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4 16:20:43作者:未知
7月24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將“乘客”——問天實驗艙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記者觀察發(fā)現,艙箭分離后,在“乘客”的尾部,有兩條圓形的框架,就好像實驗艙坐在了什么東西上。據火箭院設計人員介紹,這是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特地設計的一個大“沙發(fā)”??恐@個大“沙發(fā)”,“乘客”和火箭分離時更加舒適、安全。
空間站艙段對沖擊尤為敏感
為什么要專門設計這么一個大“沙發(fā)”?據了解,“乘客”被火箭送到預定位置后,就要與火箭分離,也就是“到站下車”。
火箭院產品化副主任設計師孫璟介紹,以往,我國衛(wèi)星、飛船等航天器在分離時,通常采用包帶分離或點式分離裝置。像空間站艙段這類“乘客”具有大、高、重等特點,包帶無法固定住這種龐然大物。點式分離在規(guī)模較大的應用中,可靠性會有所降低。
為了讓空間站艙段能夠安全“下車”,研制團隊經過近10年的努力,研制了一項新的艙箭分離裝置,既能“綁”得住大直徑的空間站艙段,又能快速、可靠、無污染分離。
但在做分離試驗時,研制團隊發(fā)現新型分離裝置對分離面的瞬間沖擊高達30000G。這相當于重量1噸的汽車以每小時100千米的速度撞向墻面時所產生的沖擊力,足以讓車和墻瞬間“粉身碎骨”。
孫璟說,空間站艙段有許多陶瓷、光學器件,對沖擊的感受尤為敏感,就像嬰兒一樣嬌嫩。這種量級的沖擊,會讓“乘客”乘坐“不舒服”,還有可能損壞較脆的零部件。
“沙發(fā)座椅”把沖擊力降低了10倍左右
如何能既確保安全分離,又盡量將分離過程中出現的沖擊環(huán)境等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讓“乘客”有舒適的體驗呢?研制團隊另辟蹊徑,在不改變艙箭連接形式的同時,改善了艙箭之間的連接受力情況,解決了沖擊問題。
坐車要有“座椅”。研制團隊還為空間站艙段設計了一款圓形“座椅”,并且敲定了“座椅”擺放的最優(yōu)位置。
據介紹,該“座椅”由兩條圓形隔沖框組成,內部引入了“顆粒阻尼”等新技術,讓分離沖擊在顆粒體的摩擦和碰撞中,迅速地耗散動能,把沖擊降低了10倍左右,做到了國際最優(yōu),使“乘客”在進入太空的途中、艙箭分離的時刻,都感覺像坐在“沙發(fā)”上一樣舒適。
實際上,2021年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就坐著這個“沙發(fā)”前往了太空。今年,問天實驗艙同樣享受了這項服務,由于它更高更大,設計人員還為它“定制”了更多項適應性的優(yōu)化設計,保障它在熱環(huán)境、使用以及接口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增加的這個大“沙發(fā)”約100多公斤。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