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3 12:40:33作者:佚名
地球太熱,北極都能穿短袖了。
剛剛過去的7月,北極圈的最高溫,來到了32.5攝氏度。
資料圖
32.5度并不是北極圈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但它的嚴重性,不亞于此前的極端高溫。
原因很簡單:這次高溫異常天氣,短時間內導致了大量冰川融化...
資料圖
美國冰雪數(shù)據中心的研究者指出,7月15日到17日,格陵蘭島的氣溫上升并維持在一個很夸張的程度。
相比往年同時間的正常溫度,這幾天的異常高溫,高出整整12度。
駐扎在當?shù)氐难芯靠茖W家表示,“我們甚至可以穿著自己的T恤四處走動,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p>
在這樣的溫度下,北極圈的冰層,開始了大規(guī)模融化。
資料圖
每年,格陵蘭島都有數(shù)千億噸冰融化,但從2010年至今,這里的極端融化事件變得更頻繁、更激烈,也更不穩(wěn)定。
而且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3天的時間,就快速融化掉60億噸冰蓋。
研究者分析,僅僅是這3天融化的量,就足以將整個西弗吉尼亞州(面積和我國寧夏相當)淹沒在30厘米深的水中。
資料圖
科學家們由此擔心,2019年創(chuàng)紀錄的冰川大融化會重演。
當時有5320億噸冰流入大海,七月的熱浪導致整個冰蓋的表面幾乎都融化掉。這之后,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了1.5毫米。
而從長遠來看,冰蓋流失的速度從來沒有逆轉過。
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目前看來,這個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資料圖
科學家們計算出,如果格陵蘭島上的冰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6米。
具體會有什么影響呢?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曾經警告:“這足以全世界大型沿海城市遇到的臺風風暴潮頻率增加一倍”。
風暴潮將成為沿海城市更常見的災害。同時,海平面的持續(xù)升高,將會慢慢淹沒城市的一切。
資料圖
NASA的視頻對北極冰川融化問題有更直觀的詮釋:從1984到2019,這里的冰川面積肉眼可見地減少。
資料圖
到2019的冰川大融化之前,圖中的白色區(qū)域已經減少了一大半。
資料圖
不僅是北極,在擁有世界最大冰蓋的南極洲,情況同樣有些嚴峻。
讓人揪心的是,今年,緬因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一項研究表示,南極洲的“末日冰川”正在以5500年來最快的速度融化。
資料圖
“末日冰川”指的是思韋茨冰川,作為南極洲最大的冰川之一,它的面積與整個英國相當。
因為它的狀態(tài)對海平面有著巨大影響,“末日冰川”一直受到人類的密切監(jiān)測。
資料圖
而最近的這項研究提到,如今“末日冰川”相對海平面下降的速度,比5500年前高出五倍。
這與人類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僅在近30年內,“末日冰川”的融化速度就翻了一倍多。
資料圖
研究者表示,目前的冰川融化率升高表明,冰川的主體結構可能出現(xiàn)斷裂,導致流向海洋的冰川加速融化。
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這種融化速度可能會對未來的全球海平面,造成災難性的沖擊。
資料圖
海平面上升會直接沖擊到上海、悉尼等一系列沿海城市。諸如佛羅里達、孟加拉國等低洼地帶,馬爾代夫等整個國家都會面臨威脅。
在城市被淹沒之外,洪水和風暴也將成為常態(tài)。那些原本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qū),將不再是文明發(fā)展的最佳地點...
全球變暖、冰層融化帶來的問題中,海平面升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英國《衛(wèi)報》最新發(fā)布的一篇報道稱:“科學家們有充分的理由來推測,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災難的發(fā)生,人類滅絕的風險尚未被充分探索?!?/p>
資料圖
氣溫的整體變暖,會讓永凍層的融化加速。
永凍層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區(qū),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下面都有永凍層。
資料圖
也因此,北半球的許多地方都建在永凍層上。
在凍結時,它比混凝土更硬。而一旦永凍層融化,房屋、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都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資料圖
永凍層融化帶來的后果不僅僅是地面斷裂,在永凍層正常存在時,土壤中的有機碳在低溫條件下不會分解或腐爛。
而當融化過程加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加速全球變暖的過程。
氣溫進一步的升高會促使更多永凍層融化,釋放出更多溫室氣體,制造出無解的循環(huán)。
一旦這個循環(huán)被啟動,人類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未來...
資料圖
同時,永凍層的融化,會讓那些冰封了成千上萬年的病毒,重見天日。
西伯利亞北部村落的炭疽熱感染是最好的例證:炭疽最后一次爆發(fā)是在80多年前,而在2016年,這種本來在大眾視野中消失的疾病突然卷土重來。
資料圖
2000只馴鹿中招,20多名人類感染...之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炭疽細菌來源于75年前感染了炭疽熱而死的馴鹿,它的尸體之前一直被凍在永凍層里。
2016年,氣候變化導致永凍層融化,也釋放出75年前馴鹿身上的炭疽細菌,造成這樣一波大感染。
——永凍層中的種種微生物被完全封存,但卻從未真正死亡。
資料圖
科學家曾在解凍的永凍層中發(fā)現(xiàn)了生存超過40萬年的微生物,可以想象,如果全世界永凍層大面積融化,各種細菌和病毒將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嚴重沖擊。
一場全球大流行就讓我們承受了太多,更多元、更古老的微生物,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災難。
資料圖
在宏觀的影響之外,大家能具體感受到的一點是,近兩年的夏天,極端高溫變得越來越多。
在意大利,今年的羅馬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40.8攝氏度。
資料圖
高溫之下,是7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干旱襲擊了意大利北部地區(qū),農業(yè)、水力發(fā)電和飲用水供應緊急短缺。
資料圖
由于全球氣溫的升高,地中海的干旱和極端高溫事件更加嚴重,相較于工業(yè)化之前,地中海的地表溫度如今已整體高出1.5攝氏度。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沒有得到控制,到2065年,極端干旱日可能占到整個旱季的50%以上。
資料圖
在日本,今年的東京記錄下了1875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資料圖
東京西北部的伊勢崎市,氣溫一度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40.2攝氏度。
資料圖
在美國,極端高溫警告遍布28個州,1億美國人正在忍受劇烈高溫。
資料圖
在國內,“熱射病”一詞越來越多地走進大家的視野。
今年因為熱射病導致昏迷、去世的新聞數(shù)不勝數(shù),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了高溫的嚴重性。
資料圖
資料圖
南京大學的相關研究者表示,到2070年,極端高溫(年平均溫度超過29度)可能影響近20億人。
高溫在各國政治、經濟、社會層面上的影響,可能造成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人類對地球的改變越來越大,或許某一天,地球環(huán)境也會到達人類負荷的極限。
最開始,災難的征兆可能只是一小塊冰川的崩塌。
冰蓋流入海洋,融化成水,沒有人知道,連鎖反應的第一步,會從哪一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