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供應”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4-10 21:59:10作者:未知
使命召喚手游武器調整10月19日。使命召喚手游在10月19日正式更新了午夜行動版本,除了新武器的推出之外,也對武器平衡進行了調整,那么具體怎么樣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多人對戰(zhàn)&使命戰(zhàn)場
1.CR56 M67子彈
在半自動步槍整體調整之后,強度仍然相對超標,命中上半身的高傷害、射程較遠的同時擁有極低的后坐力,能夠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實現(xiàn)兩槍消滅,此次小幅調整射程,下調大臂傷害,拉開槍械使用的上下限。
射程下調:第一段射程36M→30M;第二段射程51M→42.5M
命中上臂的傷害下調:62→48
小幅提升垂直后坐力
2.M13
M13的定位是主打中距離的高容錯突擊步槍,但是目前版本下大量負面效果的配件和彈道速度屬性嚴重制約了其在中距離的發(fā)揮。我們優(yōu)化了其基礎彈道速度和機動性,并在兼顧還原的基礎上降低了相關配件的負面效果,以使得M13能夠更好發(fā)揮中距離的優(yōu)勢。
裸槍:
基礎舉鏡移速:0.6→0.65
換彈速度:3→2.5
多人對戰(zhàn)模式基礎彈速:600→900
RTC重型長槍管:移速負面-4%→-2%
.300 RTC-30發(fā)彈匣:將彈速增幅替換為消音效果,舉鏡速度 -8%→-3%
.300 RTC-雙排40發(fā)彈匣:將彈速增幅替換為消音效果;新增換彈速度+10%;移動速度-2%→-1%
修復使命戰(zhàn)場模式通用精度提升未對M13生效的問題。
3.KN44
隨著版本持續(xù)更新,KN44的TTK(Time To Kill,消滅敵人所需時間,衡量武器的強度)并不繼續(xù)處于強勢梯隊,多段轉折的彈道和較大的水平后坐力,進一步限制了實際TTK的表現(xiàn),下調槍械水平后坐力,保證基礎精度;在不影響TTK的情況下提升命中上半身的傷害,增強補射能力;提升腰射精度,增強近距離對抗能力。
裸槍水平后坐力下調
初始腰射散步減少13%
提升命中上半身的傷害:手臂26 →28;胸部28 →30;頭部31 →33
OWC 射手長槍管:水平后坐力-3.2% →-8%
OWC 長槍管:水平后坐力-3.2% →-6%
MFT 突擊槍托:水平后坐力-3.2%→-6%
4.Chopper
Chopper在“冬日行動”版本調整后,跑射延遲和后坐力曲線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下調,目前受后坐力曲線影響,持續(xù)壓制能力與強勢機槍有一定差距,且第一段射程過短,全距離作戰(zhàn)都沒有明顯優(yōu)勢。此次小幅提升第一段射程,提升一定的中近對抗和壓制能力。
裸槍第一段射程:10→14
5.SA80
SA80作為一把原始彈匣只有30發(fā)的機槍,設計之初主打機動性,以機動性優(yōu)勢彌補TTK差距。但隨著版本更新,機動性優(yōu)勢越發(fā)不明顯,TTK劣勢逐漸放大,此次調整重新校正機動性相關屬性,提升槍械可用性,在不影響多人模式TTK的情況下提升前兩段傷害,增強壓制力和使命戰(zhàn)場作戰(zhàn)能力。
裸槍傷害:25-22-20-19→28-24-20-19
裸槍移動速度提升:1.04→1.06
裸槍舉鏡速度提升:0.448→0.4
裸槍后坐力調整
50發(fā)彈匣:移動速度-1%→-1.5%
60發(fā)彈匣:移動速度-1.5%→-2.5%
6.S36
S36多變的子彈落點軌跡一直是槍械上手的難點,尤其是最后一段向左側的水平后坐力,對持續(xù)開火過程中的精度造成了較大影響,調整最后一段后坐力曲線,使其在持續(xù)開火的過程中更可控。
裸槍后坐力調整
7.被動技能-失能
步槍和機槍裝備失能被動技能后,命中敵人任意部位即可造成減速效果。
二、使命戰(zhàn)場
1.MX9
下調:MX9得益于超高的基礎傷害在使命戰(zhàn)場模式的近身戰(zhàn)中擁有超預期的爆發(fā)力,適當下調其基礎傷害,并補償以精準命中倍率,使得精準命中收益不變。
裸槍傷害:30-24-16-15→25-21-18-16
2.SKS
下調:SKS在使命戰(zhàn)場模式中即便不裝備模組也有極高的穩(wěn)定性,結合其高射速高傷害的特性在中遠距離過于強勢。我們增大了其基礎后坐力,并提升了其在連續(xù)射擊時的子彈散布,保留其在模組齊全時的威力,但大幅限制連續(xù)射擊的壓制力。
首發(fā)垂直后坐力:增加50%
連續(xù)射擊時的子彈散布:第二發(fā)開始,增加35%
修復了使命戰(zhàn)場模式中,SKS的子彈不需要飛行時間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