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7 07:01:18作者:智慧百科
河北承德有一處著名的避暑勝地——承德避暑山莊,作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自古以來便是清代皇帝夏天消暑度假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康乾兩位皇帝每年要在承德呆上半年多,在這里休閑娛樂,處理政務,接見來使。
避暑山莊圍繞著熱河修建而成,熱河有一眼熱河泉,被稱為陰柔之水,是避暑山莊的主要水源。熱河泉比起一般河水溫度較高,哪怕入了深秋湖水依然溫熱,湖中荷花一片旖旎,竟能與秋菊同時爭艷,就算到了隆冬,湖外白雪皚皚,湖內(nèi)還碧波蕩漾,引得乾隆皇帝贊道:“荷花仲秋見,惟應此熱泉?!?/strong>
而與熱河相距2.5公里處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塊下細上粗的石頭,就像一根大棒槌,這座山被稱為棒槌山。這塊石頭最粗那一端直徑15.04米,最細那一端直徑也有10.7米,再加上棒槌底下的基座石高度高達60米,一柱沖天。自古以來被視為“元陽之石”。每當眺望此峰,煙霧繚繞,直插云霄宛如破天之石,頗為壯觀。
在這陽山陰水交界的中軸線上,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一年建了一座藏傳佛寺,名為“普樂寺”,這座藏傳佛寺是乾隆皇帝為新歸順清朝前來朝拜天子的邊疆部落而興建的,讓他們能找到歸屬感?!捌諛贰眮碓从谶@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希望天下普天同樂。
寺院正門面對避暑山莊,就好像眾星拱月,象征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乾隆覺得棒槌山是天降的神物,是上天賜予的神器,所以在普樂寺的後部對著棒槌山又開了一個山門,前后兩個山門是我國少見的寺廟建筑布局。
普樂寺后半部分藏傳佛寺標志建筑是用來講經(jīng)祭祀傳教的經(jīng)壇,一共有三層,主殿稱為“旭光閣”,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特別相似。
主殿旭光閣中央有一座圓形石須彌座,座上旋轉(zhuǎn)著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制曼陀羅,曼陀羅內(nèi)供奉了一尊銅制的雙身立式佛像——“上樂王佛”,又名“歡喜佛”,呈男女擁抱交歡狀。上樂王佛三面十二臂,兩主手抱明妃金剛亥母,正面直接對著棒槌山,代表著“智慧”;女像明妃一面兩臂,與永佑寺舍利塔遙遙相對,代表著“禪定”。此是藏傳佛教密宗最高修煉形式,是藏密五部金剛大法本尊之一。
歡喜佛是佛教密宗陰陽交合雙修的最高修煉形式,是內(nèi)地佛寺罕見供奉的佛像,充滿了神秘色彩。而供奉上樂王佛的普樂寺正好在陰柔的熱河泉和陽剛的棒槌山交界的中軸線,不得不讓人驚訝于這是陰陽平衡之間的巧合還是幾百年前刻意的設計。
普樂寺的修建,象征著各民族的團結(jié)。清朝政府先徹底平定了準噶爾叛亂,從準格爾手中解放了哈薩克族和柯爾克族。不久后又平定了“回部”叛亂,進一步穩(wěn)固了西北邊疆。此后西北各民族與清朝政府關系越來越密切,他們不斷派使者到避暑山莊朝覲天子,獻上貢品,求得封賞,并經(jīng)常伴御駕到圍場行獵。
為了表示對西北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也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乾隆修建了這座廟宇。在這座廟宇中供奉歡喜佛,我想乾隆皇帝是希望民族團結(jié)交融,大清生生不息。
總結(jié):如今,承德避暑山莊早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這里的宮殿、寺廟、平原、山巒、湖泊都見證了歷史的腳步,見證了清朝的興衰。不管是皇帝還是乞丐,終將消逝于歷史的長河,但是時間帶不走這些見證歷史的自然建筑。它們就屹立在那里,無聲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