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7 18:20:34作者:佚名
據(jù)塔斯社16日報道,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里埃爾·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承認,歐盟對增加對俄制裁的興趣已經(jīng)枯竭。他在接受德國媒體《德國之聲》采訪時表達了這一觀點。
蘭茨貝爾吉斯 圖源:外媒
當在采訪中被問及歐盟能否出臺新一輪對俄制裁時,蘭茨貝爾吉斯表示:“我認為,(歐盟對俄羅斯)增加制裁的興趣已經(jīng)枯竭。許多歐洲國家對即將到來的冬季感到焦慮,因為這關系到天然氣和能源價格。但我認為,這一切不會像預期的那么糟糕……我希望,當我們看到歐洲有能力處理能源等其他事務時,我們可以重新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p>
蘭茨貝爾吉斯接受采訪 圖源:《德國之聲》
當被問到,在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過境問題上,立陶宛是否感覺被歐盟“背叛”時,蘭茨貝爾吉斯回答說,立陶宛希望布魯塞爾堅持原本的立場。他說,“我們相信它才是公平的。我們相信,俄羅斯有向加里寧格勒運送貨物的(其他)手段。那絕不應該是歐洲的問題,這是俄羅斯的問題……無論如何,經(jīng)過深思熟慮,那個決定(指立陶宛禁止受歐盟制裁的貨物過境)被改變了?!彼岬剑瑲W盟已經(jīng)對這類過境貨物設置了限額。
據(jù)俄衛(wèi)星通訊社此前報道,加里寧格勒州州長本月9日表示,迄今為止,加里寧格勒已用完可經(jīng)立陶宛鐵路轉運的貨物限額。俄羅斯外交部巡回大使伊薩科夫也表示,立陶宛在人為加劇通往加里寧格勒的貨物轉運問題。
據(jù)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網(wǎng)站報道,今年6月,立陶宛宣布,將不再允許受歐盟制裁的貨物通過其領土轉運到加里寧格勒地區(qū)。對此俄方認為,立方此舉違反了國際法律義務,特別是違反了俄羅斯和歐盟簽署的關于加里寧格勒州和俄聯(lián)邦其他領土之間過境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
據(jù)路透社、俄《報紙報》等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7月13日發(fā)布指導方案稱,俄羅斯可通過鐵路過境立陶宛向加里寧格勒州運送受歐盟制裁的貨物,但公路運輸依然被嚴格禁止,且運輸量不超過過去3年的平均水平,不得用于軍事用途。對此,立陶宛外交部稱會遵守該指導方案,但立方評價此舉可能給俄方留下“不合理的印象”,即認為歐盟在對俄制裁上有所妥協(xié)。俄羅斯外交部則回應稱,這一決定是“務實與遵循常識”的體現(xiàn)。
延伸閱讀
中方宣布制裁竄臺立陶宛副部長 立方此前曾多次挑釁
極目新聞記者 徐漢雄
外交部網(wǎng)站8月12日消息,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竄訪中國臺灣地區(qū),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干涉中國內(nèi)政,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針對瓦伊丘凱維丘特惡劣挑釁行徑,中方?jīng)Q定:對瓦伊丘凱維丘特采取制裁措施;暫停同立交通與通訊部任何形式的交往,暫停同立國際道路運輸領域交流合作。
中方宣布制裁措施(圖片來源:??托侣劊?/p>
此前,8月11日央視新聞報道,以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為首的立陶宛代表團8月7日抵達臺灣,并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在1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強烈譴責。汪文斌表示,立方一再違背承諾,是赤裸裸的背信棄義,中方將堅決回擊。我們敦促立方有關人員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立陶宛多次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用了“立方一再違背承諾”這樣的字眼,用了“背信棄義”來形容立方有關人員的惡劣挑釁行徑。
這表明,立陶宛已經(jīng)多次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事實上,據(jù)媒體報道,立陶宛在反華議題上多次扮演跳梁小丑角色。
去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強烈抗議和反復交涉,允許民進黨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開了制造“一中一臺”的惡劣先例。為此,中國降格了同立陶宛的外交級別,將其駐華大使館降為代辦處。此外,中方也中斷了與立方的部分進出口貿(mào)易及經(jīng)濟合作。
在這3個月前立陶宛放出相關消息時,中方就已作出外交回應: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當時立陶宛駐華大使米凱維切涅剛入境,在北京隔離了21天后,又得打道回府了。
立方挑釁受到中方回擊(圖片來源:??托侣劊?/p>
