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0 11:53:36作者:佚名
翰林在不同朝代的品級不同。北宋前期的翰林學士無秩品。宋神宗年間,元豐改制后,翰林學士為正式官員,為正三品官員。明朝時期,翰林學士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實權(quán)已相當于丞相。翰林在清朝為從二品官員。
翰林的由來
翰林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gòu)。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yōu)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nèi)命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
自唐玄宗后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gòu),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由于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quán),當時號稱“內(nèi)相”。
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北宋時,翰林學士開始設為專職。明代,翰林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并備皇帝咨詢,實權(quán)已相當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jīng)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tǒng)稱為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