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2 16:30:52作者:未知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高一,經過一個假期的銜接,發(fā)現高中知識很難,這讓朋友非常焦慮,朋友想讓我跟孩子交流一下,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初中升入高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稱之為“陡坡效應”。所謂的“陡坡效應”是指因為知識跨度、難度增加等各種因素,導致初高中之間的知識銜接出現一定的陡坡甚至斷層,而這種陡坡又讓新升入高中的學生面臨生理上、心理上的不良反應效應,導致部分學生成績一落千丈,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相比初中的學習,高中學習的壓力從高一開學就明顯體現出來了,只有到了高中,才知道原來初中和高中的差距有這么大。
第一,學習難度的增加
高一開學,學生就要學習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九門考試科目以及音體美等一些考查科目,學習科目多,學生作業(yè)多,節(jié)奏變快,完成不了作業(yè)成了很多學生的常態(tài),更不要說進行深度學習了;不僅如此,高中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和初中比起來,并不是臺階與臺階之間的高度差,而是成倍地難度陡增,以數學為例,初中學習的內容雖然逐漸變得抽象,但是和高中還是沒法比的,比如初中的函數還有圖像,幾何還可以有輔助線,但是到了高中就都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比如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等等,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物理、化學這些學科。即便是一些文科的科目,要求也增加了很多,比如政治歷史,初中能把知識點背熟就可以考高分,高中即便是開卷考試,翻著課本也一個答案找不到,因為初中主要考查“是什么”,而高中主要考查“為什么”、“怎么樣”。
第二,競爭壓力的增強
初中班級第一名,高中班級倒數,初中成績遙遙領先考入高中可能會變得成績平平,這種心理的落差會給很多學生帶來困擾。初中是義務教育,班里總有一大部分是不學習的,考不上高中的,他們長期占據著班里后面的名次,但是到了高中,都是經過中考選拔之后的學生,成績整體都是不錯的,學生成績越好,意味著上的學校越好,進入的班級越好,周圍的同學就越厲害,競爭的壓力就會越大,有些學生的天賦變得非常重要,甚至成為難以逾越地鴻溝。
初中的時候,學習態(tài)度非常重要,只要能把老師要求的內容不打折扣地完成,成績一般不會差;到了高中,努力學習是成績優(yōu)秀的前提,良好的學習能力才是成績優(yōu)秀的關鍵。
第三,學習方式的改變
初中學習,七分靠老師講,三分靠自己拼,高中學習,七分靠自己拼,三分靠老師講,到了高中,是真正比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
這是因為初中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以“是什么”為主,考查的內容也比較少,所以老師的講課以灌輸為主,通過大量刷題和反復記憶,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學生也習慣了這種“聽、背、默”的學習方式。
高中內容,以“為什么”、“怎么樣”為主,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問題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僅僅依靠老師的講和課堂是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的。
那么,新高一的學生,應該如何應對這種“陡坡效應”呢?這里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首先,要正確給自己定位,接受真實的自己
中考是一次選拔性考試,經過中考之后,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學生的“參照物”就會發(fā)生變化,這個時候就要根據班級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定位,找到合適的定位,確定合理的目標,而不是留戀之前被老師寵著,同學崇拜的“學霸”形象,接受真實的自己,是改變的前提,可以盡快適應高中學習,像更加優(yōu)秀的老師、同學學習。
其次,要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
由于初高中學習內容和考查方式的巨大差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提升,高中生更加重視主動學習,由“要我學”到“我要學”,才能更加適應高中的學習。
比如學習環(huán)節(jié)應該包括預習、上課、復習、作業(yè)等,初中階段可能不會太重視預習和復習,但是到了高中階段,有些科目如果不預習就可能上課“聽天書”,如果不復習,就可能做題速度非常慢,錯誤率非常高,效率底下。初中時,寫完作業(yè)意味著學習的結束,高中階段,寫完作業(yè),可能意味著另外一場學習的開始,對作業(yè)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可以讓學習更加深入,效果更好。
最后,要分清主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由于高一階段學習科目多,而很多科目的要求只是“合格考”,一般高二就要分科分班,對于多數學生無法同時學好9門學科,所以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選科要求,進行一定的側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主課,抓自己以后要參加高考的學科,當然這也可能會要忍受總成績下降帶來的壓力。
初高中銜接中的“陡坡效應”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也不用夸大它的影響,對于多數學生,只要積極去適應,完全可以很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