上次中國政府使出這一“懲戒”還是在40年前,也是因為臺灣問題。1981年,荷蘭政府批準荷企向臺灣出售潛艇,違背1972年中荷聯(lián)合公報原則。中方宣布將中國駐荷蘭大使館降為代辦處。直到1984年,荷方承諾不再批準該國企業(yè)向臺灣出售武器,中荷才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系。
2021年以來,在涉臺議題上,立陶宛不斷刷存在感:5月,立方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外長誣稱這一機制“分裂歐盟”,鼓動歐盟27國一致“應對中國”;6月30日,立陶宛外長稱該國計劃在臺灣等東南亞地區(qū)設立“代表處”;7月20日,立方與臺當局宣布“互設代表處”。
就在中立關系被外交降級后,立陶宛還在狡辯,稱立陶宛依舊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也“有權擴大與臺灣的合作”。事實上,立方至今仍死不悔改。
立陶宛為何要一再挑釁
據(jù)新華社國際部亞歐問題首席調(diào)研員孫萍介紹,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不到300萬,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立陶宛曾是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獨立后于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由于歷史恩怨等因素,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對俄疑懼心理突出,在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長期采取親美政策,對俄態(tài)度強硬。在中美關系發(fā)生變化前,立陶宛對華政策相對比較務實,中立關系曾長期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隨著美國對華采取遏制打壓政策,立陶宛的對華政策逐漸走偏。
特朗普執(zhí)政期間,立陶宛開始在一些涉華問題上隨美國起舞,如支持美推出的“清潔網(wǎng)絡”計劃。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門在報告中將中國稱為“國家安全威脅”。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2019年7月表示,不支持吸引中國投資參與克萊佩達港口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投資“可能會威脅立陶宛國家安全”。2020年10月,立陶宛舉行議會選舉,中右翼祖國聯(lián)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人黨主導的執(zhí)政聯(lián)盟上臺執(zhí)政,隨后立陶宛對華政策風格明顯轉向激進。
拜登政府上臺執(zhí)政后,打著共同價值觀等旗號拉攏歐洲等地區(qū)國家組建反華聯(lián)盟,立陶宛成為歐洲國家中的反華急先鋒。
立陶宛將自食其果(圖片來源:海客新聞)
據(jù)2021年11月22日臺海網(wǎng)報道,海外媒體評論認為,立陶宛敢背棄其在中立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杠上中國,其中一個原因是其對中貿(mào)易占比不高。資料顯示,雖然中國是立陶宛在亞洲最大貿(mào)易國,但去年雙邊貿(mào)易總額只有23億美元,不到立陶宛總貿(mào)易額的4%。
臺灣知名國際問題學者、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陳一新認為,“立陶宛敢挑釁一中原則,背后主要是受美國鼓動唆使,以及蔡英文當局的主動勾連?!?/p>
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證實,立陶宛將與美國國營進出口銀行簽署一項達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xié)議。他還特別強調(diào):“美國此舉意在緩解立陶宛因為臺灣問題與中國紛爭所造成的財政損失。”
立陶宛經(jīng)濟暨創(chuàng)新部長奧茉娜曾承認“從臺灣獲得好處……立陶宛企業(yè)已經(jīng)在與臺灣公司合作”。
立方興風作浪影響有限
專家認為,立方反華行徑嚴重侵犯中國利益,極大損害中立合作,暴露立陶宛政客的短視和偏見,立方投機行為到頭來只會得不償失。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專家楊博文認為,中立關系趨冷對中歐關系不會產(chǎn)生實質影響。一是立陶宛體量有限,在歐洲聲量有限,難以影響歐洲輿論。二是歐洲其他國家與立陶宛的觀點立場不盡相同,不會輕易跟風。大多數(shù)中東歐國家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無意傷害對華合作關系。三是立陶宛打“臺灣牌”只為討好美國,其他國家并沒有跟進的必要。
專家認為,中立關系對中國-中東歐國家整體合作、中歐整體合作影響不大,因為立陶宛在整體合作中的重要性有限。
據(jù)中國商務部數(shù)據(jù),去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貿(mào)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與立陶宛的貿(mào)易額占比還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