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 關于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介紹
2023-01-26
更新時間:2022-05-23 10:56:36作者:佚名
關于大學,最近有兩則引人注目的新聞。
一是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紛紛決定從2022年開始,不再向 世界大學排名 機構提供相關數(shù)據(jù),不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
自媒體歡欣鼓舞,稱這“是打響文化脫鉤的第一槍,根本原因就是我們要回歸教育獨立和文化獨立的立場,要徹底鏟除洋人文化殖民的毒瘤?!?/p>
專家也表達了樂觀情緒。中國人民大學評估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周光禮對《中國科學報》記者這樣說:“我國完全有能力制定自身的教育標準,而非被國際排名牽著鼻子走。如今的‘雙一流’建設擺脫了‘洋指標’,主要遵循‘四個面向’,在具體操作上,主要強調服務國家戰(zhàn)略,如是否拿到國家重大項目、國家重大獎項,有沒有國家重大平臺等,就是恢復學術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p>
不排除接下來會有更多高校跟進。
我國目前擁有各類高校3000余所,每年生產全球最多的博士,發(fā)表數(shù)量居世界第一的論文,中國高校不跟你來往了,自己建自己的世界標準,這洋人操辦的世界大學排名還怎么玩?
一招制敵呀。
何等豪邁。
不過還有更豪邁的。
另一則新聞是,清華大學鞠建東與李思佳近日發(fā)表一篇叫“縣里辦大學——產業(yè)升級與貨幣產業(yè)政策”的雄文,建議在今后10年,每年投入4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10年共計40萬億在全國新建2000所縣域大學,實現(xiàn)我國經濟從工業(yè)化階段向知識化階段的轉型。
有人統(tǒng)計,我國目前大約有1300多個縣。也就是說,平均每個縣要辦接近兩所大學——富裕縣可以多辦幾所,貧困縣辦一所就行了。
縣縣有大學,我國高等教育必將邁入一個更高的臺階,雄冠全球。
但不得不說,比較起來,這兩個清華教授的格局、視野、眼界還不夠大,或者說,想象力還不夠豐富。
在這里,需要提及一個歷史名詞,叫“五七大學”,那是特殊時期出現(xiàn)的大學,最多時全國共有“五七大學”7449所,還不包括一些人民公社依靠集體力量興辦的“社辦大學”。
網上搜到一篇署名張鳴——不知是不是北京那個教授張鳴——的文章,“ 始終走在全國前面的河南省,先是一個地區(qū)辦一所大學,后來一個縣一所,一個公社一所。河南省登封縣一個鄉(xiāng)6個月就宣稱“普及了大學教育”,全鄉(xiāng)院辦了各種學制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鋼鐵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共產主義大學和工、農、水、林、醫(yī)等12所大學外,還提出了“人人學、個人抓、超過北大和清華”的口號。河南遂平衛(wèi)星人民公社的紅專綜合大學是上過報的典型,這個大學有10個系,共有學員529人。 ”
此外,那個年代,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青年教師和一群學生35天寫出了一部78萬字的《中國文學史》;武漢大學準備把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的所有定理、公式一掃而光,在幾周內“建立世界一流、具有武大獨特風格的新物理體系”……這樣的氣魄與行動力,更為今天很多小粉紅所不能及了。
不過,總而言之,一方面,我國多所大學向世界說“不”,不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避免高等教育被洋人牽著鼻子走;另一方面,教授建言辦2000所縣域大學,讓大學在神州大地密集開花。如此拒外力,強內功,相信我國的大學教育一定會取得震古鑠今的成績,甚至擺脫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