受這個結(jié)果,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盡力了,只是有些事不是盡力就能彌補的。
但巫炤不行,他的觀念里,只有0和1,成或者敗,不存在中間。
同樣是百神祭所,沒能來得及完成,他只會責怪設(shè)計和制造的人不夠用心。
再比如西陵城滅。
常人能夠明白,以西陵那副慘狀,就算縉云先去了西陵,也不一定救得了西陵全族。況且同為人命,戰(zhàn)力強大的西陵和毫無抵抗能力的集瀧三邑相比,選擇救集瀧當然是因為西陵可能能撐得更久。
但巫炤不行。他只會責怪姬軒轅,拋棄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母族,去救那些外人。至于為什么,不管是客觀理由還是主觀理由他都不會去考慮,因為在他的觀念里,所有事都可以完美解決。做不到,要么是你故意為之,要么是你水平不行。
諷刺的是,就算恨姬軒轅入骨,他也沒有懷疑過他的能力。所以他必然走向另一個死胡同——姬軒轅是故意放棄西陵選擇集瀧的。
這個結(jié)論,讓他徹底被憤怒和恨意燒斷了理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巫炤的世界太小,只裝得下一個西陵。他再強再無敵,充其量只是西陵的鬼師,他活著只為西陵的存亡,至于其他部族,他毫不在乎。
但嫘祖不同,身為西陵的族長,她深刻地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她還在時,巫炤就能跟姬軒轅他們共事。雖然不能認同他們的觀點,但巫炤還是會幫忙,因為他認同嫘祖,認同族長的決定??蛇@一切,在西陵城破,嫘祖戰(zhàn)死后全毀了。再也沒有什么能夠成為拴住他的那一根絲線,巫炤就暴走了。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恨姬軒轅,并遷怒至整個軒轅丘。若說他真的有多恨縉云,我覺得還談不上。他知道縉云只是聽從姬軒轅的調(diào)遣,他只是一個戰(zhàn)士,一把兵刃,所以打算跟他“今生再無相見之日”。
只可惜了嫘祖,要是她九泉之下知道自己寧可封城死戰(zhàn),也要姬軒轅救下的集瀧三邑的匠人,被巫炤殺了個干凈,該有多痛心。
云無月
關(guān)鍵字:夾縫
云無月一直生活在夾縫之中。
就像夜長庚說的,她是魘中的異類。不以人為食,不以折磨傷害他族取樂,以魘的標準看待她,就是一個叛徒。
但因為她終歸是妖,人族也不能容她。即便她幼時受縉云教導,懂得許多人族特有的習俗和思維方式,但種族的不同卻注定了不容。
漫長的幾個千年里,她孤獨地走著,孤獨地看著。
這期間,她被人抓住,想要抹去她的意識煉成妖仆過。也因為路遇大妖攪起人妖大戰(zhàn)而奮起,跟那大妖打得兩敗俱傷過。
但她從未因此就對任何一方有過偏見。沒有怨恨,沒有遷怒,她能夠理解人的痛苦,能夠理解妖的掙扎,明白身為強者就要有強者的責任,懂得收殮,懂得克制。
她抓住了囚禁她的國師,給了他應(yīng)有的懲罰,卻還會為失去國師而滅亡的國度悲嘆。
她跟那大妖打得天昏地暗,甚至為此失去聲音,卻從未要求過被她拯救的人和妖感念她的恩惠。
她只是默默地游走在常世與魔域之間,看到不平事就管一管。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這才是強者最該有的姿態(tài)。
力量從來都不是過錯,選擇什么樣的路,看的是擁有力量的人。
強者也不是因欺凌弱小而強,而是因為擁有高貴的靈魂而強。
若是擁有力量就不管不顧,那跟那兩個在云上打架,就毀掉人族城池的仙人有什么區(qū)別?
