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88888888”拿央視標王,被美國人搞破產,兩代大佬都沒救回來

        更新時間:2022-08-12 08:44:44作者:佚名

        “88888888”拿央視標王,被美國人搞破產,兩代大佬都沒救回來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破產邊緣的新華聯,終于又甩掉了一個包袱。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三元股份以拍賣底價拿到新華聯手中持有的湖南太子奶40%的股權,加上此前三元持股的60%,太子奶正式成為了三元的全資子公司。

        價格不算貴,在一拍時,起拍價就已經在評估價的基礎上打了7折,進入二拍,折扣已經是評估價的5.6折,而這賣出去的7000多萬對于負債100億以上的新華聯來講,杯水車薪。



        三元算是撿漏了嗎?難說。

        按這個價格,太子奶的估值只有1.75億,與當初的7.15億的接盤價相比,蒸發(fā)了76%,無論三元還是新華聯,都是虧到“媽不認”了。

        這也正常,湖南太子奶在2021年的營收是1851.96萬,凈虧損5897.93萬,而在過去的10年的時間里,太子奶只有2015年和2016年實現盈利,其余年份皆為虧損。

        對于三元來講,太子奶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拖油瓶,以前有人分攤,現在就靠自己一力承擔了,能夠扭虧,對于三元的挑戰(zhàn)比較大,畢竟奶制品賽道有多卷,三元自己就很有體會的。

        當然,對于太子奶來講,多舛的命運則面對著更大的不確定性。

        品牌會不會就此消失呢?還真說不定。

        畢竟銷量擺在那里,以前陪伴90后成長的品牌,到如今市面已經很罕見了,在電商平臺,太子奶零銷量,也是常事兒,前途非常渺茫。



        昔日太子奶,也是一代國民品牌。

        1990年,30歲的湖南人李途純從國企辭了職,拿著300塊南下深圳,開始了闖蕩,1993年,他靠著10萬的貸款,印了一批毛主席百年誕辰掛歷,然后高價售出,就此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李途純拿出了100萬在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廠。

        以前的市場沒有這么卷,但是咋出圈仍然是一個大問題,那時候的主要宣傳渠道就是電視廣告了,其中又以央視的廣告最為金貴。

        1997年,央視的廣告位招標,現場一片歡騰和熱鬧,有錢的都在期待成為標王,因為不僅能在電視上播放廣告,而標王本身也具有轟動性,能“免費”傳播一波。

        而根本沒有入場券的李途純,是帶著借來的20萬去的,他要賭一把。

        在《天氣預報》前5秒的黃金段廣告招標上,競爭很激烈,名不見經傳的李途純豈止是All in了,他根本就沒和公司商量,就開始一路叫價,并且50萬起跳,一路過關斬將,最終88888888元成交,成為食品飲料類的標王。

        8000多萬,呵呵,當時,太子奶的一年銷售額還不到500萬,就是把整個太子奶加起來,也只勉強能夠得上廣告費。

        完全是賭博嗎?

        成為“標王”后,事情就不一樣了。

        沒錢交廣告費?株洲市對李途純很是追捧,銀行爭著搶著給他放貸,那場面就像“想要多少,你開口”。

        借錢打廣告,這一波不虧,僅3個月過去,太子奶就迎來了一億的訂單,而經銷商們更是直接揣著現金上門,生怕拿不到貨。

        “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補充乳酸菌”,這句廣告語從央視進入到各大電視臺,“標王”給太子奶帶來了10年的光環(huán)。



        2007年,太子奶在全國有7000多家經銷商,總營收達到了20多億,市場占有率76.2%,成為全國乳酸菌行業(yè)的Top 1 。

        行業(yè)老大總是閑不住的,在此之前,太子奶就開始探索多元化了,童裝、超市、辣椒醬甚至是房地產,這些業(yè)務開始成為太子奶的副業(yè)。

        當然,這些副業(yè)都不賺錢,還得從主業(yè)吸血,雖然還沒到被拖累的程度,但是這時太子奶的資金需求確實不小了,在這個時候,各路資本看中了太子奶。

        雀巢一度對太子奶感興趣,但是雀巢給出的方案是整體收購,李途純覺得不劃算,于是方案被否了。

        還有就是投行了,一旦太子奶能夠上市,那么意味著投行資本又能大賺一筆。

        來的投行不少,都想掏錢分一杯羹,但是選誰就很難決定了,高盛主動出擊,帶著曾投資蒙牛并在蒙牛賺嗨了的摩根士丹利和英聯投資來了,成功的案例給了李途純不少信心。

        2007年,英聯投資、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聯合向太子奶出資7300萬美元,獲得了太子奶30%的股權,當然這背后還有一份對賭協議:

