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08 11:39:19作者:智慧百科
中國基金報 格林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市值31959.90億元,較2022年10月底的年底的27679.72億元,增加4280.18億元,增幅15.46%。
來源:央行官網
2022年10月31日至2022年底,滬深300指數上漲9.33%??梢?,市場上漲貢獻了一部分規(guī)模擴張。據了解,上述統(tǒng)計的外資持有 A 股包括外資通過 QFII(RQFII)、滬港通、深港通持有的 A 股和港澳臺居民直接投資持有 A 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滬港通、深港通持有A股市值合計約22409.7億元。也即,截至2022年底,境外機構或個人通過QFII(RQFII), 港澳臺居民直接投資持有 A 股合計約9550.2億元。
根據央行和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制圖。
根據央行和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制表。
拉長時間來看,2013年底至2022年底,外資持有A股市值增加了8.27倍,從3448.43億元增至31959.9億元。同期,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從13150.89億元增加到55301.27億元,增加3.21倍。
最近幾年,隨著公募基金行業(yè)發(fā)展,公募基金和外資持股市值差額擴大。回到2018年底,公募和外資持股市值差額一度縮窄到3188.91億元(年末差額最小值非季度差額最小值)至歷史新低。2022年底這一數值擴大至23341.37億元。
上述數據顯示,在外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深度調整的2022年,外資持有A股市值縮水18.9%。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17.65%。外資持有A股市值縮水大部分可由市場變化解釋。
北向資金流入創(chuàng)紀錄
進入2023年,外資對中國資產興致顯著提升。2023年1月,外資機構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凈流入A股超過1400億元創(chuàng)月度凈流入新高。不僅在凈流入量上創(chuàng)出新高,北向資金的口味也較2022年末尾有所變化。
來自通聯數據Datayes!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底,北向資金買入最多的五只個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寧德時代、五糧液、招商銀行。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貴州茅臺159.27億元,為北向資金凈買入最多個股。前五大凈買入個股,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均超過100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不過1月,北向資金的“口味”微變。貴州茅臺被“寧王”寧德時代超越。寧德時代成為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最多個股,凈買入量高達119.46億元。貴州茅臺位居第二,2023年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貴州茅臺92.79億元。此外,隆基綠能取代了招商銀行躋身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前五,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隆基綠能62.75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行業(yè)方面,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底,北向資金凈流入前五的行業(yè)為白酒、保險、股份制銀行、鋰電池、空調。其中凈流入最多的白酒行業(yè)吸引374.37億元資金凈流入。凈流入第五的空調行業(yè)吸引了129.7億元凈流入。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不過,2023年1月,白酒雖然仍穩(wěn)坐北向資金凈流入第一行業(yè)寶座,但是證券和光伏電池組件取代了股份制銀行和空調躋身北向資金凈流入前五。其中證券吸引資金凈流入86.01億元,光伏電池組件吸引資金凈流入86.46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全球最大公募基金調高2023年中國GDP預期
盡管北向資金類似2023年1月的高速凈流入未必能持續(xù),不過機構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市場在全球范圍的吸引力顯而易見。
繼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之后,日前,全球最大公募基金也調高了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先鋒領航集團日前發(fā)布的2023年2月度市場展望表示,2022年全國經濟增長達到了3%,年末零售業(yè)表現出驚人的強勁勢頭。先鋒領航將中國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從4.5%上調至5.3%。據先鋒領航集團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亞太區(qū)首席經濟學家王黔1月初介紹,4.5%的預測是對消費復蘇留有余地下做出的。在當時彭博社全球經濟學家預測中,4.5%低于全部經濟學家預測值的中位數。不過,隨著經濟復蘇,先鋒領航認為也需要關注通脹和后續(xù)貨幣政策?!拌b于通脹上升和近期經濟增長走強的可能性,我們預計中國今年或將不再延續(xù)全面寬松的宏觀政策(例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先鋒領航在2月度市場展望中指出。
根據先鋒領航模型測試,未來10年中國股票的平均年化回報在7.4%-9.4%之間,顯著高于中國以外全球股票的5.7%-7.7%。也就是說,拉長時間中國股票在全球范圍內依然較具吸引力。
來源:先鋒領航集團
大摩維持中國市場高配態(tài)度
本輪市場反彈前期,旗幟鮮明唱多,建議投資者高配中國的大摩,2月2日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維持高配中國的態(tài)度不變。
大摩表示,維持對中國股票高配的態(tài)度不變。因為,中國疫情后復蘇持續(xù)推進,相較于新興市場整體而言,中國股票的估值是有吸引力的。大摩表示關注到發(fā)布報告(2月2日)這一周前半周市場經歷了調整。它表示波動可能是出于對于春節(jié)期間數據的不同理解,以及對于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產生的擔憂以及關于中美關系引發(fā)的考慮。大摩表示,市場條件并未發(fā)生大的變化,指數仍有上行空間。近期推出的全面注冊制和大摩理解的中國資本市場長期改革的框架一直。盡管如此,投資者可能會擔心新股數量增加對A股市場帶來的壓力。
大摩編制的A股市場情緒指數顯示,目前A股市場情緒較2022年四季度有所回升。但遠未達到過熱程度。
高調唱多的同時,大摩旗下亞洲基金已調高對中國市場的配置。例如,大摩旗下的“MS INVF Asia Opportunity Z” 基金投資日本除外的亞洲市場,選擇優(yōu)質、具成長性且被市場低估的公司以實現資本的長期升值。基金最新信息披露材料顯示,基金資產52.49%投資于中國股票,相較于基準的36.49%,顯著高配。
瑞銀:數字經濟或成反彈先鋒
在具體的板塊主題方面,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近日發(fā)表觀點表示,數字經濟或成為A股反彈先鋒。
孟磊表示,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已成為加快解決產業(yè)鏈安全問題的重要抓手。瑞銀認為A股市場將在2023年錄得15%的盈利增長與估值提升。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具有較高beta的成長風格可能會跑贏市場,并在市場反彈的過程中進一步擴大跑贏的幅度。在成長風格中,A股傳媒、影視板塊從新冠疫情和先前的監(jiān)管中恢復仍需時間,而電子板塊的海外收入敞口較高且受制于全球半導體下行周期。因此,與數字經濟密切相關的計算機板塊最有望受益于市場情緒的改善。監(jiān)管釋放支持平臺經濟信號。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要促進并實現”數實融合“。這將打消部分投資者在政策層面的顧慮。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chuàng)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