所以即便身為魘,她也比夜長庚高貴,也巫炤高貴,比所謂的仙人高貴。
關(guān)于她對于縉云是不是愛這件事,我覺得應(yīng)該跳出情愛這個框架去看待。
縉云是她的啟蒙老師,相當于葛先生之于岑纓,養(yǎng)父之于北洛。
云無月之所以能夠在那么復雜苛刻的時光中保持心靈的澄凈,一方面是魘的感情確實淡漠,另一方面,就是拜縉云的教導所賜,這也是一種傳承。就如她選擇云作為自己的姓氏一樣,她繼承了縉云告知她的一切,并將之發(fā)揚光大。所以在我看來,她對縉云到底是什么樣的感情,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只能說,她不會忘記。
如果非要以情愛來衡量他們之間的一切,只能說太過狹隘了。
北洛再等等,不要急,讓我慢慢寫orz
關(guān)于傳承
大家都知道,這一代的主題是傳承。那么,究竟什么是傳承,什么地方是表達傳承的呢?
【你可別笑,其實以我的見識還不能很好地答上來,至少要再等二十年吧。只不過,在我心里也會有一些隱隱約約的想法?!?/p>
所以,這里我就只講一些我能看懂的,我看不懂的,也請大家?guī)臀铱破铡?/p>
PS:以下內(nèi)容可能帶有主觀偏向性。
我看了很多直播和錄播的視頻,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這個主題,彈幕討論最多的地方是ED,就是岑纓的畫卷部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家之所以覺得畫卷觸動人心,不是因為它代表了傳承,觸動你的,更多的部分是來自于民族的自豪感。
畫卷所展現(xiàn)出來的,其實并不是傳承的過程,而是由傳承帶來的榮耀。人會為了榮耀而共情,為之驕傲,這本沒有什么錯,但如果只停留在這一步,那么對于古三的主題——也就是傳承,理解得就不夠深入。
從基本的部分說起,人為什么要傳承?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時間。
人活一世,長則百年,短則僅僅數(shù)十載,我們要看的很多,要做的很多。然而世界這么大,真理永遠在摸不著的前路,所以只靠一代、兩代人是根本不可能夠著的。
所以我們傳承,因為在浩大的時光面前,想要走得夠遠,我們別無選擇。
在我看來,傳承本身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不是那種可以隨隨便便掛在嘴邊的事。
印證這一點最合適的劇情,就在龍宮,葛先生對于自己老師的回憶那一段。
在她的老師說把融天儀交給她的時候,葛先生哭著說:
【我不要。我又不是老師,不能幫你看什么、做什么!您要親眼見到才好!就算、就算有一天我有了學生,我的學生也不是我呀,誰也不能代替另一個人?!?/p>
對于傳承的想法,我跟葛先生是一樣的,我們對于生死看不開。
其實仔細想想,誰又愿意這樣呢?誰不想自己看、自己做,誰愿意把自己研究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守護的東西交給別人呢?
但這就是人生,我們必須接受百年后自己成為一杯黃土的事實。再舍不得,也要把重要的東西交出去,交到可以信任的人手上,因為比起交出去,我們更舍不得它就在自己的手上死去。
這就是傳承,一份沉甸甸的,前人用全部的生命托付給我們的東西。
可不僅僅是榮耀,而是責任,你一旦去細想,就會心臟疼痛得無以復加的責任。
好在最后給岑纓說“替我去看看這世界”的是豁達的姬軒轅,要是是葛先生,我估計要當場表演一個心肌梗塞,感謝樹姐筆下留情orz
游戲里其實很多地方都體現(xiàn)了傳承,我舉幾個例子。
養(yǎng)父→北洛,他教會了北洛何為“無爭”。
玄戈→北洛,天鹿城的王位,即下一個千年保護者的重擔。
姬軒轅→岑纓,陣法的要術(shù),人族延續(xù)的意志。
縉云→云無月,跳出種族限制,平等地看待一切人事物的眼光。
只要你仔細去思考這一個個傳承背后的理由,就會明白,這就是人在浩大時光面前的掙扎。痛苦,糾結(jié),絕望,但同時又充滿了希冀,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
現(xiàn)在在回過頭去看ED,那一幅幅的畫卷背后,都是我們看不到的一代代人的心血,一代代人的奮斗,是人定勝天的意志,是人類戰(zhàn)勝了時光的證明。
我們值得為此感到驕傲,不單只是為了民族自豪感,更是對于先驅(qū)們的敬意,為他們付出的時間,為他們犧牲的一切。
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懂得“傳承”兩個字的分量。
所以,當你再次打開游戲,站在首山祭壇的石碑前,面對姬軒轅當年留下的碑文:
【愿我人族,于此魂夢江海、萬古河山之間,星火世傳,奮飛不輟?!?/p>
你是否會感到戰(zhàn)栗?是否會有一點點的,豪情?
