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1 10:20:22作者:未知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大多數(shù)人對浪漫愛情的美好向往,彼此相愛的人,都希望可以一直在一起,但是這種美好的期盼,很難變成現(xiàn)實。
戰(zhàn)爭時期,很多真心相愛的人,因為局勢動蕩被迫分開,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團圓。
老兵董萬華因為當(dāng)年的戰(zhàn)爭,被迫離開家鄉(xiāng),與結(jié)發(fā)妻子失散45年。他一直盼著能夠回來跟親人團聚,可惜因為局勢太過嚴(yán)峻,直到晚年他才得到了回家探親的機會。
由于已經(jīng)分開了45年,董萬華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已經(jīng)嫁給了別人,而且還跟再婚丈夫生了兩個女兒。董萬華明知道這一點,還是找上門,問結(jié)發(fā)妻子現(xiàn)在的丈夫,我可以帶她走嗎?
這是怎么回事,董萬華為何明知道結(jié)發(fā)妻子已經(jīng)另外組建家庭,為何還是執(zhí)意帶她離開?結(jié)發(fā)妻子愿意跟他走嗎,如果她走了,現(xiàn)在的丈夫和兩個女兒怎么辦?
想要解釋這些問題,有必要了解一下兩人年輕時的故事,他們的遭遇相當(dāng)令人心疼。
董萬華
一、夫妻恩愛,卻被迫分開
董萬華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小時候一直在福利院生活。因為沒有父母的庇護,董萬華在成長的過程中吃了很多苦,但是他沒有因為生活的苦難自暴自棄,咬緊牙關(guān)承受困難,成了一個很堅強的男子漢。
在福利院生活的那段時間,董萬華接受了比較好的教育,他很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學(xué)習(xí)機會,如饑似渴地讀書,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異。
董萬華很喜歡詩詞,很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跟別人相處時,總是笑呵呵的。
可惜的是,董萬華沒有辦法追求心中的浪漫,他生活的年代,國內(nèi)到處都是戰(zhàn)火的硝煙,很多人甚至都吃不飽飯。
董萬華也是如此,他沒有辦法一直待在福利院里生活,必須想辦法自食其力。如果是和平的年代,頗有文采的他,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個比較體面的工作,但是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他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選擇參軍入伍。
董萬華加入的部隊是國民黨第四軍,這是抗戰(zhàn)名將薛岳手下的一支部隊。指揮才能頗為卓越的薛岳,對這支部隊非常重視,專門將它安排在江蘇興化地區(qū)。
也就是這個時期,董萬華遇到了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邵玉華,兩人初次見面,邵玉華就給董萬華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網(wǎng)絡(luò)圖
那時候的邵玉華,不僅年輕漂亮,而且溫柔大方,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姑娘。她對董萬華這樣文質(zhì)彬彬的人非常欣賞,總是盡力照顧他,幫他解決了很多問題。
董萬華對此非常感激,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邵玉華對董萬華的愛慕并不抗拒,愿意跟他在一起。但是邵玉華的家人不愿意答應(yīng),甚至想要拆散他們。
邵玉華出生于書香門第,她的父母,都是頗有才華的人,他們對女兒特別重視,一直想讓她嫁給一個比較有才能的人,希望她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不想讓她吃苦受累。
