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30 19:20:23作者:未知
1
這兩天,一段視頻在網(wǎng)上悄悄傳開。
7月24日,山東濟南。
一男一女在某商場閑逛。
走到零食鋪時,女子看到專柜里賣的有牛肉片,產(chǎn)生了好奇心。
不知是想購買一些,還是太餓了,女子就產(chǎn)生了試吃一下的念頭。
商場為了吸引顧客,食品攤旁邊一般提供的都有試吃盒。
可是該女子興許是覺得試吃盒里的分量太少,吃起來不過癮,她并沒有從試吃盒里拿,而是直接拿起來大盒里的成品,撕開吃了起來。
不知是吃不完還是覺得不好吃,品嘗過后,她將另一半又放回專柜里...
你以為這就很過分了?
不不,過分地還在后面。
營業(yè)員看到后,馬上過來禮貌阻止:
“女士您好,您不能這么吃,我們這里有試吃盒,您想試吃的話,可以拿試吃盒里面的?!?/strong>
視頻截圖
沒想到,那女子一聽,情緒莫名激動了起來,一邊推搡店員一邊破口大罵:
“會說人話嗎?”
視頻截圖
營業(yè)員撐著袋子說:“那個你吃過了,沒辦法銷售,麻煩你拿出來裝一下帶走吧。”
女子十分憤怒把東西重甩在攤位上,然后吼道:什么玩意兒你是?憑什么要裝?
視頻截圖
營業(yè)員無奈地說:你把那個拿出來嘛,拿出來。
沒想到,女子直接把營業(yè)員推向一邊:我今天就不拿,你給我好好說話!
視頻截圖
女子還狂妄無比地說:“沒教會你好好說話嗎?”
然后又沖旁邊錄像的路人吼道:“錄什么錄!”
視頻截圖
店員低頭不語和女子囂張的表情反差太大,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視頻曝光后,網(wǎng)友們的行動還是十分迅速的。
第一時間人肉到了這位女子的真實情況。
名叫張妤,是濟南雙語實驗學校的老師。
網(wǎng)友評論
有網(wǎng)友順藤摸瓜,找到了張妤的抖音號。
先前只有幾百粉絲的張妤,瞬間增粉大幾千。
視頻的評論區(qū)徹底被攻陷了。
但是張妤并沒有被網(wǎng)友們的攻勢擊垮,她選擇了把視頻全部隱藏,然后在簽名里寫下了一段憤怒的話:
資料圖
除了張妤的評論區(qū)外,濟南黃河雙語實驗學校的評論區(qū)也被攻陷了。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濟南黃河雙語實驗學校這才出面回應:
當事人并非我校老師,網(wǎng)傳信息不實。
校方聲明
不是老師,難道信息是空穴來風??
網(wǎng)友們扒出了該校昔日的一張照片,張妤坐在C位的一張大合照。
資料圖
另外,該校一王姓老師隱晦地說:她確實不是老師,是本校的領(lǐng)導。
網(wǎng)友評論
網(wǎng)友悟了。
學校的回復沒毛病,她確實不是老師。
網(wǎng)友評論
學??赡苁桥率虑轸[大不好收場,截至目前,沒有對此事再作出任何回應。
那個口出狂言的張妤,也灰溜溜地刪了抖音上的全部作品,并修改了個人簽名。
對于她的行為,評論區(qū)下方有一網(wǎng)友道出了真相:
她素質(zhì)低,但自己意識不到,你當眾點破她,她就惱羞成怒了。
網(wǎng)友評論
像張妤這樣的人,現(xiàn)實中其實有很多,不妨你回憶回憶?
貪小便宜,被別人識破后直接狗急跳墻,在那一刻,其實已經(jīng)喪失理智,不分對錯了。
你以為這次會給她一個教訓?
不不,對于她來說,這只是漫漫生命長河中的一點點小波折。
2
在網(wǎng)上還看到過另外一件事,簡直就是張妤這種行為的復刻版。
重慶南坪有一家火鍋店,正處在試運營的狀態(tài),為了能夠吸引更多顧客,店內(nèi)推出泡菜免費供應活動。
在店內(nèi)消費過的顧客,也可以打包一些自己家手工制作的泡菜回去。
資料圖
本以為這樣的活動是錦上添花,可讓店主沒想到的是,免費送的東西居然引發(fā)了一些矛盾。
大多數(shù)顧客都是帶走一兩斤回家品嘗,有一顧客想把10多壇泡菜全部打包帶走。
一壇泡菜,大概有二十斤。
10多壇,200多斤...
資料圖
服務員看到后,立馬上前勸阻:
“先生,您把泡菜都帶走的話,后面的顧客就不能吃了。”
資料圖
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后,這位顧客怒而打翻了所有泡菜,不讓我吃?那誰也別吃了!
然后,一家人揚長而去。
資料圖
你以為這就夠了?
這位顧客臨走前還放下豪言,稱門店虛假宣傳,要投訴這家火鍋店。
資料圖
猛地一看,沒毛病。
你說讓免費打包的?。繛楹尾蛔屛掖虬??
不讓打包就砸場子,不讓吃,那就誰都別吃。
這邏輯看似沒啥問題。
可此處我還是想用到諸葛亮的一句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影視劇截圖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寫道:
“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yǎng)的人,無論他受過什么樣的教育?!?/p>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無處不在。
我們無法改變他們,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遠離他們。
3
上述那個吃牛肉片的張女士,惱羞成怒下險些把店員推倒,卻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
被扒出是學校老師后,學校極力否認,怕引火上身。
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人為人師表,能把學生帶往何處?
就算她不是老師,和那位打包泡菜的男子一樣,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
身為父母,又能為自己的孩子作何表率?
孩子永遠不會聽你說了什么,而是會看你做了什么。
身為家長,這樣的迷惑行為是在摧殘孩子的未來。
有些人,在物質(zhì)上并不窮,但就是熱衷于占一些蠅頭小利,以此為樂。
歸根結(jié)底,就是心窮和沒有教養(yǎng)。
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
物質(zhì)上的窮,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得到改變;
但精神上的貧瘠,會讓人性的貪婪如野草般瘋狂生長,在內(nèi)心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無藥可醫(yī)。
網(wǎng)絡圖片
再來談談教養(yǎng)。
陳道明說過這樣一段話:
教養(yǎng)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yǎng),有的人沒有什么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yǎng),很有分寸。教養(yǎng)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zhì)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教養(yǎng)無關(guān)身份,無關(guān)貧富,也無關(guān)文化,而是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他們的眼里不會只有自己。
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他們也會時刻心系他人,推己及人,盡量不給他人添麻煩。
教養(yǎng)決定了生活的底線,在這條底線之上,我們才有余地談生活。
我是知否大叔,周四安好。
點亮在看,分享到朋友圈,你的認可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 文章來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