        在注資后的前三年,如果太子奶集團凈利潤增長超過50%,就可降低注資方的股權,如完不成30%的業(yè)績增長,李途純將會失去控股權。

        在這份注資之外,美國花旗銀行領銜的銀行團也給了太子奶5億的授信。

        對賭的條件看起來并不高,那時太子奶的增長率接近100%,完成50%是小意思,而且那時奶業(yè)正是發(fā)展的高峰期,早一點對賭的蒙牛的發(fā)展速度也是翻倍,太子奶想復制這個奇跡很容易。

        李途純也準備大展身手,“5年內總資產達到20億元,總銷售額達到100億元。10年之后,1000億元的年銷售額是太子奶集團一定要實現的目標”。

        拿到錢的李途純開始鋪規(guī)模了,外地建廠,本地辦公樓也建成了“天安門”+“白宮”形制,當然,他還是不忘補貼太子奶的副業(yè),力圖全面發(fā)展。

        但是,豪言剛剛放出去一年,就出事兒了,2008年,給了太子奶迎頭痛擊:

        對賭肯定是完不成了,這個時候花旗銀行又來逼債了,而那個時候,太子奶總資產26億,負債27億,可以說是資不抵債了。

        為解決債務問題,李途純開始用各種渠道找錢來解決自己的困局,對經銷商、員工以及社會集資1.3億,但是這1.3億的作用也不大,最終,李途純還是喪失了太子奶的控制權。

        投行們拿到控制權也不是要好好做,而是要出手。

        找誰做接盤俠呢?

        這個時候,想要通過上市來退出,幾乎是不可能了,他們又想到了此前有興趣的雀巢,但此時的雀巢已經不想買了,自己恨不能減包袱呢,誰還會接一個大炸彈啊。

        投行們認虧了,但是花旗銀行的貸款可是不認虧的,堅決要求償還貸款,2008年底,花旗銀行就把太子奶告了,要求太子奶提前償還全部貸款。

        最后,是株洲市出面,用國資的高科奶業(yè)托管了太子奶,此后,就是李途純、高科奶業(yè)以及其他股東關于太子奶的博弈了。

        高科奶業(yè)從國資變成了民營控股,李途純炮轟其是“想侵吞太子奶”;

        境外股東想要清盤,但是國內的股東們都不同意;

        經銷商和前高管們搞了一個仙山奶業(yè)來對抗,但是高科奶業(yè)又不干了。

        最終,新的負責人文迪波被紀委調查,李途純因為當初集資1.3億,被以“非法集資”的名義帶走了,最終涉及罪名“非吸”、挪用資金和職務侵占,而太子奶也進入了司法重整程序。

        經過幾輪的投資者招募,最終有乳業(yè)經驗的三元和“資本湘軍”新華聯的聯合體,成功拿到了太子奶的重整機會,李途純徹底出局。

        2011年,李途純無罪釋放,被羈押而后又被無罪釋放,這樣的企業(yè)家可不多,因此,他又有了“悲情企業(yè)家”的身份,但企業(yè)已經沒了,2020年,李途純轉行,為中小企業(yè)提供咨詢服務。

        不過,這之后,李途純仍不時出來再提太子奶,主要是炮轟花旗銀行,稱其利用空白抵押合同,纏訴太子奶,并因花旗銀行提高利率、逼債、要求提前還貸等行為,導致太子奶被拖垮以至于破產重整。



        在一口咬定美國人搞死了太子奶的同時,他也不忘炮轟一下后來太子奶的新晉股東新華聯,他發(fā)文稱“鼓勵李途純式實業(yè)實體報國,謹防(傅軍)空手套白狼圈錢模式”,而此時,傅軍已經被李途純留下的爛攤子,坑得一塌糊涂了。

        但是,即便是夾帶著反美的民族情緒,已經沒啥人關注李途純的“炮轟”了,就像已經沒啥人再喝昔日輝煌的太子奶一樣,一代標王,就這樣悄沒聲息的消失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容

        本文標簽: 蒙牛  新華聯  標王  股權  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