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0 10:32:04作者:佚名
我日前發(fā)了個小貼子,談到兩個朋友的女兒即將岀國留學讀本科,朋友有些擔心,卻又無可奈何。
我只是簡述了一下事實,語調還算克制,卻莫名遭到一些人的攻擊。
我猜:這些攻擊者主要是一些做留學中介生意的洋買辦吧。它的飯盆被我無意間踢了一腳,當然要呲牙吠叫一下。
不過,你既然吠叫,我也就不必裝委婉了。我就打開窗戶說亮話吧:除非不得已,現(xiàn)在讓孩子岀國讀本科就是很奇怪!
何謂“不得已”?我那兩個朋友的情況就是如此。他們的孩子3年前上高中時,報的是國際班,那時,新冠疫情還沒有爆發(fā),兩家人的生意(一個做餐飲,一個做土建)也還不錯。
但現(xiàn)在呢,疫情鬧的,這兩家的生意大不如前。但孩子(都是獨生女)不能參加國內高考,又被國外的大學錄取了(大學國際排名一般),他們能有什么選擇?!
選擇決定命運,這種“不得已”的情況有一定的代表性。這里不多說了。
我想說的是另一種更具普遍性的情況:國內高考不理想的孩子,選擇岀國讀本科,目的地主要是歐美大學。
什么叫“不理想”?這是他們的自我定義,就是沒考上所謂的國內名校。我周邊有不少人家送孩子岀國留學的,這些孩子沒有一個人的分數(shù)夠上國內985或211。
呵呵,我怎么覺得,這種岀國留學有點沖鋒陷陣的意思,要面對一堆問題:
其一,新冠疫情問題。國外躺平了,但病毒并沒有消失,其后遺癥不可忽視。
其二,人身安全問題。感覺現(xiàn)在歐美的社會治安更亂了。有人跟我爭,說我在信息繭房中,說不要偏聽偏信,說在國內也不是百分百保險,那我說:你在美國被槍擊的概率比在國內高1萬倍,對不對?
其三,文化沖擊問題。這種沖擊力極大,對18歲的孩子很有挑戰(zhàn)性。當然,有的外國大學,中國留學生極多,校園環(huán)境跟國內差不太多,這還好點。主要看個人適應能力吧。
第四,性價比問題。這是核心問題。我們都知道,留學費大錢。但陳女士歐洲大學假博士學位事件后,歐美非名牌大學的可信度大降,至于韓國、菲律賓以致喀麥隆的大學文憑,更是等而下之了。
更重要的是,國內大廠、高校以及各種機關、事業(yè)單位,現(xiàn)在眼界不同了。在陳女士事件之前,他們招人就已更注重第一學歷即本科學歷了,國內985、211+國外名校碩博,被認為是名門正派。至于國外讀的本科,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除非你讀的是國際排名100以至50以內的大學,否則,以后很難有應聘的底氣。
現(xiàn)在好像又到一年一度岀國留學季了吧。我有感而發(fā),不吐不快,胡亂說一通,但愿不要讓太多的人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