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清末的最后一位格格,活到2004年,臨終前說了溥儀不敢說的話

        更新時間:2022-08-03 18:02:02作者:未知

        清末的最后一位格格,活到2004年,臨終前說了溥儀不敢說的話

        2004年,末代皇帝溥儀最年幼的妹妹,醇親王府七格格——愛新覺羅·韞歡,走向了生命的終點。

        臨終之際,她說出了末代皇帝溥儀一生都不敢說的話,撕開了清朝王公貴族們最后一層遮羞布。

        那么她究竟說了什么?有人說川島芳子的胞妹,才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事實究竟如何?在愛新覺羅·韞歡,身上又發(fā)生過哪些故事呢?

        最后的七格格

        1921年9月11日,愛新覺羅·韞歡出生了。


        資料圖

        她的父親,是宣統(tǒng)皇帝的監(jiān)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母親則是側福晉鄧佳氏。

        雖不是嫡福晉所出,但由于是王府中最小的孩子,所以一直頗受寵愛,被稱為“七格格”。

        很多人都以為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清王朝覆滅后,那些王爺公主們過得很苦,實際上并非如此,通過談判他們保留了大量財富。

        因此愛新覺羅·韞歡自小便生活在偌大的醇親王府中,不僅錦衣玉食,而且還配有大量的仆役。

        根據(jù)愛新覺羅·韞歡回憶所說,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們家的仆役人數(shù)還在100人以上,辛亥革命后雖然略有減少,但也有七八十人。


        資料圖

        這些仆役中光是貼身服侍愛新覺羅·韞歡的就有4個,她們不僅負責韞歡的生活起居,還要教授她各種禮儀,言談舉止,皆在管教范圍。

        除了嚴格管教之外,王府還極大程度上限制了韞歡的人身自由,她作為格格,不能像哥哥們一樣自由出入王府,幾乎一直被鎖在府里。

        直到1926年,載灃舉家搬到了北京西什庫教堂院內(nèi),韞歡這才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夠正常交友。

        韞歡原以為好日子就要來了,卻不想這段自由是極為短暫的,因為沒過多久,一家人便又再度搬回了醇親王府內(nèi)。

        雖然在王府中也有人教授知識,可是韞歡始終對面充滿好奇和向往。

        1948年,愛新覺羅·韞歡和朋友李淑芬一起開辦一所女子職業(yè)學校,名為“堅志女子職業(yè)學?!?。


        資料圖

        她對此感到由衷的欣喜,雖然沒有了仆人貼身侍候,她還得參加學習和勞動,但是這正是她想要的,所以她經(jīng)常快樂的騎著自行車在街上奔走。

        與此同時,她還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此她還特意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金志堅”,取“志向像黃金一樣堅不可摧”之意,算是徹底的與過去決裂。

        在教學方面,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會照本宣科,因此講課的效果并不好,可事實證明,她在這一塊的確是有天分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她很快變能將課程講得繪聲繪色了,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歡上她的課。


        資料圖

        愛新覺羅·韞歡也以“金志堅”之名,被政府正式吸收為公辦小學的教員,成為兄弟姐妹當中第一個參加革命工作的人。

        當“七格格”的身份從她身上褪去,一名優(yōu)秀新時代女性便煥然而生了,她不僅在事業(yè)上成就斐然,還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格格的感情與生活

        1950年2月12日,韞歡和一個叫做喬宏志的工人結婚了。

        倘若是從外在看,兩人似乎是不大般配的,因為愛新覺羅·韞歡不僅姿貌俏麗,而且性格溫柔,帶著一股女性的知性美。

        可是喬宏志看起來卻普普通通,沒上過太多學,看起來還有些木訥。

        然而這兩個人其實是很般配的,韞歡也對喬宏志非常滿意。


        資料圖

        在剛剛走出王府的時候,很多人因為韞歡過去的身份而不愿意與他來往。

        在這種背景下,兩人卻萌發(fā)出了真摯的感情。

        喬宏志甚至又時還會和韞歡開玩笑,比如說當韞歡在做那些不太擅長的精密家務活的時候,他會打趣著說,

        “七格格,那是能讓你做的活嗎?”

