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31 10:31:02作者:未知
文 /大叔
來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13年前,重慶有這么一個學霸,以659分的成績成為當地的文科狀元。
他叫何川洋,成績一出,北大直接跟他簽訂錄取協議。
可誰都沒有想到,板上釘釘的事情,也會發(fā)生變化。
簽訂協議沒多久,北大反悔了。
北大決定放棄錄取何川洋,并公開表示:
“希望所有考生以此為戒,做誠信之人,行正義之事。”
北大做出如此舉動,究竟是何原因?
被北大拒絕的何川洋,現在過得怎么樣了?
1
何川洋出生于重慶市巫山縣,父親是巫山縣招辦主任,母親為巫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
父母都在當地位居高官,家庭條件算得上是優(yōu)越。
何父心里很清楚,人的成長跟環(huán)境離不開關系,后天培養(yǎng)是少不了的。
“我就這么一個孩子,不能養(yǎng)廢了?!?/p>
何川洋3歲的時候,父親就買來了四大名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講解給他聽。
耳濡目染下,何川洋從小對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唐詩宋詞信手拈來。
一次,班上有個同學說:川洋,你就像是古代的文人墨客。
因為何川洋不光擅長詩詞,彈古箏也是一絕。
何川洋謙虛地笑了笑,說自己還差得遠,只是平時比別人多花了點時間。
中考那年,他以677分的成績考入了重慶的一所重點高中。
父母很是欣慰,覺得自己兒子是清華北大的材料。
而何川洋的夢想,正是考入北大,所以他一直不敢松懈。
高中三年,他更刻苦努力地讀書,不舍得浪費一點時間。
在班主任看來,他是個聰明又踏實的孩子。
雖然沒有拿過年級第一,但他各科成績都很平均,能夠穩(wěn)定在年級前十。
轉眼間,到了高考季。
2009年6月,何川洋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了考場,父母不斷為他加油打氣:
“兒子加油,好好考,我們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何川洋走到警戒線時,回頭望了一眼。
他看見父母額頭布滿汗珠,眼里是藏不住的緊張,就像是他們自己要上考場一樣。
何川洋的心情突然就平靜了下來,等到整個考試結束,他對父母說:
“別擔心,我這次發(fā)揮穩(wěn)定,應該不會考得比平時低?!?/p>
何父何母這才松了口氣。
當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
何川洋這哪是穩(wěn)定發(fā)揮,分明是超常發(fā)揮!
裸分659,成了重慶那一年的文科狀元。
因為這份榮譽,不少媒體記者上門采訪。
香港大學對他有意,就連北大也拋出來了橄欖枝,問他是否愿意來北大讀書。
去北大上學,這可是何川洋從小到大的夢想啊,怎么可能不愿意。
他立刻答應了下來,跟北京大學招生部門簽署了預錄取協議。
可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橫生變故。
2
有人舉報何川洋高考作了假。
何川洋剛上高一的時候,何父何母為了讓他在高考中享受加分政策,通過關系將他的民族由漢族改為土家族。
20分的額外加分,足以改變一個考生的未來。
大概連何父何母都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然能爭氣到這個地步,沒有20分的加持,都能考個狀元回來。
事情真相大白后,何川洋的名聲瞬間跌入谷底。
他從人人夸贊的高考狀元,變成了人喊人打的過街老鼠。
“有點權力就能無法無天了嗎,公平到底在哪里?”
“連身份都能弄虛作假,還有什么是他們做不到的?”
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對何父何母作出免職處理。
北大招生辦也表示,放棄錄取何川洋,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句話:
“希望所有考生以此為戒,做誠信之人,行正義之事。”
就連香港大學,也沒有錄取他。
面對如此后果,何川洋感覺天都要塌了。
明明自己辛辛苦苦求學數十年,金榜題名時卻跌落谷底,他接受不了。
他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哭了一整夜。
何父何母找關系的時候,何川洋到底知不知情,官方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不過這并不是重要的,當時的何川洋剛初中畢業(yè),年齡太小,心智并不成熟。
本想用投機取巧的方式為孩子鋪路,結果卻讓本應扶搖直上的孩子嘗到了苦果。
3
這樣的結果,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何川洋也不例外。
他不知道今后的路該怎么走,想過逃避,也想過放棄。
“當時我就覺得,我這一輩子全完了?!?/p>
可是,就在迷茫之際,北大招生辦鼓勵了他。
“何川洋同學,希望你能夠及時改正,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北京大學依舊愿意打開大門歡迎你?!?/strong>
北大拒絕了他,但也愿意給他一個機會。
何川洋如夢初醒。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走歪門邪道是達不到頂峰的,只要實力經得起考驗,永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東山再起。
他決定復讀。
每一個復讀生的身上都背負著巨大壓力,怕考不上心儀的大學,更怕還不如第一次高考時的成績優(yōu)異。
而何川洋,不但要承受學習上的壓力,還要承受外界的流言蜚語。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因為造假才回來復讀的。
周圍人的異樣眼光,讓何川洋的心智變得越來越成熟。
2010年,何川洋又一次踏入了高考考場。
高考成績公布,這一次,他考了674分,比第一年的高考成績還要高出15分。
去年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何川洋臉上是掩蓋不了的喜悅。
而這一次,他的臉上有種意料之中的淡然和平靜。
就像是他所說的那樣,有實力的人,隨時都可以東山再起。
北大再次與他簽訂了預錄取協議。
所幸,這一次沒有再生變故,何川洋如愿上了北大。
4
上了大學后的何川洋,消失在了公眾視野。
后來據知情人透露,何川洋大學畢業(yè)后繼續(xù)攻讀了碩士,目前在一家銀行上班。
跟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他的日子過得平淡又幸福。
寫到這里,何川洋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然而,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未結束。
紙永遠包不住火,弄虛作假的人,雖然能蒙混一時,但終究會被拆穿。
何父何母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帶他讀書學習,希望他能夠上最高等的學府。
可是他們忘記了一件事,教育的本質是育人。
作為父母,他們做了一個極壞的示范。
倘若這件事沒有被揭穿,何川洋往后的人生也未必就能像現在一樣腳踏實地,無愧于心。
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作家曹又方曾說:
“所謂成長,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發(fā)生的狀況,即使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面對它,解決它?!?/p>
人這一生會經歷無數挫折和磨難,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守住底線和原則。
余生,愿我們都能夠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 文章來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