邵玉華的父母認(rèn)為,董萬華只是一個從福利院走出來的窮小子,雖然有一點文化水平,但是算不上有才華。
在他們看來,已經(jīng)進入部隊的董萬華,必須經(jīng)常跟著部隊行動,不能自由生活,女兒跟著他肯定顛沛流離。他們不想女兒受苦,強烈反對女兒跟他在一起。
父母的強烈反對,沒有讓邵玉華改變心意,她堅持跟董萬華在一起,還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孩子的出生,給董萬華兩人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董萬華暗自發(fā)誓,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要照顧好妻子和孩子,不能讓他們受委屈。
他盡心盡力地照顧邵玉華和孩子,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拿出來給他們。邵玉華很感動,也希望董萬華能夠陪在自己和孩子身邊,一家人幸??鞓返厣睢?/strong>
可惜造化弄人,董萬華的孩子出生沒多久,他就接到了上級傳來的命令,要求他立刻跟著部隊去臺灣省執(zhí)行任務(wù)。
這個消息來得很突然,董萬華本能地覺得有些不妙,不愿意跟妻兒分開,但是他沒有辦法違背軍令,不管心里有多不情愿,也不能抗命不尊。否則的話,他肯定會遭到嚴(yán)懲,甚至直接丟掉性命。
邵玉華也不舍得讓丈夫離開,但是她沒有哭鬧,靜靜地為丈夫收拾行李。她很理解丈夫的處境,相信他不會拋棄自己和孩子。她堅信,兩人的愛情,能夠經(jīng)得起考驗,就算是因為戰(zhàn)爭被迫分開一段時間,他們也會彼此思念,會有見面的那一天。
離開家門的那一天,董萬華鄭重其事地對妻子邵玉華承諾說,你放心,我在那邊安頓好了,馬上就給你寫信,會盡快把你接過去的。
邵玉華對此沒有半點懷疑,含淚送董萬華離去。她原本以為,很快就能收到丈夫的信件,癡癡地等待了一天又一天。但是丈夫的信卻遲遲沒有出現(xiàn)。
她開始自我懷疑,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難道說,丈夫已經(jīng)不幸離世了嗎?又或是突然變心跟別的女人在一起了?
一連串的想法,不停地在邵玉華的腦海中浮現(xiàn),她越想越難受,總是以淚洗面。
她特別渴望知道丈夫的真實情況,可惜這只能是一種奢望。沒辦法,那個時候的通訊技術(shù)實在是太落后了,很多人一旦分開,往往就是永別。
董萬華舊照
二、無奈改嫁,仍然思念丈夫
邵玉華因為思念丈夫越來越憔悴,如果她是孤身一人的話,說不定早就香消玉殞了。
她能夠堅持下來,最大的原因是,她還有個年幼的兒子需要照顧。兒子是她和丈夫的愛情結(jié)晶,也是支撐她活下去的信念。
俗話說,孤兒寡母是非多,不管是什么年代,孤兒寡母的生活都是比較艱難的。邵玉華跟兒子苦苦掙扎了一段時間后,因為生活太過艱難被迫回到了娘家。
邵玉華當(dāng)初為了跟董萬華在一起,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堅持要離開家,險些跟父母鬧翻。如今邵玉華帶著孩子可憐兮兮地回來,似乎正好印證了父母之前的猜測。
父母對她的遭遇又是憤怒又是心疼,對已經(jīng)離開的董萬華更是一肚子怨言,覺得他是一個不負(fù)責(zé)任的壞家伙。
街坊鄰居知道邵玉華的事情后,非但沒有同情,反而說了很多傷人的話,有些人甚至在背后議論說,邵玉華淪落到這種地步,完全是自作自受。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雖然沒有辦法直接傷害人的身體,但是可以摧殘一個人的精神,甚至把一個人逼上絕路。
邵玉華本想著回到娘家得到幫助,通過親情獲得一些心靈慰藉。結(jié)果非但沒有變得輕松一些,反而因為別人的流言蜚語,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壓力。
最后,邵玉華因為實在無法忍受不了別人的冷嘲熱諷,逃命一般帶著孩子離開了娘家。在這之后,邵玉華和孩子四處漂泊,又吃了很多苦。
邵玉華
