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1 20:40:37作者:未知
2001年12月10日,一位隨時注意保持腰背直立的中國人出現(xiàn)在日本法庭的被告席上。
經(jīng)過了3次開庭審理,這位中國人以“損壞器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月,緩期3年。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古有愛國人士屈原,今有熱血青年馮錦華。
無論何時被問到是否有后悔過之類的話,他都只有一個回答,
“不后悔”。
古往今來,愛國之士尤其是在我國,是從來都不缺的。
資料圖
他們有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為祖國建設發(fā)展的抱負,對那些試圖破壞和平和安定之輩疾惡如仇。
他們守護著和平的信念,即使這些人從來都沒有親臨過戰(zhàn)場,更沒有參與過血與肉的殊死搏斗,但依舊不會影響他們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這些愛國情懷便是忠貞志士的思想根基,在戴叔倫古詩《塞上曲》中也有對愛國情懷的描述,“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均表現(xiàn)出了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
在我們的近代歷史中所蒙受的屈辱,不得不說是我們不愿再提及的黑暗時刻,而對我們造成傷害最大的就是日本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
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我國東北地區(qū)蓄意制造并發(fā)動了一場侵華戰(zhàn)爭,史稱九一八事變。
資料圖
它是日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也是我們抹不去的一段抗日持久戰(zhàn)爭,帶給全體中華人民的深遠傷害,成為了大家永遠存在的內(nèi)心傷痕。
也有很多人將歷史中所經(jīng)歷的痛苦,一直當做激勵自身成長的力量,促使他們牢記歷史,不要再落后或重蹈覆轍。
但與我國相反的是,日本經(jīng)常性地有意回避著這段歷史,不承認在中國所做的種種罪惡。
靖國神社里面的供奉人物就可以說明這一點,而對于神社的祭拜也就是為了否定日本作為二戰(zhàn)戰(zhàn)敗國的地位。
神社是日本一種古老的宗教建筑,為了方便人們祭拜而供奉著各種神靈。
日本人對于神社十分的看重。
資料圖
自公元7世紀起,便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建一次神社的習俗。
前來祭拜神社的人都顯得非常的虔誠,他們一旦要進入到殿中之時,就會在進殿前先洗凈自己的雙手,然后合十進行祈禱。
大多神殿都是宗教信仰中用來祭拜神靈的,但并不是所有,在東京都千代田區(qū)就有這么一個特別的靖國神社。
它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chuàng)建的“東京招魂社”,里面紀念著戊辰戰(zhàn)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18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
它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zhàn)死的軍人及其家屬,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侵華戰(zhàn)爭中陣亡的日軍軍官。
如今已經(jīng)成為某些日本政客拉攏選民、展示自己“右翼思想”的專屬場合,這種行為無疑是在破壞多年來辛苦建立起來的中日關系。
資料圖
對于它的祭拜不同于普通對于鬼神的祭拜,如果是有政客刻意在此參拜,所引發(fā)的就一定是國家之間的外交問題。
21年前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2001年8月13日,小泉純一郎迫不及待地來到靖國神社進行了他的第一次參拜。
任職日本第87任首相的他,公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仿佛是在向世界無聲地宣示著他的某些觀點或思想。
這個消息一出便讓日本國內(nèi)一片嘩然,也自然引起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不滿。
潑油漆的青年
有一個中國人向靖國神社公然潑油漆,事后還宣稱不覺得自己這么做沒什么問題,他不會后悔這樣做。
這個潑油漆的人名叫馮錦華,1970年出生在山西太原,當時正在日本留學。
