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09 09:38:11作者:未知
導讀:在烏克蘭戰(zhàn)事正酣之際,美國防部前官員埃爾布里奇·科爾比再次在美“國家利益”網站發(fā)文,鼓吹美國軍力應向亞洲傾斜,以阻止中國“取得亞洲霸權”。 我們必須指出,美國在亞太的駐軍實力雄厚,至于這支部隊常駐亞洲是為了維護和平還是為美國霸權張目則見仁見智。中國政府已多次申明,中國發(fā)展國防力量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外界對我國防力量的發(fā)展做出任何揣測和評論都只是個人看法,不一定反映客觀實際。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觀察者網翻譯本文,僅供讀者參考。
【文/埃爾布里奇·科爾比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俄烏戰(zhàn)爭后——事實上,在俄烏戰(zhàn)爭期間——美國的外交重點就應該迅速轉向全世界最具決定性的地區(qū):亞洲。這需要美國外交和國防決策者真正把亞洲放在第一位——對亞洲進行軍事投資,配置我們的政治資本和資源并投入大量精力。
自俄烏開戰(zhàn)以來,所有發(fā)生的事都沒有改變以下這個事實:亞洲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全球占比還在增長。而位于亞洲中心地帶的則是中國,它與美國并列世界兩強。中國的態(tài)度已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似乎有意建立其在亞洲的主導權。如果北京實現了這一目標,那將對美國人的生活產生非常可怕的影響。
因此,即使面對歐洲亂局,防止中國在亞洲建立這種主導地位也必須是美國外交的首要任務。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亞洲比歐洲更重要,中國威脅也比俄羅斯的威脅大得多。相比之下,亞洲的經濟規(guī)模大約是今日歐洲經濟規(guī)模的兩倍,但在20年內,這一數字就可能會翻數倍。同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大約比俄羅斯的大一個數量級。
如果當前趨勢能持續(xù)下去,中國似乎將進入實現其目標的軌道。北京一直在建設一支明顯超出國土防衛(wèi)需要的軍隊。這支軍隊將有能力讓北京實現更宏偉、更雄心勃勃的目標——首先是臺灣地區(qū),但不止于此。事實上,北京宣布,今年將把其國防開支增加7%。與此同時,盡管輿論鼎沸,但美國一直忽視其亞洲軍力,而其許多盟友或伙伴——尤其是日本和臺灣地區(qū)——在維持自身防御能力方面一直落后。其結果就是亞洲的軍事實力天平繼續(xù)大幅倒向美國及其盟友的對手。坦率地說,我們正在迅速接近關閉——如果不是已經關閉——我們的機會窗口,中國很可能已決定出兵臺灣,而我們則可能會輸。
常駐遠東的美國第七艦隊
避免出現這種結果必須是美國決策層的首要任務。這并不意味著歐洲不重要,也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忽視或放棄歐洲。我們應該積極支持烏克蘭,提供武器和其他形式的援助,同時繼續(xù)堅定不移地支持北約,盡管我們的貢獻會更有針對性,規(guī)模也更小。但這確實意味著亞洲必須是我們的首要關注對象,而且是真正的首要對象,而不僅僅是像過去經常發(fā)生的那樣只在嘴上說說。
鑒于上述因素,無論俄烏戰(zhàn)爭結果如何,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向亞洲都是明智的。如果說這場戰(zhàn)爭有何影響,那就是烏克蘭戰(zhàn)爭及其后續(xù)效應讓美國更易于轉向亞洲。莫斯科雖然仍具威脅性和危險性,但現實已經明確表明,它的力量沒有我們許多人擔心的那么強大。俄羅斯很可能會試圖重整旗鼓,但戰(zhàn)爭的損失和制裁的影響可能會讓這一過程變得緩慢和艱難。與此同時,歐洲振作了起來,它已宣布大幅增加防務開支,支持烏克蘭保家衛(wèi)國,并在對俄實施制裁和施加其他壓力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結果是,莫斯科的威脅似乎沒有我們許多人想象的那么大,而歐洲人正在擔負起更多的防務責任。如果說這有什么意義的話,那就是這應該會讓美國更好地、而不是更難地,做好準備聚焦亞洲。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已很難找到理由繼續(xù)關注歐洲。在俄羅斯的威脅減小而歐洲的自立日增之時,我們?yōu)槭裁催€要以犧牲亞洲為代價去加倍下注歐洲呢?此時亞洲主戰(zhàn)場的危險可是只增不減的。
然而,許多外交和政治精英似乎將俄烏戰(zhàn)爭視為一個加倍下注歐洲的機會。甚至對某些人來說,這更是一個有可能將外交政策時鐘撥回20年前的機會——重現橫跨全球的自由帝國主義。
華盛頓必須像抵御瘟疫一樣抵制這一誘惑。正如我們懊惱發(fā)現的那樣,即使是在21世紀初的單極時代,美國施行那種極端傲慢的外交政策也是不明智的。就在美國領導人鼓吹終結“邪惡”之時,中國卻以犧牲美國的利益為代價崛起了。我們在中東的戰(zhàn)事雖未以失敗告終卻備受挫折。我們失去了軍事優(yōu)勢和許多經濟優(yōu)勢。當我們現在與一個比蘇聯、德國或日本強大得多的超級大國——中國進行戰(zhàn)略競爭時,施行這樣的政策將更不明智。我們已無余力去浪費本國資源了。
因此,是時候關注該地區(qū)和這場真正重要的競爭了:努力制止中國主導亞洲。我們已在這場斗爭中落入下風,我們每忽視亞洲一天,我們陷入危機、戰(zhàn)爭和落敗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而所有美國人都將為這一失敗付出慘重的代價。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