        不僅如此,喬宏志在生活上還對韞歡多有照顧,兩人組建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資料圖

        只可惜好景不長,1960年的時候喬宏志突然去世了,只丟下她們孤兒寡母艱難求活,省吃儉用之下,為數(shù)不多的工資勉強能夠。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曾經(jīng)提出過給予她一定幫助,不過最終還是被她拒絕了,因為她不想再跟過去的身份有牽扯,只想當一個普通人。

        后來她雖然把孩子養(yǎng)大成才了,但是由于熱愛教育,所以她依舊從事著教育工作,就連退休后的十年間,也一直堅持著教書育人。

        工作期間,愛新覺羅·韞歡開設過各種班級,給當時很多沒怎么上過學,或者說是有文憑但是沒有知識的人提供了很多幫助。


        資料圖

        學生和同行們都對她非常敬佩,學生們稱她為“熱心的金老師”,常常和她訴說自己的煩惱和學習上的困難。

        同行們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因為她以前的身份對她有所誤解,但是相處得久了,大家也都知道她專心于教育,反而對她愈發(fā)敬佩。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韞歡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她不僅教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給國家做了貢獻,而且還收獲了很多朋友,時常書信往來。

        從“高高在上的格格”,到“走入人民群眾的老師”,愛新覺羅·韞歡似乎很容易就完成了這個身份轉變。

        這得益于她幼年時萌發(fā)的對自由的渴望,也得益于她早年看的那些進步書籍,給她培養(yǎng)出了很好的三觀。


        資料圖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三觀作為支撐,所以她才能在2004年去世前,說出那句溥儀一輩子都沒能說出口的話,

        “我們的家族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我這一生能夠為人民服務,是我最大的榮幸?!?/strong>

        在病床上說出這句話后不久,愛新覺羅·韞歡便去世了。

        這個一輩子追求自由、推行教育的女性,終于擺脫王府桎梏,瀟灑地走完了這一生。

        清朝的罪行

        為什么韞歡會說,“我們的家族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呢?

        首先,滿清政權本就是以掠奪起家的。

        明朝末期,滿清通過掠奪財富迅速起家,原本政權更迭無可厚非,而是滿清為了鞏固統(tǒng)治,卻進行了多次駭人聽聞的殺戮。

        在崇禎年間的時候,曾經(jīng)進行過人口統(tǒng)計,當時漢人人口是6000萬,可是等到清朝初年的時候再進行統(tǒng)計,就僅僅只有1000多萬人了。


        資料圖

        其次,滿清政府割地賠款,用中國的血肉一點點養(yǎng)大了“豺狼”。

        先說割地,在我國黑龍江入??诘臇|南區(qū)有一個島嶼叫做庫頁島,那里有著大量的黃金、煤炭、石油以及漁業(yè)資源。

        自古以來那都是我國的領土,結果滿清政府直接將其割給了沙俄,以至于至今庫頁島還是俄羅斯聯(lián)邦內(nèi)的“最大島嶼”。

        更諷刺的是,早在乾隆皇帝時期,沙俄的野心就已經(jīng)昭然若揭了,可是乾隆對此的反應是什么呢?

        “當?shù)乜嗪?,久無居人,如若遠征,百害無一利,無需理會?!?/strong>

        那么大一片國土,就此被拱手讓人,哪里還有“明犯強悍者,雖遠必誅”、“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決心與氣概?

