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8 10:31:11作者:佚名
每天深夜十一二點是黃妹芳的學習時間。
黃妹芳為了孩子能留在深圳上學而攢積分。
黃妹芳是一名流水線工人。
“就跟打仗一樣,中午休息的一個小時拆成四等分,一刻鐘回家,一刻鐘燒飯,一刻鐘吃飯,一刻鐘原路返回?!?/p>
黃妹芳在網(wǎng)上火了,有人欽佩于她學習的勇氣和毅力,有人稱贊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有人從她的經(jīng)歷中受到鼓舞。近日,熱播紀錄片《人生第二次》第八集《立》中,主人公黃妹芳為了讓孩子留在深圳上學自考本科沖擊積分入戶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黃妹芳是一名來深建設者。她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在深圳,陌生人給了她無私的幫助,“圓夢計劃”給了她學習深造的機會。如今,她同時打著多份工,兼顧學習、工作和生活,想靠自己的努力同家人留在這座溫暖的城市,也為孩子樹立奮斗的榜樣。
考學
通過“圓夢計劃”,黃妹芳考了5次,成功考上本科。
黃妹芳跟丈夫和兒子來深圳七八年了,她是深圳一家電子廠的流水線工人,丈夫是貨車司機。為了讓孩子有個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黃妹芳幾年前就開始為入戶深圳攢積分。提升自己的學歷和能力,是黃妹芳攢積分的主要途徑,深圳也提供了相應的機會。2018年,她通過深圳市總工會的“圓夢計劃”考取了大專文憑,獲得了60積分——自2008年啟動以來,“圓夢計劃”已走過十五個年頭,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資助23556名職工圓了大學夢,為20多萬名職工提供了公益性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
時間來到2020年,通過大專文憑、社保積分、工廠加分,40歲的黃妹芳總共積累了98分,但仍以兩分之差無緣落戶深圳。
入戶深圳的年限是45歲,黃妹芳還有5年。
對于這5年,黃妹芳做了兩手準備,一邊爭取社工資格證,一邊考取本科文憑。不論入戶政策怎么調(diào)整,不斷提升自己總是沒錯的。
她變得更加忙碌了。通過“圓夢計劃”,黃妹芳考了5次,成功考上本科?!拔覍W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精力有限?!彼嬖V南都記者,平日里,白天在工廠上班,下班回家后要檢查孩子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孩子吃過飯、洗完澡,再輔導功課,直至深夜孩子入睡后,才有時間捧起書本。每天深夜的十一二點,是她的進修時間。每一分鐘都被她安排在時間表內(nèi),學習、生活、工作,一分鐘也不浪費。
今年6月,黃妹芳參加了中級社工職業(yè)資格考試,成績將于9月公布。如今,本科學習也進入畢業(yè)論文寫作階段。如果一切順利,明年3月,她將大學畢業(yè),獲得本科文憑。
“不會放棄”,是黃妹芳一直重復的一句話,即使在瀕臨崩潰的時刻。她曾做過一次囊腫手術,“當時我特別難,但我也沒想過放棄,不能讓我的孩子再走我的老路了,所以又重新振作起來”。
除了為入戶攢積分,黃妹芳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她深知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因為孩子都看著家長,家長做啥,他們也會跟著做啥。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奔波
就跟打仗一樣,中午休息的一個小時拆成四等份,一刻鐘回家,一刻鐘燒飯,一刻鐘吃飯,一刻鐘原路返回。
——黃妹芳
“我一路走來,一直在為生活奔波,我不想讓孩子像我們一樣辛苦地奔跑了?!?/p>
“要努力讀書,讀書才是你們的出路?!眱簳r父親的叮囑,黃妹芳至今仍記在心里,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牢記在心。