就是關(guān)于為什么這一代的boss巫炤這么沒有排面,格局這么小的理由。
因為在整部游戲里,只有他是站在傳承的對立面的。
我在前面提過,巫炤的世界很小,不僅僅是因為他只在乎西陵,更是因為他只能看到眼前的東西。他看不到弱者的掙扎,看不到人族的困境,看不到姬軒轅和嫘祖的用心良苦,看不到人族未來的可能性。
他永遠活在那個年代、那個時間點的西陵,偏執(zhí)地抓著已經(jīng)再也回不來的東西,自然就顯得很沒排面了。
沈夜為什么比他有排面,不就是因為沈夜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烈山部的延續(xù)嗎?包括他最后把謝衣的偃甲圖譜給無異,這也是一種傳承。
眼光看不到未來的人,格局大不起來,這個其實沒什么特別值得討論的。
北洛
關(guān)鍵字:無爭,守護
其實北洛作為主角,是玩家最了解的,他的所有成長變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一開始沒打算寫他的。不過既然有人想看,那我寫寫吧。
無爭:
【劍雖是利器,但君子之劍用以強身健體,明理治學,不逞兇凌弱,不好勇斗狠,克己復禮,身在微塵而心如琉璃?!?/p>
從撿回他起,師父,也就是養(yǎng)父曲先生就在教導北洛何為君子之劍。而北洛的佩劍“無爭”的存在,就是在不斷地提醒他這個道理。
所謂無爭,往小了說,不恃強凌弱,也就是不仗著自己比別人厲害就欺負別人。往大了說,就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很多人一提起退讓就會暴躁,覺得這是軟弱的表現(xiàn),其實不然。這種無爭,是寬容,不是無能為力情況下的不得不低頭,而是指懂得求同存異。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個人甚至每種生物因為出生、成長的環(huán)境,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觀點。接受這個事實,不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就是無爭。
為什么曲先生要把這個作為劍銘,來時刻提醒北洛呢?
【呼嘯天地,縱橫四野,以劍為喻,辟邪即為殺伐之劍。你的老師卻希望這柄利刃永不出鞘?!?/p>
從玄戈的話里我們可以看出,辟邪這個種族天生好戰(zhàn)。而按照一般規(guī)律,所有種族在幼年期都很難控制自己的天性??梢酝茰y,北洛在年幼的時候,是一頭兇獸。
這種天性放在魔域沒什么,因為所有魔域的種族都是“不生則死,不戰(zhàn)則亡”的。但常世不同,“那里很多人從生到死都不需要以命相爭,平平淡淡過完一輩子”。
從北洛的回憶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因為路遇強盜,他就把強盜全部砸死,然后扔到懸崖下。所以他當時的養(yǎng)母就嚇壞了,覺得他是個怪物。
所以為了讓北洛更能適應(yīng)常世,也就是人界的生活,曲先生給了他“無爭”。
而實際上我們知道,他其實是稍微有些矯枉過正的。比起驍勇善戰(zhàn)的大將軍,曲先生是想將北洛培養(yǎng)成一位心懷天下的文臣的。因為在君子之道中,殺伐之能是比不上治世之才的。就像縉云說的,姬軒轅就比他更有價值。
所以玄戈才會說“你的老師卻希望這柄利刃永不出鞘”。
北洛認同“無爭”嗎?他其實是認同的。在回憶棲霞的時候,有一段他跟小朋友的對話,就明顯反應(yīng)出他認同老師的話,執(zhí)劍者雖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只有讀書,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理想,也即是“兼濟天下”。