幾經(jīng)輾轉(zhuǎn),母子二人來到了上海謀生,跟江蘇老家相比,上海明顯繁榮了許多,但是母子二人的生活水平,并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提高,他們依舊過得很慘。
在上海漂泊的那段時間,邵玉華遇到了一個男人,他叫張燕生,比邵玉華大了19歲。別人都喊他老張,常年在碼頭撐船,收入水平雖然不是很高,但也能勉強有口飯吃。
因為生活比較窮苦,老張認(rèn)識邵玉華時還是孤身一人,常年孤苦伶仃的老張,始終保持著淳樸善良的本性,他知道邵玉華母子過得比較艱難,總是忍不住想要幫他們。
邵玉華對此非常感激,她知道自己一個人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所以沒有拒絕老張的好意。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兩人越走越近,最后直接住到了一起。
多年后,邵玉華回憶說,她當(dāng)年雖然改嫁給了老張,但是跟老張并沒有愛情,兩人只是因為生活艱難,湊到一起搭伙過日子而已。
他們睡著雙層床鋪,一直盡量保持距離,明明住在一個房間里,卻沒有什么心靈上的碰撞。
就算是他們后來陸續(xù)生了兩個女兒,這種關(guān)系依舊沒有發(fā)生改變,他們還是“相敬如賓”,一點都不像是正常的夫妻。
話是這么說,但是老張并沒有因此忽視邵玉華母子的感受,身為繼父的他,總是傾盡一切地照顧邵玉華和孩子。
老張知道自己收入不多,為了讓孩子過得好一點,他對自己越來越摳門,一年到頭都不舍得給自己買一身新衣服,他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基本上都花到了邵玉華母子身上。
盡管已經(jīng)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邵玉華并沒有徹底擺脫外界的流言蜚語。很多人都在背后議論說,邵玉華年紀(jì)輕輕就嫁給老張,肯定是因為她有問題。
接踵而來的言語攻擊,給邵玉華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她一度因為自卑把自己鎖在房里,不愿意出門跟別人接觸。
邵玉華
老張沒有因此嫌棄邵玉華,一如既往地對她好,耐心地陪伴她,幫她度過了最難熬的階段。
種種跡象表明,老張是一個合格的再婚丈夫,也是一個好繼父,但是邵玉華并沒有忘記董萬華,一直盼著能跟董萬華重逢。
她時常對其他人說,無論如何,自己一定要找到董萬華,不管董萬華是死是活,她都想知道一個結(jié)果。
苦苦等待了四十多年,曾經(jīng)年輕貌美的邵玉華,因為歲月的流逝,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婦人,她的幾個孩子,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生活的苦難,在她的臉上,留下了很多滄桑的痕跡,但是并沒有磨平她對董萬華的愛意。
三、原配夫妻團圓,卻無法在一起生活
1987年,邵玉華突然聽人說,可以跟臺灣省的人聯(lián)系了,激動得淚流滿面,趕緊去有關(guān)部門登記信息,希望能跟丈夫董萬華取得聯(lián)系。
苦苦等待了一段時間,邵玉華收到一封來自董萬華的道歉信。董萬華在這封信中寫了很多深情的話語,其中一句話是,親愛的玉華吾妻,我要說一聲對不起你。
邵玉華看到這封信后,情不自禁地哭出了聲。她的兒子董水生也很激動,忍不住感慨說,父親回來了,我們一家總算是團圓了。
邵玉華
老張從一開始就知道,邵玉華一直沒有忘記董萬華,一旦知道董萬華的消息,肯定會離開自己。他以為自己早就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沒想到這一天真的來臨時,他還是感覺有些難以接受。
邵玉華雖然總是說,他們沒有愛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之間沒有一點感情。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畢竟朝夕相處了40多年,共同度過了大半輩子,不可能毫無顧忌地舍棄對方。
邵玉華提出要離開時,老張陷入了沉默,但是他沒有阻止,最后答應(yīng)了邵玉華的要求。有人問老張,為什么不攔著邵玉華,她要是跟前夫走了,你怎么辦?
