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jī)供應(yīng)”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3-30 12:20:17作者:未知
江湖悠悠阿尋姑娘發(fā)生了什么?江湖悠悠阿尋姑娘是玩家在主線中遇到的一位NPC,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墙朴瓢す媚锕适陆榻B。
一、總覽
起初,本以為是一個癡情女和負(fù)心漢的俗套愛情故事。
最后,驚覺這竟是一則關(guān)于理想與生活、抗?fàn)幣c妥協(xié)的寓言。
一個名叫阿尋的柔弱女子,為了尋找不知去向的心上人,以及四瓶傳說中的酒,踏上了一段孤獨的旅途。她走遍這個江湖的各個角落,最后悄無聲息地回歸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
在沙漠,我第一次遇見阿尋。她愁容滿面,憔悴不堪,唯一的亮色是手腕那串悅耳的鈴聲。阿尋喝醉了,在客棧里發(fā)起了酒瘋,可是當(dāng)提起那個“他”時,臉上卻“出現(xiàn)一些孩子般的神采”。
在城鎮(zhèn),我再次與這個奇怪的女子相遇。阿尋坐在“他”曾經(jīng)坐過的位置,微笑著回憶過去的種種,喝醉以后,她流露出壓抑已久的心事,甚至嚎啕大哭。
在絕情谷,“他”還是沒有出現(xiàn),阿尋有些絕望了,她試圖喝下毒酒忘卻這一切,出于俠義精神,我連忙上前阻止。
在世外桃源,阿尋終于找到了第四瓶酒,卻出人意料地將它灑進(jìn)風(fēng)里。
最后,阿尋回家了,她又穿上那件漿洗得有些發(fā)白的圍裙,抖落湯勺表面的灰塵,給自己做了一頓樸實無華的飯菜。
所以,四瓶酒是什么?阿尋究竟在找誰?
三、四瓶酒
“世間有四種特別的酒,只要我找到,他就會回來。”
在武俠文化背景下,這是一個相當(dāng)荒誕的設(shè)定,無異于“集齊七顆龍珠就能召喚神龍”,其實,作者在這里已經(jīng)明確地告訴我們,阿尋根本不可能找到“他”,或者,那個“他”壓根就不存在。
阿尋是慢慢接受這個事實的。在沙漠和城鎮(zhèn)時,她還抱有一絲幻想,喋喋不休地向大俠訴說著心中的思念。到了絕情谷,她開始意識到這種思念其實只是一份可笑的妄想——“他真正想要的,不過是絕情谷的花罷了”,“那是情花,一生只開一次”。
情花和四瓶酒一樣,都是虛無縹緲的事物。當(dāng)她來到桃花源時,終于清醒了——
“當(dāng)我終于登上山峰,只有冰冷的風(fēng)在回蕩”。阿尋終于醒悟,這是一場沒有希望的追逐,所以她放棄了,將千辛萬苦得到的酒灑進(jìn)了泥土。
如同《等待戈多》里的流浪漢所言:“我在等待戈多,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才會到來”。
無論是戈多還是四瓶酒,其實都是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于美好的投射,我們明知它遙不可及,卻依然忍不住去相信,飛蛾撲火的過程痛苦并快樂,直到泡沫被戳破的那一刻,才會徹底清醒過來。
四、隱喻
故事先后出現(xiàn)了五個場景:沙漠、城鎮(zhèn)、絕情谷、桃花源、鄉(xiāng)村,某種意義上也暗合了阿尋的心路歷程:沙漠——絕望、城鎮(zhèn)——希望、絕情谷——幻滅、桃花源——歸隱、村莊——生活。
當(dāng)大俠第一次遇到阿尋,“她沙啞的嗓音像風(fēng)吹麥浪,像漿洗衣物,令你回憶起一些遙遠(yuǎn)的市井氣息”。能看出阿尋的底色是生活,是樸實無華的柴米油鹽。這一路,她雖然去過江湖中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卻并沒有因為游山玩水而快樂,殘酷的現(xiàn)實不斷浮出水面,令她清醒:
沙漠里唯一的客棧,原來是一家黑店;喧鬧擁擠的城市,卻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美麗的絕情谷傳說,只是人們精心編造的謊言;靜謐的桃花源,竟是一個土匪窩。偌大的江湖找不到一處靈魂棲所,最后,阿尋只能無可奈何地回到家鄉(xiāng)。
阿尋之旅,其實隱喻了我們對于理想的追逐與妥協(xié)。這個江湖也許真的存在四瓶酒的傳說,但那也只有極小部分人能夠得到,更多人和阿尋一樣,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也曾拼命燃燒過自己,最終卻遺憾地敗給現(xiàn)實,繼續(xù)著平凡庸碌的生活。
村莊里,向大俠挑釁的那個桀驁少年,其實就代表了曾經(jīng)的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世界充滿了無盡的熱情與好奇心——
“將來,我也會成為你這樣的大俠!”
想起《黃金時代》里的一段話:“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當(dāng)我們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再次與少年相遇,不禁相視一笑:看,很久很久以前,自己也曾這么年少輕狂過!
五、希望
最后,大俠路過一個陌生的墓碑,上面刻著一個名字:阿遠(yuǎn)。
這大概就是阿尋要找的人。墓碑周圍種著一些不知名的紅花,猛然想起阿尋曾經(jīng)說過的話:“他喜歡花,我就在屋外種了許多”。不禁有些脊背發(fā)冷,也許在很久以前,阿遠(yuǎn)就已經(jīng)死了,這一切可能都是她的臆想。
阿遠(yuǎn)其實就是遠(yuǎn)方,那是理想所在的方向。甚至不妨大膽推測,是阿尋親手殺死了阿遠(yuǎn),巨大的悲傷蒙蔽了她的雙眼,于是她選擇了自我欺騙與逃避。
經(jīng)歷過許多以后,阿尋疲憊地回到家里,做了一餐飯菜,在屋子里哼唱著歌曲。這頓普普通通的飯菜,就是她與自己和解的象征。
小說《棋王》的結(jié)尾這么寫道:“不做俗人,哪兒會知道這般樂趣,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卻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
無論如何,日子還要繼續(xù),阿尋不再渴望尋找,只是輕輕將那串風(fēng)鈴掛在窗臺上,那是阿遠(yuǎn)送給自己的,她決定把它留下來。那串風(fēng)鈴,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絲希望。
只要希望還在,故事就永遠(yuǎn)不會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