但他喜歡嗎?他不喜歡。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北洛他只是嘴硬,只是對當年被拋棄一事心有怨氣。就算再喜歡常世,他仍舊更喜歡魔域,更喜歡天鹿城,因為這里才最符合他的想象,是他的故鄉(xiāng)。
守護:
大家都知道,序章的北洛是非常反感繼承天鹿城的。但就像我上面說的,這更多的是一種意氣,一種不滿自己的人生**縱的怨氣,一種明明當年拋棄了我現(xiàn)在卻又把責任扔我頭上的怨氣,一種打算作為人類而活的意志,還有他從沒正面說過,但從比劍時我們可以看出的一種意氣——
他擔心玄戈的身體,同時覺得天鹿城有玄戈就可以了。
跟乍看上去不一樣,北洛是個特別明理的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玄戈在自己被拋棄的這件事上沒有過錯。所以在跟玄戈對峙的時候,他的反抗更多的是一種“有哥哥你就行了,我想干嘛就干嘛”的撒嬌心態(tài)?!緞澋簟坎畈欢嗟韧?ldquo;王位你繼承,我就當個閑散王爺,你做事,我瀟灑”?!?劃掉】
結(jié)果,他沒來得及跟哥哥撒嬌,哥哥就死了。根本沒有給他整理心情的時間,魔族入侵,幾乎是上趕著讓他拿起了王劍。
其實北洛這時候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辟邪族對他做了什么?在他年幼時拋棄了他,又在需要他時不管他的意愿強行將他綁回來,不由分說地把根本不屬于他的重任丟給他。他沒有在魔族入侵時一走了之,而是耗費妖力開啟大陣就已經(jīng)是仁至義盡了,這個時候他要走,沒人有資格說他一句不是。
但這個選項就壓根就沒有在他的腦海里存在過,他一句廢話都沒有就扛起了王位。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真的不喜歡天鹿城,北洛也是“承君此諾,必守一生”的人。還是那句話,就算嘴上不承認,他愿賭服輸,已經(jīng)決定擔下天鹿城的未來了。
可作為王上,到底應(yīng)該干嘛呢?
這時候的北洛雖然不說,也沒什么表情變化,【劃掉】逼王就是逼王【/劃掉】,但他內(nèi)心肯定是無措的。他不像玄戈,從小受到為王的教育,雖然曲先生是把他當治世之材培養(yǎng)的,但到底不一樣,他甚至不知道在大戰(zhàn)過后自己應(yīng)該做點什么。
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有修復大陣這個重要事項后,他就風風火火的啟程了。
也許這個時候,他還打著“修好大陣就跑路,讓位給侄子”的想法,但之后發(fā)生的一切徹底顛覆了他的想法,讓他再也沒有時間去糾結(jié)自己那么點叛逆的小心思。
司危抓了岑纓,北洛被巫炤一招逼退,要不是云無月,他們兩個人都要死在這里。
至此,云無月重傷,北洛終于意識到,比起自己那點點意氣,明明是身邊的人的安危要更重要。
其實在回憶里也有提過,北洛原本是想要作為人來走完這一世的。就算玄戈安排他吸收了自己的妖力,他仍舊將那團妖力壓得死死的,根本不去吸收。但經(jīng)此一役他突然明白,身為人,他就無法保護云無月,無法保護岑纓,無法保護天鹿城,更無法保護這被巫炤攪得天翻地覆的天下。
從那一天起,他封印了“無爭”和佛珠,開始使用“太歲”。
這不僅代表著北洛開始接受縉云的傳承,同時也代表著他徹底放棄成為人類的愿望,轉(zhuǎn)而以妖的身份來守護一切,代表他不再遵從曲先生的愿望,比起治世的君子之道,他選擇了為將的殺伐之劍。
就像師娘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
【倘若沒有將士在邊關(guān)浴血奮戰(zhàn),又哪來的太平日子。】
北洛在這一天走上了縉云當年走上的道路,因為比起成為姬軒轅那樣的人,他更希望能夠奮戰(zhàn)在前線,為了守護他人而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