黃妹芳生長在廣西農(nóng)村,父母靠承包山地務農(nóng)養(yǎng)育了眾多子女?!澳銈兊膶W費,總能從山里刨出來?!痹诟改傅墓膭钕拢S妹芳從小養(yǎng)成刻苦學習的習慣,并順利考上高中。然而高一那年,父親突然病逝,“為了給我爸治病,我們可以說傾家蕩產(chǎn)”。高中畢業(yè)后,為了償還債務、供養(yǎng)弟妹,黃妹芳去東莞打工。
30歲這年,黃妹芳當媽媽了。為了照顧襁褓里的嬰兒,她離開工廠,在東莞開了一家雪糕批發(fā)店。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增加的生活費和教育支出越來越讓黃妹芳頭疼。而后,黃妹芳和丈夫在東莞開了一家飯店,滿懷期待能夠提高收入。兩年后,飯店卻因經(jīng)營不善倒閉了,“虧得一塌糊涂”。黃妹芳說,“我可以過自己這關,大不了從頭再來,但是那時候孩子已經(jīng)快要上小學”。
黃妹芳從朋友處得知,“在深圳,只要小孩證件齊全,外地人也可以進公立學?!薄?/p>
“我一路走來,一直在為生活奔波,我不想讓孩子像我們一樣辛苦地奔跑了?!睂⒑⒆铀腿ド钲谏蠈W的念頭不斷在黃妹芳心里發(fā)酵。那段時間,她頻繁前往深圳考察,了解當?shù)氐娜雽W政策。
從廣西老家到東莞,再從東莞到深圳,黃妹芳一路奔向她認為更好的生活。當被問到做了那么多努力,希望孩子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時,黃妹芳反倒顯得輕松,“其實我只希望他不要過得太差,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就這么簡單”。
留下
她心中埋下了一份堅持——以后決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在紀錄片最后,正在觀看流動人員主題兒童話劇的黃妹芳,坐在臺下偷偷抹淚。
“我看著心疼。”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她親眼見到許多工友迫于生計,只能將孩子送回家鄉(xiāng)。孩子與父母分離的場景讓她十分難過,也在她心中埋下了一份堅持——以后決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八麄兊母改敢哺乙粯釉谄疵赝皼_,沒有退路?!秉S妹芳語氣堅定。
2014年,黃妹芳與丈夫、兒子舉家搬到深圳。這座向外界喊出“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給了黃妹芳別樣的溫暖。黃妹芳回想起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依然感動到哽咽以致難以言語。
她回憶了一個細節(jié):有一天照顧生產(chǎn)的妹妹后,晚上十點多騎電瓶車回家,孩子睡著了,她便用絲巾把孩子綁在身上。一路上,有個警察(或治安人員),騎著摩托車跟在她后面。她快到家時,那人說,“我就不跟著你了,你的孩子睡著了,你自己要注意一下”?!拔冶緛硪詾樗窃谘策?,沒想到他怕我孩子掉下來。我好感動。”黃妹芳說。
還有一次深夜,孩子七八歲,突然高燒到接近40℃。那時正是深夜,丈夫在上夜班沒法及時趕回來,黃妹芳一個人帶著孩子騎電瓶車趕到沙井人民醫(yī)院。怕孩子燒壞了,她一路哭喊著走過了漫長的十公里路。到達醫(yī)院,保安幫忙抱著孩子沖進急診室……等孩子的體溫降下來之后,她一下子腿軟了,癱坐在地。
陌生人給了她無私幫助,“圓夢計劃”給了她繼續(xù)學習的機會,黃妹芳對深圳充滿感激。她也通過做義工等方式,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回饋社會。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黃妹芳辭去了電子廠的工作。如今,她同時打著好幾份工,做羊奶銷售業(yè)務,經(jīng)營電商銷售廣西沃柑、柳州螺獅粉、百色芒果等土特產(chǎn),每天中午還從工廠領一些手工活。
工作生活忙碌而充實,她說,想靠努力同家人留在這座溫暖的城市,也為孩子樹立奮斗的榜樣。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陳燕 黃嘉豐 實習生 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