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 關于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介紹
2023-01-26
更新時間:2022-05-23 10:35:32作者:未知
01
最近,清華大學的學生,曬出了這樣一段視頻,把清華推向了風口浪尖。
封校期間,被憋壞了的清華高材生們,在西大操場上,組織起了一場大型蹦迪。
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宛如夜店般的沉浸式燈光,學生們開始了瘋狂搖擺。
有跳韓國女團舞的,動作還挺標準;
有跳劉畊宏毽子操的,沒想到學霸也熱愛減肥健身;
有席地而坐變身為DJ開始打碟的,簡直是技多不壓身;
清華街舞社的社長更是上臺帶領著跳了一曲《套馬桿的漢子》。
一位圍觀的清華學姐在現(xiàn)場感慨:“各省的狀元,都在這里蹦迪呢。”
也許是因為和眾人刻板印象中、苦大仇深泡在圖書館里的學霸形象太過不同,評論區(qū)里,出現(xiàn)了很多質(zhì)疑的聲音:
“根本不是清華吧?!?/p>
“清華大學的學生不應該都在圖書館里嗎?”
事實上,你對真正的高材生其實一無所知。他們不光比你會學,而且比你會玩。
他們會打扮、會玩梗、熱愛生活,對當下流行的各種事物比你還熟悉。
能考進清華這樣的國內(nèi)高等學府,靠的絕不可能是你以為的死讀書。
他們是高段位的學習者,是一眼就能看透事物本質(zhì)和底層邏輯的人。
現(xiàn)實很殘忍:有些差距正在拉大,而且并不是你靠死讀書就能趕上的。
02
清華大學每一年都會舉行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堪稱真正的“神仙打架”現(xiàn)場。
圍觀這些“學神”的履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對普通人的碾壓,是全方位的。
比如電子系大神韓衍雋,曾用一張成績單轟動了整個朋友圈。
15門課程100分,4門99分,1門98分。
他的學業(yè)成績?nèi)甓际前嗉壍谝唬鞣N國內(nèi)外競賽獎杯拿到手軟。
更可氣的是,人家學習之余也沒閑著,還是清華大學當時的腰鼓隊副隊長。
比如計算機系學霸沈天成,28門課程達95分以上,還入選了“學術新星”計劃。
而文體方面,更是優(yōu)秀到不可理喻:獲得北京市大學生舞蹈節(jié)一等獎第一名;
圍棋業(yè)余5段、國家二級運動員;馬杯毽繩運動會校記錄保持者......
比如因顏值高而出圈的物理系陳逸賢,在天體物理研究方面,已經(jīng)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fā)表了3篇論文。
除此之外,他還是全國各大英語演講比賽的冠軍、校藝術團合唱隊隊員、班級文藝委員。
看到他們,我想起作家畢淑敏口中的兩類學生,一類是“苦大仇深型”,一類是“歡喜型”。
苦大仇深型的學習者,主要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追求科學知識給自身帶來的優(yōu)裕。
一旦達到目的,對于科學本身的摯愛漸漸蒸發(fā),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優(yōu)化生存狀態(tài)的努力。
歡喜型的學習者,心中的愛好,猶如不斷噴發(fā)的天然氣,始終燃燒熊熊的火焰,風暴無法將它吹熄。
在火光的引導下,歡喜型的人們邊玩邊走,興趣盎然地不斷攀登,不會因路邊暫時的風景而停下腳步,直到高遠的天際。
一個真正的學霸,肯定是會玩的。他們把學習當成升級打怪,把學習之外的文娛活動都當成獨一無二的人生體驗。
03
羅振宇說過一件讓我細思極恐的事。
你知道在北京,好的小學是怎么上課的嗎?
我們都知道,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小學二年級要掌握這樣一些知識:
語文課,能寫800個漢字,能寫出自己想說的話;
數(shù)學課,學會四則運算;
科學課,認識動物,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等等。
按照普通學校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們也許就是聽講、背書、做題,機械地往腦子里輸入這些知識。
而現(xiàn)在一些好的小學,早就不興這一套了,而是設計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
“請給附近的動物園園長寫一封信,希望增加一種動物園里沒有的動物。
并讓園長相信,引進這種動物后,游客會大量增加?!?/p>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孩子們要做到:
①自己去調(diào)研動物園已有的動物品種,要了解新動物是否適宜北京的生存環(huán)境。
這樣一來,科學課的內(nèi)容就學進了腦子里;
②討論怎么才能說服園長引進這個品種,語文課書信的格式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
③要用證據(jù)證明,引進這個品種能增加游客,數(shù)學課四則運算的知識也就掌握了。
你細細品品羅振宇所說的這個故事,在這種新型的課程設計下,目的是要篩選出哪類人?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下,靠死讀書、做題往往就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你可以把書本上的內(nèi)容背了又背,用題海戰(zhàn)術來彌補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
而現(xiàn)在不行了,你需要對學習有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需要有更靈活的思維模型、需要有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你需要善于總結(jié)學習的底層規(guī)律,懂得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且不斷優(yōu)化、改進。
不能適應這種趨勢、還想靠著死讀書讀死書升學、升職的人,只能淪為平庸之輩,面目模糊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04
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慢慢靠近那些學霸、學神呢?
最近在看《精進3》,里面提到的一個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做自己的教練。
想象一下,一個教練的職責有哪些:
·他提供課程,在課程中傳遞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他提供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員通過反復的訓練來鞏固技能;
·他糾正學習中的偏差,提供有價值的反饋;
·他設定學習的梯度,當學員在一個梯度上學成后,引導他進入到下一個梯度。
同理,如果我們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高手,我們就要變成自己的“教練”。
首先,我們要去尋找更多的學習資源,包括找來更多的書、更多的課以及其他資源,然后循序漸進地學習。
其次,我們還需要訓練環(huán)節(jié),給自己出一些題目,或者讓自己完成一些任務。
比如,看完一本書后,能不能給自己出一套題來考考自己呢?聽完一個課程,能不能老老實實地去實踐呢?
最后,我們還需要獲得別人的反饋,把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別人看,哪怕是出糗也不怕。
這樣學習,才能事半功倍,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瘋狂成長。
愿我們都能成為高段位的學習者,用自己的指南針和航海圖,駛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用獨特的視角解讀熱點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暢銷書《你的自律,給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熱賣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