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7 13:40:21作者:未知
在陜西出土的大唐秦王陵中,考古人員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防盜門”。
它造型精美、設計巧妙堪稱一絕,然而饒是如此,依然沒有阻擋住盜墓者的腳步。
當考古人員打開古墓中,還發(fā)現(xiàn)了只在史料中見過的“丹書鐵券”,被墓主人當寶貝一樣收藏著。
大唐秦王陵
那么“丹書鐵券”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墓主人的墓葬又是如何被盜的呢?
2000年的一個冬天深夜,陜西省寶雞市北郊的一個小山村,村民早早已進入夢鄉(xiāng),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巨響,聲音大到村民家的玻璃都快震碎了。
雖然聲音巨大,但是深更半夜的,沒人敢出去瞧瞧發(fā)生了什么。
不過是什么發(fā)出的巨響,大家倒也心知肚明。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有村民就趕緊往爆炸聲的地方趕去查看,果不其然,在一個土堆旁,出現(xiàn)了一個大洞。
資料圖
村民一看便知,這是有盜墓賊光顧了,于是趕緊將這個情況上報。
這個村莊叫做陵園村,一聽這個名字,便知道肯定和古墓有關。
村民們都知道,早前在村口就有一座大墓,封土有3米多高,陵園村也因此而得名。
不過這座大墓的主人是誰,卻有很多說法。
有人說是金人的墓葬,和金陵河有關。
資料圖
也有村民表示是唐朝的墓葬,在20多年前,這里還有一些石人石馬。
所謂的石人石馬,就是石像生,古代墓葬能配有石像生,說明墓主人的身份比一般,起碼是一位六品以上的官員。
這時候有村民表示他知道這是誰的墓,在70年代的時候,墓葬封土前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唐秦王李茂貞”的字樣。
也是因為如此,當?shù)厝朔Q這座墓為秦王墓。
資料圖
那么這位唐秦王李茂貞究竟是何人呢?
查閱史料得知,李茂貞原名叫做宋文通,在亂世中參軍,成為一名普通的士兵。
李茂貞跟隨部隊四處征戰(zhàn),屢立奇功,不僅參加鎮(zhèn)壓黃巢起義,還因護送唐僖宗有功,得到唐僖宗的喜愛。
唐僖宗冊封他為岐王。
唐朝滅亡后,李茂貞并未投降后梁,等到后唐建立后,又被后唐皇帝封為秦王,直到69歲去世。
史書上對于李茂貞的生平記載得很詳細,但沒有提到他最后葬身何處。
資料圖
而陵園村的墓碑也早已不知去向,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它看作是李茂貞的墓。
那么墓葬里埋的究竟是不是秦王李茂貞呢?
絕妙的防盜機關
陜西省的一個小山村驚現(xiàn)秦王墓,90年代盜墓活動頻繁,秦王墓被許多盜墓賊惦記上了。
村民們隔三差五就能在周圍發(fā)現(xiàn)盜洞,不過因為夯土層夠厚,許多盜洞都沒有打通。
不過這次爆炸聲,引來了當?shù)匚奈锊块T的注意,保護大墓刻不容緩。
經(jīng)過初步勘探,這座古墓讓考古人員大吃一驚,古墓規(guī)模足足有1000平方米,大到驚人。
資料圖
與此同時,村領導還告訴考古人員一個線索,就是早年前在這座大墓西邊,其實還有一座古墓,只不過上面的夯土早被清理掉了,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
果不其然,按照線索,考古人員果真又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墓,規(guī)模比李茂貞墓小一些。
這個消息讓考古人員十分興奮,這里極有可能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資料圖
考古人員將后發(fā)現(xiàn)的較小墓葬命名為1號墓,另一座為2號墓,并立即展開發(fā)掘。
考古人員首先把目標對準了1號墓,因為上面的封土早就被清理,減輕了考古人員的工作。
1號墓的墓道為斜坡墓道,兩邊相對規(guī)整,墓道的發(fā)掘讓考古人員有些失望,這比他們想象中的豪華大墓要簡陋得多了。
不過接下來的發(fā)掘,卻讓眾人眼前一亮。
在靠近墓室的一側(cè),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木質(zhì)建筑構(gòu)件,眾人立即加快了清理速度。
隨后,一個寬三米的磚砌屋檐形構(gòu)件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更令專家驚喜的是,在屋檐側(cè)面,還有駕鶴西游圖的磚雕,非常精美。
資料圖
墓中出現(xiàn)仙鶴的圖案,考古人員推斷,墓主人應該是一位長壽長者。
可是專家再仔細一看,磚雕上有一位體態(tài)豐盈的夫人,手里拿著長笏,但是夫人乘的并不是仙鶴,而是鳳鳥。
鳳凰在古代可是皇后專用的,如果墓主人是李茂貞的夫人,那么她充其量是一位王妃,怎么敢用鳳凰的圖案呢?
