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9 22:00:34作者:佚名
報道截圖
財聯(lián)社8月9日電,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證實,烏克蘭管道運營商Ukrtransnafta暫停了俄羅斯通過南部德魯日巴管道通往匈牙利、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的天然氣運輸。
另據環(huán)球網,德魯日巴輸油管道是俄羅斯向中東歐國家輸送原油的大型輸油管道系統(tǒng),其中南線部分經烏克蘭輸送給匈牙利等歐洲國家。
相關新聞
制裁俄羅斯遭反噬 歐洲千方百計填補巨大能源缺口
夏月流火,正當歐洲百姓受著酷暑炙烤之時,歐盟委員會和很多歐盟國家已經在為凜冬將至、如何取暖而著急上火。由于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德國方面擔心氣不夠用。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7月31日呼吁暫停用天然氣發(fā)電。
受高溫和干旱影響,德國萊茵河水位下降
前不久,歐盟國家部長會議經過討論,最終批準了“節(jié)能安全過冬計劃”。此前,國際能源署已向歐盟提出“十點建議”計劃。今年5月,歐委會還制定了“歐洲再賦能計劃”。這三個計劃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應對歐盟國家的能源短缺困境。但這些措施能填補歐洲能源缺口嗎?
歐洲人目前的最大愿望是接下來的冬季不要太冷。據歐媒報道,為應對天然氣可能三倍漲價的預期,一些人已開始儲備木柴以供冬日取暖。
俄烏沖突以來,歐盟對俄進行了七輪制裁。最近幾輪制裁主要集中在對俄能源出口和融資能力的打擊上。本月,歐盟國家將從俄進口最后一批煤炭。到今年年底,歐盟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將減少90%。天然氣方面,7月27日,俄羅斯已經把通往德國的“北溪-1”管道輸氣量降至滿負荷輸送量的20%。
德國能源貧乏,對俄依賴嚴重,其工業(yè)生產和生活供暖所需天然氣的55%和石油的30%都來自俄羅斯。據估計,若今冬天氣不太寒冷,德國能源缺口可能在10%至15%之間。若遇凜冬,缺口更大。
能源制裁形成的巨大缺口在給俄羅斯經濟造成麻煩的同時,也正普遍給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奧地利等國的民眾生活帶來困難。因此,歐洲不斷有人反問,制裁到底對誰的影響更大?
7月29日,羅馬尼亞總統(tǒng)約翰尼斯(左二)舉行儀式歡迎來訪的摩爾多瓦總統(tǒng)桑杜(左一)。 桑杜表示,摩希望能盡快從羅馬尼亞購買天然氣
盡管困難重重,歐洲人已決心盡可能擺脫對俄羅斯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其中最長遠的規(guī)劃是加速發(fā)展清潔能源,包括擴大光伏、風能發(fā)電的裝機量,以及沼氣發(fā)電等。
最省錢的方法是想盡一切辦法節(jié)能。一方面通過合理化能源采購、分配網絡的管理流程,改進技術提高能效,以及使用節(jié)能建材來實現(xiàn)降低能耗。另一方面歐盟要求各國民眾在工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節(jié)能習慣,比如“節(jié)能過冬計劃”要求各國排出能源配給限制的產業(yè)順序,并規(guī)定在緊急情況下國家要“強制”減少能源使用。
對歐洲而言,緩解能源困境的最直接辦法是從其他地區(qū)擴大能源進口。以天然氣為例,除俄羅斯外,歐盟還從挪威、阿爾及利亞、阿塞拜疆、卡塔爾等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不過,挪威的產能已接近極限,阿爾及利亞自身需求量大,卡塔爾因設備問題無法大量供應。
在上述辦法都無法完全填補能源缺口的情況下,歐盟將只能犧牲部分節(jié)能減排目標,重新增加核電和煤電生產,以渡過當前的難關。事實上,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盟國家,一方面加緊進口、儲存能源,另一方面已經放慢綠色步伐,重啟或擴大煤電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