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1 17:50:28作者:佚名
恨虎壩中型灌區(qū)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主體,讓村民既是用水戶也是“項目投資方”,解決了農田水利工程“一年建、兩年用、三年壞,有人用、無人管”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長山 楊靜 浦超
面對農田水利工程由政府一家負責,實際工作中存在重建輕管、效益低下等“最后一公里”問題,云南陸良縣恨虎壩中型灌區(qū)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主體,讓農田水利工作從政府“獨奏”轉變?yōu)檎?、社會資本、群眾“合奏”。
記者了解到,項目試點可解決群眾用水難、用水成本高等難題,還可發(fā)揮社會資本作用,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護水平,走出一條山區(qū)水改新路。
2022年6月7日,云南省陸良縣小百戶鎮(zhèn)一位村民展示他家的農業(yè)水權證 浦超攝/本刊
從“獨奏”到“合奏”
恨虎壩中型灌區(qū)位于陸良縣小百戶鎮(zhèn)炒鐵村,地處淺丘緩坡地帶,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86.2%。項目區(qū)有農戶1050戶,灌溉面積1.008萬畝,主水源為807萬立方米的恨虎壩水庫,已建干渠10.8公里。試點前無支渠等配套設施,群眾拉水灌溉成本高,水庫每年有350多萬立方米水用不出去,大家望水興嘆。
2014年,陸良縣恨虎壩中型灌區(qū)作為全國試點,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以期激發(fā)市場和群眾活力,改變政府一家負責的建管模式。
陸良縣水務局局長平俊林說,陸良縣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參與范圍和準入條件,以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和水權分配制度改革為基礎,以群眾全程參與為前提,以良好政策環(huán)境和優(yōu)質服務為保障,充分發(fā)揮農業(yè)水價的杠桿作用。
恨虎壩中型灌區(qū)2014年發(fā)布招商公告后,經過招商現(xiàn)場答疑、招商比選,經過嚴格程序確定中選企業(yè)——甘肅省大禹節(jié)水集團。
大禹節(jié)水集團與陸良縣政府簽訂協(xié)議,并采取“企業(yè)+合作社”模式,由企業(yè)和合作社(炒鐵為民用水專業(yè)合作社)按7︰3的比例出資組建陸良大禹節(jié)水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農田水利投資、建設、管理主體。合作社社員多的幾十股少的幾股,每股500元,共籌資193萬元入股,在管護用好工程的同時,收益按7︰3比例分紅。
試點項目區(qū)主要供水水源為恨虎壩水庫,項目總投資2711.71萬元,通過各級政府配套、社會融資、群眾自籌三種途徑籌措。主干管和泵站由政府投資,田間支管和配水管等配套設施靠引入社會投資646萬元。其中,引入大禹節(jié)水集團投資452萬元。
項目新建泵站2座,鋪設干支管道243公里,田間管網1111公里,配套用水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和田間計量設施548套,實施微灌高效節(jié)水灌溉面積1.008萬畝。
陸良大禹節(jié)水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康師介紹,項目建立政府與投資企業(yè)風險共擔機制,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情況下,投資企業(yè)資本收益和折舊之和低于7.8%時,由政府補足相應缺口部分資金,降低企業(yè)投資風險。
2022年6月7日,云南省陸良縣小百戶鎮(zhèn)一位村民正在察看地里的噴灌設施 浦超攝/本刊
“出了小錢成本低”
“打開開關就來水,想什么時候用就能什么時候用,旱季也不怕了?!?9歲的炒鐵村村民高月華說。
據(jù)了解,高月華家水田和旱地共約20畝,過去澆地只能到三四公里外的永清河拉水,往返一趟需3小時,一次能拉700多公斤。以烤煙種植期為例,那時河里的水也很少,還要“搶水”。雖然澆地不花錢,但拉水的成本在每畝200元以上?,F(xiàn)在每立方米水0.79元,每年用100立方米水成本還不到80元,花費大幅降低。
炒鐵村村委會主任、合作社理事長錢建祥說,過去只能抽水、運水、田間水池蓄水、再澆地,用水的人工和成本太大?,F(xiàn)在由于用水有保證,土地種植作物可達兩三季,收入是過去的兩三倍。
因灌溉條件改善,這里的土地也成了“香餑餑”——每畝地租金超過2000元。小百戶鎮(zhèn)鎮(zhèn)長趙路見介紹,通過水價改革,群眾用水方便,提升了土地的復種指數(shù),村民種植作物豐富起來,并減少了單一作物產生的病蟲害問題,土地租賃價格提升?!斑^去有地都難租出去,現(xiàn)在土地租金價格比周邊高1000多元?!?/p>
“這樣的模式得到村民肯定。為此,在初始水權分配、合理水價形成上,我們積極建立機制?!逼娇×终f。
玉米每畝25立方米、烤煙每畝30立方米……灌區(qū)農作物年灌溉用水有定額,設立水資源總量控制紅線和用水效率紅線,建立實施初始水權分配機制。
“按就低不就高原則,我們確定項目區(qū)用水總量控制線?!卞X建祥說,分解到項目區(qū)用水總量指標350萬立方米,經測算,實際用水需求總量定為323.38萬立方米。這為水價形成機制等提供依據(jù),粗放用水變?yōu)榫氂盟芾怼?/p>
從重建輕管到管護到位
“改革前,管護經費缺少保障,管護責任難以落實,用水管理比較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僅0.4?!逼娇×终f。
據(jù)平俊林介紹,過去水源工程由陸良縣灌區(qū)管理局恨虎壩水庫管理所管護,管理所向用水戶按每立方米0.04元收取原水水費。由于價格過低,水費收入難以保障水庫良性運行。同時,渠道設施由村集體管護,不收取任何費用,但也因為經費短缺,一些水利設施建成兩三年就不得不“曬太陽”。
陸良在水價改革中建立田間工程管護機制,明晰田間工程產權和管理責任主體為陸良大禹節(jié)水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把運行維護成本攤入執(zhí)行水價,在收取的水費中列支,改變以往只建不管、有人用無錢修的困局,確保田間工程良性運行。
同時,當?shù)刂贫ā短镩g工程管護辦法》,明確田間工程管護范圍、管護職責、管護人員數(shù)量、報酬標準、維修養(yǎng)護經費,各項費用供水成本,從水費收入中列支;明確具體經費支付方式、考核辦法;明確企業(yè)、政府、群眾各方職責,確保田間工程管得住、管得好、長受益。
為使公司與農戶有效合作,村民自愿組建用水專業(yè)合作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營。村民既是用水戶也是“項目投資方”,更能發(fā)揮主人翁精神參與工程管護,有利于長期管護好、利用好水利設施。
記者看到,灌區(qū)玉米等農作物長勢好,噴灌軟管正均勻出水澆地?!澳睦锼懿煌恕婎^有問題,群眾自己就會解決?!卞X建祥說。
改革也給企業(yè)帶來收益。據(jù)了解,項目采取特許經營模式,特許經營期20年。經測算,正常年景社會資本回收期7年,20年運行期公司累計可計提折舊和收益1911.8萬元。
趙路見說,這種模式下,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可提高到0.85以上,解決了水利工程“一年建、兩年用、三年壞,有人用、無人管”的難題。
“通過建立水權分配、合理水價、社會資本和合作社參與等7項機制,有效破解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标懥伎h委書記劉吉飛說,試點初步實現(xiàn)農田水利設施完善、工程良性運行、供水有效保障、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和農民持續(xù)增收等改革預期目標,形成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設施建管的新模式,初步實現(xiàn)群眾、企業(yè)、政府三方共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