后來專家推斷,五代十國時期政局混亂,雖然李茂貞被封秦王,實際上早就自成一國了,要是這么說的話,李茂貞夫人使用鳳凰磚雕也無可厚非。
那么地下一定埋著許多寶藏,帶著激動的心情,考古人員繼續(xù)清理。
資料圖
只見一個完整的類似大殿的建筑顯露出來,大殿兩側(cè)還延伸出兩間廂房,廂房的大門半遮半掩,有女子從里面探出頭來。
第二層是復雜的亭臺樓閣,精美至極,完全是地上建筑的微縮景觀。
其實這個建筑叫做“端門”,中國古代的皇城南門就被叫做端門,而端門也是玉皇大帝的南天門。
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這座“端門”也就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建造的。
資料圖
按照專家推測,端門的樓閣下應該就是墓門,但是這里卻堆滿了石頭。一旦抽走,端門就會立即倒塌。
正常的端門下面應該是橫梁,為何這座墓中會使用亂石呢?
一番研究后考官專家意識到,這應該是墓主人的后人故意建造成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房子盜墓賊進入。
一旦有盜墓賊想要抽掉石頭,上面塌下來的石頭便會立即將它掩埋。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這絕對是一個絕妙的防盜機關。
資料圖
可是這個設計雖然成功擋住了盜墓賊,但同時也擋住了考古人員,他們又該如何進入到墓葬中一探究竟呢?
丹書鐵券
陜西出土秦王李茂貞的夫妻合葬墓,墓中絕妙的防盜機關讓考古人員驚嘆不已,但同時也擋住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為了不破壞古墓,考古人員只能另尋他路,在端門的一側(cè),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個狹窄的天井,從這里艱難進入。
進入到主墓室中,考古人員的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墓室內(nèi)的石門已經(jīng)倒塌,而且是外力的作用致使倒塌的。
也就是說,縱使外面的端門如此巧妙,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狡猾的盜墓賊。
資料圖
墓室內(nèi)的陪葬品已經(jīng)被盜掘一空,不過墓室內(nèi)的磚雕圖案還是讓考古人員非常驚喜。
其中一幅《八人抬轎圖》,將轎夫刻畫得栩栩如生,每個人的表情都非常生動,彰顯了唐代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藝。
資料圖
在主墓室中,考古人員很快發(fā)現(xiàn)了墓志銘,上面寫著“晉故秦國賢德太夫人墓志銘”。
墓志銘上洋洋灑灑寫了1600多個字,但是卻只字未提李茂貞,難道說考古人員猜錯了?這座墓根本不是李茂貞夫人的?
查閱史書后得知,雖然墓志銘上沒有李茂貞的名字,但是卻提到了他三個兒子的姓名,正好和史書上相吻合。
也就是說,1號墓確實是李茂貞夫人的墓葬,那么2號墓應該就是李茂貞本人的。
資料圖
除了墓志銘,考古人員還在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石函。
根據(jù)經(jīng)驗,石函中一般存放的都是墓主人最珍貴的東西,因此考古人員決定先將石函取出,等發(fā)掘完2號墓后一起打開。
2號墓的發(fā)掘速度很快,墓葬構(gòu)造非常簡單,墓中也沒有1號墓中精致的端門。
同樣的,2號墓也早就被盜掘一空了,而且被盜的年代非常久遠。
也就是說那個辛辛苦苦炸開墓葬,準備進去尋寶的盜墓賊,很可能也是一無所獲。
資料圖
考古人員最大的收獲,便是發(fā)現(xiàn)了李茂貞的墓志銘。
至于盜墓的人,考古人員認為盜墓賊能精準地避開墓門,在對墓葬造成極小破壞的情況下將兩座古墓盜掘一空,必定對墓葬非常熟悉,很可能是當時建造墓葬的工匠。
雖然墓中的收獲不大,但是他們還有一個石函沒有打開,里面一定存放著墓主人的珍愛之物,說不定價值連城。
資料圖
但是當石函被打開后,考古人員卻失望至極,里面只有一張鐵板!
鐵板上有用朱砂描寫的文字,但是因為時間久遠,鐵板早就銹跡斑斑,上面的文字也看不清了。
墓主人為何會把一塊鐵板當成寶貝?
專家在一番研究后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史料當中記載的“丹書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
資料圖
但是史料記載中李茂貞的家族并沒有得到過“丹書鐵券”,因為這塊鐵板究竟是什么,考古人員也無從得知,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工作,可以拿出更多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