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6 10:32:23作者:佚名
暑假正當其時,
相信不少家長在思考:
假期應如何陪伴孩子?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如何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專業(yè)?
相信讀完下面這位
北大學霸家長的
教育經(jīng)驗分享,
你一定會收獲滿滿哦~
姓 名:戴瑩妊
執(zhí)筆家長:戴秋颼
錄取院系:中國語言文學系
畢業(yè)中學:江蘇省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
獲獎情況:
“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學霸檔案
一
引言
女兒今年參加高考,發(fā)揮比較正常,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錄取。欣喜之余,女兒在過去十多年的學習場景猶如放電影似的,一幕幕在我的眼前閃過……
女兒之所以能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最關(guān)鍵的是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此外,我還要特別感謝女兒成長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老師,他們對孩子的生活進行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對學習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指導。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也談不上多么地有經(jīng)驗,只是想把自己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說出來,目的在于與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二
書香氤氤,潤澤生命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共識:一定要讓孩子進行大量的閱讀,因為閱讀真的很重要!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能開發(fā)孩子的智慧,激發(fā)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為孩子的今后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底座。
毫不夸張地說,閱讀是孩子開啟“狀元”之門的第一把金鑰匙。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我家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別說課本了,就是看一會課外讀物都能走神,該如何讓他讀書呢?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家長沒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怎么能要求孩子愛上閱讀呢?
從小到大,女兒的語文成績一直挺優(yōu)異的,而且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迷”。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很羨慕女兒有這么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其實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和我有意識地引導是分不開的。
(一)"蹭讀"的快樂時光
女兒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她對閱讀的興趣。她最早接觸到的一本書是有著精美插畫的《唐詩三百首》,她非常喜歡。于是,她開始對書產(chǎn)生了好感。女兒再大一些,她開始識字后就更愛看書了。我家中有兩個大書柜,都放滿了書,她開始翻閱最底下那些薄薄的小冊子,是《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之類的故事書,她喜不自禁。
當女兒把家里所有適合她的書都讀完以后,我就想出一個妙法——出去“蹭書”看。于是,每天晚飯后,我和妻子就把女兒“扔”在書店,然后我們便悠哉悠哉地去散步,轉(zhuǎn)了一大圈后再回書店找她。
女兒來到書店,穿梭在書架之間,徜徉在書海之中,聞著書卷香,尋找她的摯愛,她樂此不疲,沉醉其中。在這段時間里,親切的楊紅櫻,幽默的伍美珍,憂傷的郁雨君等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都帶著各自的著作,走進了她的心房。女兒對書,不再僅僅是好感,還夾雜著渴望和喜悅。
(二)"陪讀"的脈脈親情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家長培養(yǎng)孩子熱愛學習、不斷進取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陪讀”也應有更高層次意義上的價值,即家長通過自己以身作則和努力學習來影響孩子,與孩子共成長,和孩子共同創(chuàng)設一個追求知識的家庭學習氛圍,這樣的陪讀,才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我們平時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這一點對家長來說并不容易,但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如果家長一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或足球比賽,一邊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可能反過來問:“你為什么不學習呢?”
于是,每天晚上我們?nèi)叶加幸欢巍俺潆姟睍r間:女兒在她的小書桌上專心學習;妻子靜靜地坐在女兒旁邊或是翻看報紙雜志,或是進行業(yè)務學習;而我則看看書,寫寫稿……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安靜而溫馨,這成了我家一道亮麗的風景。
(三)"導讀"的講究藝術(shù)
魯迅先生曾說過:讀書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這個道理大人明白,可孩子不清楚。
有段時間女兒沉浸在小說的世界里,卻不喜歡其他類型的讀物,這樣偏頗的閱讀取向,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她的閱讀“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不合理的狀況。強扭的瓜不甜,我要想辦法讓女兒對不愛看的書逐漸產(chǎn)生興趣,讓孩子走進廣闊的讀書天地。
為了敞亮她的閱讀視角,我有意識地引導她閱讀其他類型的讀物,如人物傳記、科普讀物和歷史文化等。
有一段時間,女兒喜歡看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大本營》節(jié)目,她對里面的一些科學小實驗非常感興趣,常常糾纏著我問個究竟。我沒有直接告訴她答案,而是借此機會,有意識地引導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網(wǎng)上和圖書館查找資料來獲取知識, 解決疑問。慢慢地,她逐漸對科普類讀物產(chǎn)生了興致,家里的那一套《十萬個為什么》也成了她書桌上的“常客”。
(四)"共讀"的美好生活
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喜歡看些什么樣的書呢?如果家長不及時跟孩子交流,就根本無從了解。
有一段時間,女兒迷上了《男生賈里》《女生賈梅》的書,她跟我說:“爸爸,你知道我看了幾遍嗎?我已經(jīng)看了五遍啦! 你要是看了,就知道我為什么喜歡了?!?/p>
女兒把書塞到我手里,硬要我看,我不感興趣地說:“兒童文學,顧名思義,就是寫給兒童看的,我……”
她盯著我說:“爸爸,你不是經(jīng)常叫我要讀各種類型的書嗎?多看看兒童文學,保持一顆童心也很重要哦!”
