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1 17:20:29作者:佚名
李代相89歲,17歲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經歷十三次死亡考驗、在嚴峴山戰(zhàn)斗中,英勇頑強、負傷不下火線,孤軍堅守正面陣地5個多小時,殲滅敵人150多人?;钕聛淼睦畲啾皇谟枇艘坏裙?。
全文4582字,閱讀約需9分鐘
新京報記者 楊雪 編輯 胡杰 校對 陳荻雁
▲7月29日,李代相在作報告時重溫當年戰(zhàn)斗誓詞。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李代相89歲,口齒清晰,只是有點耳背。
他畢竟歲數(shù)大了,走路越來越慢騰騰,記憶力也日漸衰退。他看起來和任何一個普通鄰居家的慈祥老人沒有什么兩樣。
7月29日上午6點過,李代相起床洗漱,隨后拿出自己的軍裝端端正正穿好。襯衣帽子外套各就各位,末了16個獎章往胸前一掛,密密麻麻。
穿好軍裝,李代相立刻有了“殲敵過百戰(zhàn)斗英雄”的派頭。這天上午,他在北京市軍休事務安置中心做演講,講自己17歲抗美援朝、經歷十三次死亡考驗、殲敵超過150人的故事。主辦方給他準備的椅子沒派上用場,他直直站著講完20多分鐘,中途還兩次向旁人詢問:“我是不是超時啦?”下面的人都笑起來:“沒有沒有,您繼續(xù)?!?/p>
李代相個子不高,少年時,他差點因為這個未能如愿參軍。17歲時靠繞著村莊跑三圈的表現(xiàn),爭取到了入伍機會。他從沒想過自己會在異國一個從未聽說過名字的山頭打上三天四夜的仗。曾經和他一起走上嚴峴山的五連弟兄一共180多人,最后只有18人活著走下來,李代相所在排更是只剩下他一個。
活下來的李代相被授予了一等功,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他代表四十七軍參加志愿軍英模代表團招待會,獲得朝鮮政府頒發(fā)的榮譽勛章、軍功章,隨軍回國后讀軍校、當教官,最后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工作直至退休。
和70多年前那噩夢般的日子相比?,F(xiàn)在的他過得平和寧靜。每天早上6點過起床,看看書,出門溜達溜達,晚上11點睡覺。他已經不怎么做噩夢了,那些曾經不斷出現(xiàn)在他夢里的戰(zhàn)友、炮彈、貓耳洞,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慢慢隱去。
━━━━━
瀘溪河畔的少年,靠跑步能力成功入伍
李代相仍清晰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1933年8月1日,李代相出生于湖南省瀘溪縣達嵐區(qū)黃巖溪村一個農民家庭里。李家姐弟6人,李代相行四,父母去世那年,大姐12歲,幺弟剛會走路。為了讓弟弟妹妹都活下去,大姐把二哥送到城里當學徒,李代相則被送到了一位叔伯那里學燒炭。
“八歲開始學燒炭,一年后差不多會一點了。九歲時我第一次跟叔伯上街趕集,去賣我親手做出來的炭。”往事歷歷在目,他記得最后出于善意買走那兩小筐炭的好心大姐,還記得自己沒吃到的那塊油炸糕,“炭賣了5塊錢,油炸糕6毛錢,猶豫了又猶豫,最后還是舍不得破開那張五元,咬牙轉頭走了?!?/p>
李代相和叔伯一起走回家。這趟路來回要30公里,光著腳走到家時天已經黑盡了,姐姐守在門口張望,看到他回來一把抱進懷里開始哭?!拔野彦X掏出來給她看,說我已經開始賺錢了,她又開始哭?!?/p>
“所以后來,我參軍的時候,真的是義無反顧。我覺得老百姓過得太苦了,我要盡我一份力,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p>
李代相漸漸長大,給人干苦工維生,1950年,村里來了解放軍,“湘西匪患數(shù)百年,四十七軍來了之后,只用幾個月就剿完了?!?/p>
村民們起初提心吊膽,久了之后慢慢放下心來。解放軍不打人不搶東西,還老幫著干活兒,這讓大家很滿意。
看著別人穿著黃綠色的軍裝,他很羨慕?!耙灿泻臀乙粯拥男€子,穿著大大的軍裝?!?/p>
可怎么才能當兵呢?他十分苦惱。“后來有一次,我背著一筐煤出來去過磅,一位解放軍站在過磅處,過磅時他發(fā)現(xiàn)這筐煤有130多斤重,感到很驚訝,說這么重,你個子這么小能背得出來很了不起?!?/p>
聊著聊著,李代相說:“解放軍同志,我想當解放軍,就是不知怎么做才能當?shù)蒙?”