資料圖
對于從小接受中國教育的他,內(nèi)心對日本曾經(jīng)對中國造成的傷害的歷史,是有著深刻且憤怒的記憶的。
但造化弄人,在他24歲時父母決定將他送往日本留學。
原因自然是日本諸多領域都更為領先一些,去日本留學可以提升自身實力,對于他之后的發(fā)展是件好事。
但這個把日本留下的屈辱和仇恨銘記于心的少年對此事極為不滿,他的內(nèi)心是極為不情愿去到這個在他的印象里極差的國家,去到那邊生活和學習。
然而現(xiàn)實卻讓他無法違逆父母的意愿,最終還是只能選擇向現(xiàn)實妥協(xié),前往日本留學。
但環(huán)境是會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在日本生活一段時間之后,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中,馮錦華對待這個國家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資料圖
他不再認為日本人是面目可憎的侵華鬼子,他發(fā)現(xiàn)日本人待人處事都特別的有禮貌,他們彼此之間互相尊重。
只要是蒙受他人幫助,哪怕最終的結果還是沒有達成期望,他們也會真誠地向提供幫助的人道謝。
如果不小心給他人制造了麻煩,就算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比如在人群中有人碰了他一下,那個人都會立馬向他鞠躬道歉。
特別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天夜里,他下課后準備回到住的地方時。
他看到在街上有位白發(fā)老太太獨自行走著,但在她的身后一直有一輛汽車緊緊跟著。
車燈大大地打開著,老太太向前走幾步,這個汽車也就跟著移動一點,就一直默默地護送著這位老人平安回到了家里。
資料圖
馮錦華被看到的景象給震驚了,這也讓他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和平和秩序。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讓馮錦華開始覺得歷史不應該再計較在這一代人的身上,很多事情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將其深埋于心就好。
他認為這一輩的日本民眾是無辜的,不該將先輩犯下的錯誤記掛在他們的身上,讓他們?yōu)楹竺娴氖虑槌袚熑巍?/p>
而且當年日本決定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時候,也受到不少日本民眾的反對。
馮錦華開始反思自己,也嘗試改變原有的偏見心態(tài),也正是受這種思想的驅(qū)動,馮錦華在完成學業(yè)之后便留在了日本電訊公司工作。
在日本有著良好的工作基礎的馮錦華,未來前景十分的可觀。
資料圖
正當他為日本的這種禮貌文化所感染,對日本和日本居民有了一點的好感的時候,讓馮錦華沒想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第87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剛剛上任就穿著燕尾服,迫不及待地去到靖國神社參拜,這讓他再次大失所望。
作為極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他的此番參拜行為,無疑是對我們的挑釁以及對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認可,也是馮錦華難以容忍的。
此消息一出,就有20位韓國的年輕人十分激動地沖去了漢城日本駐韓國大使館的門前,通過剁掉他們自己的小拇指來表示他們對此事的的不滿與抗議。
而作為一位中國留學生的馮錦華,思想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他看到新聞時的心情并不亞于這些剁掉手指的韓國年輕人。
資料圖
馮錦華雖然身在日本,但愛國之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在從小就接受到的愛國教育里,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行為,并且這個行為現(xiàn)在還發(fā)生在了他的面前。
當時的他還在自己就職的公司上班,對于新聞里小泉純一郎的行為,讓他對這位首相,甚至整個日本感到失望透頂。
于是他立馬向所在公司以個人身體不適為由,稱需要回家調(diào)整,然后他的請假就得到了公司的批準。
他按照自己原定的計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一桶油漆。
下午4點的時候,馮錦華將買好的油漆放進了自己的書包里,然后背著裝著油漆的書包來到了靖國神社的門口。
資料圖