老張一臉苦笑地回答說,她的心不在我這里,非要走我有什么辦法,留也留不住,就算是強留下來,也是要給我吵的,我都是已經(jīng)要入土的人了,不在乎那些,有個小屋子能睡覺就知足了。
邵玉華跟老張生的兩個女兒,雖然也不舍得讓母親離開,但是她們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她們都知道,母親已經(jīng)盼了幾十年,堅持不讓她走的話,只會讓她傷心難過。
按照當(dāng)時的規(guī)定,邵玉華可以憑著結(jié)發(fā)妻子的身份,跟著前夫董萬華一起去臺灣省生活。但是她必須跟現(xiàn)在的丈夫老張解除婚姻關(guān)系。
邵玉華改嫁給老張的時候,因為時代的原因,沒有去有關(guān)部門辦理結(jié)婚證。如今想要離婚,必須去有關(guān)部門補辦一張結(jié)婚證,然后再辦理離婚。
老張跟邵玉華一起辦手續(xù)時,露出了頗為復(fù)雜的笑容,他頗為唏噓地感慨說,沒想到,我這個都已經(jīng)快要入土的人,居然還能結(jié)婚。
兩人的結(jié)婚證,補辦的非常順利,但是辦理離婚證時遇到了麻煩。按照規(guī)定,一對夫妻離婚時,要進行財產(chǎn)分割,邵玉華和老張住的是公房,沒有房產(chǎn)證,需要補辦其他手續(xù),才能進行分割。
結(jié)婚證
已經(jīng)上了年紀(jì)的老張,跟著邵玉華到處奔波,跑了好幾次,都沒有把手續(xù)辦下來。鬧到最后老張的身體吃不消了,生了一場大病,不想再到處折騰。
原本很支持母親跟生父離開的董水生,看繼父如此難受,也不由得改變了心意。他找到母親勸說道,媽,你要不然就別走了,團圓了一方就要拆散另一方,這是什么道理。
邵玉華知道自己離開肯定會讓老張傷心,但是她已經(jīng)不想再繼續(xù)等了,她已經(jīng)盼了40多年,做夢都想跟丈夫董萬華團圓,如今終于有機會實現(xiàn)心愿,她無論如何也不想放棄。
為了盡快離開這個家,邵玉華一邊照顧生病的老張,一邊幫老張更改戶口信息,想把自己他的戶口遷移到大女兒家。
董萬華知道邵玉華和老張的情況,他沒有催促邵玉華,一直陪著她照顧老張。等待了一段時間,董萬華因為探親到期,被迫回到了臺灣省。
臨走之前,董萬華專門來到老張身邊,握著他的手感謝說,這些年真是多虧了你,沒有你的照顧,我可能永遠(yuǎn)都沒有辦法跟玉華見面,現(xiàn)在我要回去了,玉華還留著這邊,你安心養(yǎng)病。
邵玉華特別想跟董萬華一起走,但是她沒有這么做,她知道重病的老張需要自己照顧,如果自己直接離開的話,老張很快就會一命嗚呼,到時候不光自己會內(nèi)疚后悔,三個孩子也會埋怨她。
送董萬華去機場時,邵玉華淚流滿面,情不自禁地抱住了董萬華,不舍得讓他走。董萬華緊緊邵玉華,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勸說道,玉華,不要害怕,我們很快就能再見面的。這一次,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久等的。
董萬華和邵玉華
四、告別過去,生活重新開始
董萬華沒有失言,這次分開以后,他每年都會以探親為理由,回來跟邵玉華團圓。邵玉華由于沒有辦完離婚手續(xù),只能繼續(xù)留在現(xiàn)在的家庭,跟幾個孩子一起照顧老張。
在邵玉華幾人的精心照料下,老張的精神狀態(tài)逐漸恢復(fù),但是他的身體狀況,一直都沒有好轉(zhuǎn),變得越來越糟糕。
沒辦法,老張的年齡實在是太大了,再好的醫(yī)生都沒有辦法讓他恢復(fù)年輕。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天天衰老,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1994年,邵玉華終于辦完所有手續(xù),跟老張解除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婚姻關(guān)系,但是她沒有直接離開老張,繼續(xù)留在家里照顧他。第二年,董萬華回來探親,跟邵玉華辦理手續(xù),恢復(fù)了婚姻關(guān)系。