女兒的話讓我茅塞頓開,為了做她的榜樣,我認認真真地看起來。第二天,我和女兒滔滔不絕地就這本書交流起來。交流當中,我抓住教育的契機:“你瞧,爸爸一開始也不感興趣,但真正讀進去了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妙處,居然一口氣看完了。你的建議非常好,以后你多向爸爸推薦好書。但你也要多看看爸爸推薦的書,多看幾頁,也許你就會喜歡上了。快來試一試吧!”
就這樣,在女兒的“逼迫”下,我也讀了不少兒童文學的書,這對我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也起到了較大的幫助。而女兒在我的影響下,也讀了不少歷史和科普類的書。
互相推薦、共同閱讀、多多交流,成為我和女兒“共讀” 的模式。我們是父女,也是書友。
現(xiàn)在,閱讀是女兒每天的必修課,她一看見好的書就挪不動腳步。女兒的表達能力強,語文成績突出,在高考中,她的語文發(fā)揮十分出色。
三
科學“陪讀”,講究藝術(shù)
其實,很多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的家長都不會在孩子的學習上操太多心,因為他們會把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當作一件大事對待。我認為,在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家長就應該糾正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
在培養(yǎng)孩子的作業(yè)習慣上,很多家長都做錯了。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一般只是口頭上說著孩子:“你抓緊時間看書、做作業(yè)吧!”,說完自己就看電視或做家務了,一點時間和精力都舍不得花在孩子身上。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能學好,只不過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也不一樣。如果要培養(yǎng)孩子的作業(yè)習慣,那么家長都需要盡量陪在孩子身邊,或讀書或看報,讓孩子感受家庭中濃濃的書香氛圍。漸漸地,孩子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yè),很少需要家長督促。
其實,在這方面我們也曾走過彎路。
我自小在農(nóng)村長大,很渴望自己的父母能關(guān)心我的學習,在我做作業(yè)的時候能陪在身邊并做些指導。如今,女兒在城區(qū)學校就讀,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中有一項就是要求家長檢查并簽字。于是,口算計時、單詞背誦、課文朗讀……不知不覺中,在檢查女兒作業(yè)的同時,我樂呵呵地充當起了“陪讀”的角色。
一段時間下來,我意識到這種做法的局限性。一方面,“陪讀”有利于敦促孩子按時、保質(zhì)地完成作業(yè),遇到疑難問題,我可以在旁邊給予輔導,及時掌握孩子學習的動態(tài),主動取得與學校老師的聯(lián)系和配合工作。但另一方面,“陪讀”耗費家長的時間和精力是驚人的,更主要的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從表面上看,女兒在我的全程“陪讀”之下寫作業(yè)更認真了,正確率也高了,但實際上她對我的“陪讀”的依賴性變強了,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概念減弱了。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女兒一遇到問題立即讓我解決,久而久之,她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較好的提高。
看來,家長“陪讀”也要注重科學,講究藝術(shù)。于是,我改變了策略和方法,我不再越俎代庖。我鄭重其事地告訴女兒,獨立完成作業(yè)是她成長過程中應該承擔的責任,爸爸媽媽只能在她的生命中充當“拐杖”的角色,路在她的腳下,需要她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一開始,我還是幫她檢查作業(yè),但不同的是我不再指出來出錯的地方,而是讓她自己檢查。這樣一來,她就得每道題都要重新檢查、重新驗算,相當于把題重做了一遍。慢慢地,她認識到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yè)的重要性,與其做錯重新訂正,不如一下子就做正確。慢慢地,女兒做作業(yè)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習慣逐步形成,作業(yè)的正確率逐步提高。在正式考試中,女兒會做的題目基本上能夠做對。
“陪讀”不是代替,更不是越俎代庖,而是科學、藝術(shù)地關(guān)注。講究“陪讀”的藝術(shù),做高明的家長,這樣的“陪讀”才是值得我們做的。
四
尊重信任,靜待花開
(一)學會欣賞孩子
著名家教專家周弘老師有一本書叫《賞識你的孩子》給我的啟發(fā)很大,他說:“孩子應該在鼓勵中長大,家長要毫不吝嗇地夸獎你的孩子?!庇幸淮?,我偶爾翻閱女兒的日記,令我震驚的是看到下面一段文字:“今天,老師讓我們表演課本劇,并要求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還要請爸爸媽媽打分并寫好意見。我來到爸爸的辦公室,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爸爸正在忙著什么,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清我的話。等我表演結(jié)束讓他打分的時候,他居然只給我打了85分,而且還對我說,準備不夠充分,表演不夠熟練,85分已經(jīng)是手下留情”……
“聽了爸爸的話,我心里有一絲難過,我精心準備的表演居然獲得了爸爸如此的‘好評’。第二天我到學校一看,很多同學的爸爸媽媽都給孩子打了高分,甚至有的同學被打了99分,可事實上他們的表演遠遠比不上我的精彩與嫻熟。此時我真的好傷心,為什么爸爸就如此‘小氣’,連一句小小的贊美都不給我呢?!"