“他說四十七軍正在招新兵入伍,但是要回本村申請?!崩畲嘞渤鐾猓R上跑回家跟長輩說要回村參軍,但是家人不同意,“說參軍是要死人的。”
李代相不愿意放棄這個機會,還是回了村?!安铧c沒當上,因為我個子小,年齡也小。征兵的軍官叫我繞村子跑三圈看看,我不到10分鐘就跑完了。就靠著這點機靈勁,我最終成功入伍,我也是我們村那次入伍的第一個人?!?/p>
━━━━━
對戰(zhàn)敵王牌,彈雨中穿越60米火線
在長沙訓練了幾個月后,“優(yōu)秀射擊手”李代相上了朝鮮戰(zhàn)場。1951年4月,李代相隨軍入朝,此時抗美援朝正在進行第五次戰(zhàn)役,四十七軍到達順川郡,主要任務是防止敵軍從西海岸登陸,以及搶修飛機場。
當時,機場上方每天有敵軍的偵察機、轟炸機出沒,天上扔炸彈的事,李代相看了無數(shù)次。“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戰(zhàn)爭是什么樣子。”
5月上旬,機場跑道修了2000多米,遭到了敵人的一次大轟炸?!耙粋€B-29轟炸機群,幾十架戰(zhàn)斗機掩護,地毯式的轟炸?!彼两裼浀门趶椀拇笮。耙蝗硕喔?,掉下來穿到地下三四米才爆炸。有的人被炸死,有的人是被震死的?!睓C場被炸成蜂窩,清理完現(xiàn)場,安置好傷員,收拾了戰(zhàn)友的遺體,剩下的人埋頭繼續(xù)修機場。
1951年9月29日至10月22日,美軍發(fā)起秋季攻勢。李代相所在志愿軍四十七軍奉命阻擊美軍進攻。李代相所在的416團二營五連需要守住俯瞰公路的嚴峴山,他們的對手,是美軍王牌——美國騎兵第一師。
到達陣地的時候是半夜,四周鴉雀無聲。白天的連天炮火在這個夜晚似乎全都消失了,但靜謐并不讓人放松,每一步踩下去的聲音都可能把位置暴露給敵方,連呼吸聲都可能帶來危險。
當晚,五連就開始挖戰(zhàn)壕和貓耳洞。天亮之后,敵軍開始進攻,炮火覆蓋了整個陣地。“兩個營的兵力打我們一個排。其中兩個連打我們一個班?!?/p>
▲李代相保留的當年為他報功的材料。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打退敵人的第三次進攻后,一排班長吳連義命令李代相到二排指揮所匯報戰(zhàn)況,同時請求補充彈藥?!睆年嚨氐蕉胖笓]所共有大約六十米距離,中間沒有戰(zhàn)壕,還有一個上坡,幾乎沒有任何掩體可以利用,“只能悶頭跑,啥其他辦法都沒有?!?br/>
他翻出戰(zhàn)壕,開始拼命往前奔跑。槍聲在身邊響起,“風沙似的”。他記得當時耳邊傳來的槍聲,那是一種“可怕的叫聲”。
他只能奔跑,一直奔跑。似乎有子彈擦過了自己的身體,但是不能停下,往前跑,繼續(xù)往前跑。
這六十米到底跑了多久,他不知道。但是他奇跡般地跑過去了,穿越槍林彈雨,撲通一聲栽倒在二排指揮所門口?!芭砰L把我扶起來后,發(fā)現(xiàn)我肩膀上衣服被打爛了。他很緊張,上上下下查看我有沒有受傷。”李代相眨著眼睛伸出四個手指,“我身上衣服被打出了四個洞,但是我連個擦傷都沒有。”
━━━━━
參加突擊隊,敵群中救出重傷員
李代相沖刺60米到了五連二排,五連一排仍在和兩個營的敵人對抗。兩天后,陣地守住了,但活著的戰(zhàn)士只剩下5個人。“連長張永富組織了一個突擊隊,我們要去營救這幾個人?!蓖粨絷爢T13人,班長吳連義帶隊,李代相是隊員之一。
此時,敵軍已經對一排陣地形成三面合圍之勢,加上人數(shù)和火力的差距,營救只能在晚上進行。所有人手臂上都綁著白毛巾,以防黑夜中錯傷隊友。
“得盡量貼近敵軍,不能被提前發(fā)現(xiàn)?!崩畲嘁恍腥俗叩桨肷窖鼤r,“突然就被手電筒照到,對方說話哇啦哇啦,我聽不懂。他立刻就開槍了?!?/p>
開完槍,手榴彈也扔了過來。李代相被手榴彈炸傷,萬幸沒有傷及要害?;杳粤艘魂嚭螅蚜诉^來。身邊戰(zhàn)友開始和敵人展開肉搏。激戰(zhàn)中一回頭,一個敵軍站在身后,李代相拿起手榴彈,像拿著個錘子,一下一下對著對方的腦袋砸去。對方倒下去,李代相活下來。
“后來我周圍沒有活著的戰(zhàn)友了。”他開始四處尋找,找被圍困的戰(zhàn)士,找同隊的突擊隊員,“走進戰(zhàn)壕,腳下踩的全是一排戰(zhàn)士的尸體。我緊張極了。找來找去,最后在戰(zhàn)壕另一頭找到了班長吳連義,他身中三彈,傷得很重。”
▲7月29日,李代相回憶起往事,不禁落淚。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李代相至今仍記得找到吳連義時對方說的第一句話是“想喝水”。他急了,想喝水是失血過多后的典型癥狀。他背起吳連義,從陣地側翼悄悄下山回到指揮所?;厝ズ?,他得知一排被圍困的五名隊員已經順利突圍,但本次作戰(zhàn)的13名突擊隊員,除了李代相帶著吳連義返回外,只有一名戰(zhàn)士安全回到營地。其余10人全部犧牲。