        再說賠款,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清政府給日本賠了2億多兩白銀,折合日元將近有3.8億。


        資料圖

        結果日本人從這些錢中拿出了1.2億用來擴充海軍,拿出了5000多萬用來擴充陸軍,還有7000多萬被拿出來作為臨時軍費存進了國庫。

        剩下的錢,一部分用來發(fā)展教育,一部分用來購進設備發(fā)展工業(yè),也就是說日本人是靠著清政府給的錢,才能那么快速地發(fā)展起來的。

        如此說來,愛新覺羅家族以及滿清政府,的確擔得上“罪人”一稱。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過數(shù)十個封建王朝,這些王朝中遭遇外敵侵略的也不在少數(shù),可是它們基本上都選擇了反擊。

        像滿清政府這樣,實力尚且算作強大,結果面對外敵侵略,一退再退,最終各地賠款創(chuàng)造百年屈辱史的,基本上是沒有。

        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清朝“有罪”了。

        最后一個格格

        滿清政府以及愛新覺羅家族的罪行問題,我們暫且說到這里,接下來我們再來聊一聊,誰才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為什么要討論這個問題呢?因為有些人覺得川島芳子姐妹才是最后的格格。


        資料圖

        沒錯,那個臭名昭著的“川島芳子”,其實是一名中國人,而且還是清朝的格格,她的父親是肅親王,而她的真名應當是“愛新覺羅·顯玗”。

        當時肅親王想著借助日本的力量去復辟大清王朝,于是便把自己幼年的女兒送給了日本浪人川島浪速,川島浪速將顯玗改名為川島芳子。

        隨后,這二人就回到了日本,而川島芳子也就此開始在日本接受軍國主義教育,這也是為什么她明明是中國人,卻站在日本人那邊。


        資料圖

        說起來,她的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由于長大后非常漂亮,引得養(yǎng)父覬覦,回到中國時,又得知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

        為了遵從父親遺愿,她嫁到了蒙古王族,可不久后她卻對生活不滿,于是離開蒙古開始和日本的關東軍對接,開始從事間諜活動。

        1945年她在北平被抓,最終被以漢奸罪、間諜罪判處死刑。


        資料圖

        雖然也有人說川島芳子當時沒有死,一直活到了1978年,不過這只是無根據(jù)的傳聞,當不得真,而且她也不可能跟2004年才去世的韞歡相比。

        真正被稱為“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的是川島芳子的妹妹,愛新覺羅·顯琦。


        資料圖

        愛新覺羅·顯琦出身于1918年,作為川島芳子的胞妹,她同樣受到了父親想要復辟王朝的影響,自幼生活并被束縛,處處要遵循封建王朝時的禮法。

        只不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不能開倒車,袁世凱如此、肅親王亦如是,所以復辟不出意料的失敗了,愛新覺羅·顯琦也被改名為金默玉。

        完成學業(yè)后,她在國內(nèi)一家企業(yè)找到一份工作,勉強維持著自己的生活,等到建國之后,她更是徹底與家族中的其他人分道揚鑣,重新成家過普通日子。

        只可惜,當時她微薄的收入,根本就難以支撐一家九口人的開銷,所以日子過得非常辛苦,好在她在日本的兄長給她轉了一筆錢,開了小飯店才好一些。


        資料圖

        晚年時候,顯琦和韞歡走上了一樣的道路,那就是辦學校搞教育。

        她和丈夫把家里的所有積蓄都拿了出來,買了一些書桌和教材,然后“愛心兒童日語班”就誕生了。

        后來他們又把日語班變成了日語專修學校,就坐落于河北廊坊地區(qū)。

        2014年5月,愛新覺羅·顯琦因心臟病發(fā)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資料圖

        也正因為愛新覺羅·顯琦的去世時間,比愛新覺羅·韞歡要晚10年,所以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她才是最后一位格格。

        至于另外一些人,則是認為愛新覺羅·韞歡的出生年月,是要晚于愛新覺羅顯琦的,也就是說韞歡的年紀比顯琦要小,所以她才是最后一位格格。

        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不管怎么說,韞歡和顯琦也算是活出了自我,擺脫了封建統(tǒng)治的桎梏,不像川島芳子,始終活在父親以及封建統(tǒng)治的陰影里。

        其實,從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儀與隆裕太后頒布《退位詔書》開始,就再沒有什么王爺和格格了,封建統(tǒng)治已然化為了歷史中的塵土。

        如今的我們,更應該牢記過去的教訓,努力向前看,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向推翻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先輩們報以崇高的敬意。

        本文標簽: 溥儀  川島芳子  載灃  格格  肅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