邵玉華一直盼著能跟董萬華一起去臺灣省生活,這是她做夢都想實現(xiàn)的愿望,子女們都以為,她很快就會離開,但是她沒有走,依舊留在家里,想陪老張走完最后一段時光,以免他帶著遺憾離開。
1998年,老張永遠(yuǎn)地閉上了眼睛,他走的很坦然,沒有留在任何遺憾。送走老張之后,邵玉華告別幾個孩子,懷著期待的心情,跟著丈夫董萬華一起去了臺灣省。
董萬華在臺灣省也有親人,他當(dāng)初因為遲遲無法回家,在臺灣省另外組建家庭,還跟再婚妻子生了3個孩子,但是他們早就離婚了。
董萬華跟再婚妻子生的孩子都很孝順,經(jīng)?;貋硖酵?。這些孩子都知道董萬華一直思念著結(jié)發(fā)妻子邵玉華,跟邵玉華見面后,都對他非常尊重。
董萬華妻兒
因為年輕時的軍人身份,早就已經(jīng)離開部隊的董萬華,每個月都可以領(lǐng)取一些津貼,所以他不需要總是找兒女們要錢。邵玉華搬到臺灣省后,他們花的錢,都是董萬華每個月領(lǐng)取的津貼。
浪漫的愛情,一般都是轟轟烈烈的,但浪漫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一種璀璨的點綴,柴米油鹽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如果只想著轟轟烈烈,卻忍受不了柴米油鹽的平淡,是不會持久的。
邵玉華和董萬華的感情,經(jīng)歷了漫長的考驗,他們有個浪漫的親密時刻,也有過彼此思念卻苦苦無法見面的痛苦時刻。如今的團圓,對他們來說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
邵玉華和董萬華在臺灣省的生活,一點都稱不上富裕,常常因為津貼不夠捉襟見肘,但是她沒有因此產(chǎn)生任何怨言。
她知道,這才是生活本來的面目,不可能一直都是苦的,也不可能一直都是甜的。
邵玉華并沒有跟老家的女兒們斷絕聯(lián)系,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坐飛機回來看看,有時候還會在二女兒家里住一段時間。
后來,邵玉華因為年齡的不斷增加,無法再繼續(xù)長途跋涉,減少了回老家的次數(shù),女兒們都很想念邵玉華,希望她能回老家居住。
如果邵玉華離開臺灣省的話,董萬華勢必也會跟著離開。那樣的話,他的老兵補助津貼也就沒了。這份津貼是老兩口賴以生存的根本,他們不想放棄,所以堅持留在臺灣省生活。
因為沒有辦法總是回來,給老張掃墓的工作,落到了兒子董水生身上。他對繼父很敬重,每年清明節(jié)都會去墳?zāi)瑰X祭拜。
每次來老張墳前祭拜,董水生都會解釋說,爸爸媽媽都在臺灣省,不方便回來看您,所以由我代勞,您可別介意啊。我和兩個妹妹都挺好的,您在那邊不用操心。
董萬華和邵玉華
董萬華和邵玉華也時常想起老張,邵玉華總是很感激地說,老張是個好人,沒有他的話,我們就沒辦法團圓。
董萬華每次提起過去的事情,都會非常唏噓,總是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自己當(dāng)年沒有來到臺灣省生活,一直留在老家的話,現(xiàn)在會變成什么樣?
董萬華知道,過多的假設(shè)沒有太大的意義,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余生,好好陪伴邵玉華,盡力彌補自己對她的虧欠,以免留下遺憾。
你對這兩位老人的事情如何看待,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