━━━━━
負傷不下火線,一人堅守陣地5小時
嚴峴山的戰(zhàn)役持續(xù)了三天。敵人兵分三路在坦克、火炮的掩護下進攻嚴峴山的主要陣地。
兩天戰(zhàn)斗后,雙方的損失都很大,五連180人只剩下了60多人。五連最后的戰(zhàn)士們進行了一個宣誓會。70多年過去,李代相仍清晰記得誓詞的每一個字。“為了祖國和朝鮮人民的幸福,為了這血染的土地,為了給犧牲的戰(zhàn)士報仇,我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堅決和敵人戰(zhàn)斗到底。”
“真是生離死別啊?!崩畲嗾f,當時他沒想過自己能活下來,天上是敵機、地上有16輛敵人坦克還有100多門大炮……從上午八點多,打到下午四點多,人越來越少,還有戰(zhàn)友用手雷和敵人同歸于盡,到最后,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堅守陣地。
“槍到處抓,哪個戰(zhàn)友身上掛著就去拿?!睂γ鏀橙擞卸嗌偃瞬恢溃瑥哪睦飦硪膊恢?,他只能東跳西跳,把帽子放到掩體上吸引火力,以此判斷敵人的方向,“當時我們有4箱子手榴彈,還剩下大半。一個接一個扔?!?/p>
一發(fā)炮彈在他身邊炸開,李代相被沖擊波震暈。
▲李代相保留的歷史老照片。他在嚴峴山戰(zhàn)斗中榮立一等功。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被前來救援的戰(zhàn)友救醒時,他已三天沒有喝水吃飯,戰(zhàn)友拿出一些米飯,“我抓著就往嘴里塞,正吃得香,敵人那邊也傳來了撤退的消息。”
中國人民志愿軍四十七軍416團二營五連,到達嚴峴山時共有官兵180余人,三天四夜后,只剩下18人。這場戰(zhàn)斗中,五連一共打退敵人進攻29次,消滅敵人1200余人,榮立集體特等功,李代相榮立一等功,他的立功證書上這樣寫道:“李代相在血戰(zhàn)嚴峴山的三天四夜中,參加突擊隊解救一排戰(zhàn)友突圍,從敵群中救出重傷員吳連義;在10月8號的戰(zhàn)斗中舍生忘死、英勇頑強、負傷不下火線,孤軍堅守二排正面陣地5個多小時,殲滅敵人150多人?!?/p>
在嚴峴山上,李代相曾聽到附近不遠處有美軍喊叫。他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只記得發(fā)音,回國后他和人提起,最終猜測,這個單詞可能是“SAVE”(解救)。
李代相說:“他應該也很痛?!?/p>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8月15日,朝鮮政府在平壤隆重舉行慶祝停戰(zhàn)招待會,李代相代表第四十七軍出席了招待會,獲得朝鮮政府頒發(fā)的榮譽勛章、軍功章。
“苦和死,這是我們軍人繞不開的狹路?!?月29日,李代相在演講中一字一句地說出這句話。但他吃盡了苦,也終于跨過了死。
1952年,李代相走下戰(zhàn)場?!爱敃r部隊開展了掃盲學習,我第一次有了機會學習文化。”他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很快學到能夠看懂報紙,“看到我學得還可以,組織上就把我調到了團干部文化訓練隊,繼續(xù)學習?!?/p>
1954年4月,李代相被保送到重慶第二步兵學校學習三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成立,李代相被抽調前往支援建設,在這里,他遇到了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陳代琳。陳代琳畢業(yè)于成都軍區(qū)護士學校,和李代相在成都軍區(qū)的一次運動會上相識。這一次,因為一起參加軍事博物館的建設工程,兩人“就這么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援建結束后,李代相留在軍事博物館,成了一名解說員。從軍事博物館退休后,李代相開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很虧欠我妻子,退休后,想盡力彌補,多花時間陪陪她?!彼推拮右黄饘W跳舞,從交誼舞到拉丁舞,不論學什么,都要往深里學,拉丁舞一跳十幾二十年,跳到可以指導其他學員。
又是一年八一建軍節(jié),李代相應邀參加了幾個演講和采訪。他樂于講述曾經的故事,他想年輕人們明白昨日之血淚,更想告訴他們,他曾經用鏗鏘熱血去追求的美好愿景,今日已經成為現(xiàn)實。
值班編輯 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