到了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里警戒及其森嚴,他想要趁人不備偷溜進去并不容易,于是他就在外面徘徊了一會兒。
繞著神社周圍走了一圈后,他決定要開始行動了,他先是拿出了包里的油漆走到了門口的石雕周圍,在上面寫下了“該死”兩個字。
然后又觀察到防衛(wèi)比較松散的南門口,他立馬過去,在門口潑灑了全部的油漆。
不巧,剛好這時他被一名守衛(wèi)發(fā)現(xiàn)了,于是他叫來了其它守衛(wèi)一起把馮錦華給控制住了,之后他們就喊來了警察對他進行了逮捕。
被帶到了警察局的他大大方方地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事情后續(xù)
此事一經(jīng)報道,迅速占據(jù)新聞頭條,“民族英雄”、“民族主義者”等標簽都被扣在了馮錦華的頭上。
資料圖
對于這些標簽,馮錦華也給出了他的回應,他認為中國確實需要一些民族主義。
在今天的世界上,一個人如果毫無信仰,沒有一點的民族主義或愛國情懷的話就容易自我迷失,而一個失去自我的民族是可悲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更愿意去做一個民族主義者。
在他決定要做這件事情之前,他就深知他的個人行為可能會招致懲罰。
因為他在讀書期間主修的專業(yè)就是法律,所以他預計自己的處罰最多就是被警察逮捕并關押10天,然后丟掉自己現(xiàn)有所做的工作,所以他無畏后果。
直到他被抓了之后才明白,他的這一時沖動的行為不僅會使他現(xiàn)有的前途與生活付諸東流,也對兩國的外交關系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網(wǎng)絡圖片
在事情被報道之后,中國大使館第一時間就派人前去警察局進行了交涉,但馮錦華還是被關了20多天。
在監(jiān)獄里的馮錦華始終堅稱自己沒有做錯什么,他的態(tài)度堅決無比,連日本警察都無奈地勸告他,日本右翼勢力巨大,言行一定要小心。
2001年9月3日,馮錦華被他所在的公司湊了200萬日元擔保釋放出來,但不能離開日本。
日本方面顯然不會按照他所預計的后果來對他處罰,更不愿意就這么輕易就放過了他的。
于是,東京檢察廳在右翼勢力的授意之下以“毀壞公物罪”將他起訴,基本上是免不了牢獄之災的。
馮錦華進行了3次開庭審理的結果是,日本法院以“損壞器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緩期3年執(zhí)行。
資料圖
在被記者問到對于判決結果的看法時,馮錦華說最令他不滿的是法庭當局對他”犯罪“動機的態(tài)度,他們始終回避著他對于靖國神社的批評和對于歷史問題的看法。
2001年12月10日,接到了判決書的馮錦華,并沒有選擇上訴。
15天后,馮錦華低調(diào)地回到了國內(nèi),因為他的妻子快要生產(chǎn)了。
無論未來怎么樣,他一定要回去看看她,等到了女兒出生后,馮錦華又返回了日本。
因為他的“油漆事件”,在他的檔案里一生都必須要背負著這項罪名的污點。
2002年6月23日,回到中國的馮錦華,就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里。
資料圖
而如今21年過去了,馮錦華不僅是一位父親,同時也已經(jīng)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
在這21年時間里很多的大企業(yè)對他抱有不好的看法,不敢貿(mào)然聘請他。
所以他一直都沒有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只好做一些散工維持生活,為此對家庭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如今十幾年過去,馮錦華至今沒有固定職業(yè)。
最后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在南寧出差,和朋友一起搞點小工程,被問及時,他的回答依舊是一直都沒有怨恨當年的自己,也沒有后悔過。
而當初和他一起去日本留學的同學,現(xiàn)在很多都早已經(jīng)事業(yè)有成,并且買車買房了。
資料圖
但是對于這一切無論誰問,多少次被問,馮錦華依舊都是當時的回答“我并不后悔當初的行為”。
但理性想一想,如果他當初沒有做出那沖動的一步,他現(xiàn)在的生活是否能夠過得更好。
也許正如馮錦華所說的,在某些特定的時刻,確實需要一些民族主義者的挺身而出。
在今天的世界上,一個沒有一點民族主義的民族會自我迷失,而一個失去自我的民族是可悲的。
但更為正確的做法就是,我們應該銘記這些歷史,將自己對祖國的熱愛都投入到對祖國的建設之中去,將祖國建設為更加繁榮富強的國家。
讓其他國家以我們?yōu)榘駱?,并且也不敢輕易做出不利于我國的事情,而不是逞一時沖動。
-完-
編輯 | 不誤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