看著女兒的日記,我百感交集。說實話,當時我的初衷是為女兒好。因為女兒平時在學校得到的表揚與鼓勵比較多,久而久之,容易使其產(chǎn)生“驕”“嬌”二氣,我給她打85分是想讓她清楚地認識自己,給她潑潑涼水,但沒想到會傷害她。
當女兒還是孩童的時候,每當她有了一點進步,長了一個小本領,我和妻子常常會欣喜并充滿鼓勵地夸獎她“真棒”“真能干”,哪怕她說得并不清楚,做得并不到位,我們也會忽略過去,期待著她的更多的進步。可是,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她聽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就越來越少。也許我和妻子都是教師的緣故,對女兒的教育比較嚴格。當女兒慢慢長大,我們不是關(guān)注著她的進步,或是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去夸獎和鼓勵她,而是一味地嚴格要求,甚至放大她身上的“錯誤”,甚至對她橫加指責。
拿著女兒“沉重”的日記,我很痛心,我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句簡單的評價,居然帶給女兒如此的傷害!作為一名教師,學過那么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卻唯獨沒有在自己女兒身上正確使用!
雖然這是件小事,但卻讓我警醒,促使我反思,也改變了我的教育理念,從此我對孩子的教育逐步步入科學、民主的軌道上來。
(二)學會理解孩子
說實話,現(xiàn)在的孩子真不容易,我們家長更要理解他們。平時我對孩子的管教既不過分嚴厲,也不過分溺愛,我們的關(guān)系就像是朋友一樣,無話不談。我建議家長們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多表揚,多鼓勵他們,而少批評、少指責他們。
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下來我們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們打打牌、聊聊天。因此,對于孩子的貪玩,我們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些把手頭的功課做完了再去玩。
(三)學會尊重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作為家長來說,更要講究教育藝術(shù)。其中,最核心的我認為是要真正尊重孩子。女兒在入學南菁高級中學參加高一夏令營時,參加分班考試后被分到了理科競賽班。當她看到理科競賽班高手如林時,她對自己做了一個全面的分析,覺得自己的語文和英語是強項,雖然數(shù)學成績還可以,但是數(shù)感不是特別好,況且文科中的歷史和政治又是自己喜歡的科目。于是,在夏令營的第一天晚上,女兒就打電話回來要求轉(zhuǎn)到文強班,雖然我和她媽媽糾結(jié)了整整一夜,但第二天還是冒雨趕到南菁高級中學為女兒請求轉(zhuǎn)班。因為我覺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最重要,女兒既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她一定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只有自己喜歡學、愛學,才能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直到現(xiàn)在,女兒都驕傲地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此外,這次填高考志愿,我們和女兒的分歧還是比較大的。女兒想讀外語類的專業(yè),而班主任則建議她讀法學或經(jīng)濟學專業(yè),而我和她媽媽則希望她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擅長的領域深入下去。于是,我們沒有專制,沒有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她頭上,本著尊重的原則,我們仔細地跟她分析清楚各個專業(yè)的優(yōu)劣,但告訴她最后的決定權(quán)還是在她手里,最后全家形成共識,愉快地做出了決定。
五
結(jié)語
最后我想引用《讀者》上看到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一個孩子在充滿寬容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有耐心;一個孩子在充滿贊美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會了贊賞他人;一個孩子在充滿認同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愛惜自己;一個孩子在充滿接受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愛惜這個世界。
作為家長,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我們的陪伴和老師的科學指導下,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她們終將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以上內(nèi)容摘自《我的北大夢》(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有刪減)
《我的北大夢》
圖書簡介
本書是由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從北大新生的大量應征稿件中精選的佳作匯聚而成。書中各篇優(yōu)秀征文,從學生自身、家庭教育、學校培養(yǎng)等角度全面介紹學習方法,既有提高學習效率的整體方法介紹,也有分別針對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各科的經(jīng)驗和方法,可供中小學生們對照個人實際,有針對性地借鑒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松高效地學習的目的,非常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
了解本書詳情
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
夢想北大叢書的小伙伴
可點擊下方鏈接
了解本系列更多圖書
也可掃碼了解叢書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