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7 20:05:30作者:未知
文丨一橙
出品丨網易科技《態(tài)℃》欄目組
今日,有媒體消息稱,位于三里屯路的寺庫北京線下體驗中心(寺庫總部)整座大廈幾近人去樓空。據安保工作人員透露,寺庫大廈從半年前就開始搬東西,現在大廈1-4層均已搬空,僅剩5層有部分工作人員。
對此,寺庫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并表示,“目前辦公面積并未縮減,屬于正常辦公狀態(tài),還有幾百人在公司辦公?!?/p>
但從2021年11月3日寺庫股價首次跌破1美元后,業(yè)界就有很多人擔憂寺庫能不能熬過2022年?
去年底,就有在寺庫平臺寄售奢侈品的用戶進行投訴,寺庫在商品售出后遲遲未將貨款打進用戶的賬戶,一些用戶甚至已經等了半年之久,錢始終都未到賬。與此同時,還有消費者反饋,在寺庫平臺購買商品后超過一個月沒有發(fā)貨,無奈申請了退款,結果卻是退款遲遲未能到賬。
在小紅書社區(qū),已經出現“寺庫退款”的相關詞條,很多用戶反饋寺庫平臺出現不發(fā)貨不退款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如何在寺庫辦理退款并進行維權的相關教程。
今年7月以來,除了寺庫以外,還有每日優(yōu)鮮、蜜芽等曾經集萬千寵愛的“網紅公司”,相繼跌落了神壇。
從曾經的獨角獸到如今被傳疑似跑路,從融資過億到如今主動關服停運,從紅極一時的明星公司到需要靠裁員縮減開支,這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一、跌跌不休,寺庫能挺過2022年嗎?
作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也曾紅極一時。
寺庫以奢侈品銷售、鑒定以及養(yǎng)護起家,于2008年成功轉型奢侈品電商。在當年的奢侈品電商熱潮中,寺庫不僅在珍品網、走秀網、尚品網等一眾奢侈品電商玩家中殺出重圍,還于2017年納斯達克風光上市,背后更是匯聚了IDG、BAI貝塔斯曼,銀泰資本、華人文化、平安創(chuàng)投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
但隨著寺庫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公司情況卻急轉直下,股價跌跌不休。
2018年,寺庫開始謀求自救,進行了品牌升級,從奢侈品電商轉型為精品生活方式平臺,開始四處“跑馬圈地”。
公開信息顯示,寺庫相繼布局了線下店(自建、入股中服免稅)、社群零售(庫店、BuyBuy商城)、寺庫金融(庫支票、及與玖富合資),以及寺庫藝術、寺庫智能、寺庫農業(yè)等諸多“業(yè)務板塊”,平臺上甚至賣起了吃、喝、玩、樂的產品。
但從寺庫財報可以看出,奢侈品銷售在公司的總營收中占比長期超過90%,這一多元化政策顯然并不成功,反而耗費了大量資金,導致寺庫的虧損不斷擴大。
寺庫2020年凈虧損為7186萬元,同比下降146.35%,而到2021年,虧損數字擴大到了5.66億元,其GMV、活躍客戶數、訂單總數、營收毛利潤等多項指標均同比下滑。寺庫上市以來,從巔峰時期的市值7.7億美元,到如今市值縮水近98%。
經營不善的同時,寺庫還面臨著極為嚴峻的信任危機。
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寺庫” 2021年整體消費評級為“謹慎下單”。而2022年上半年,“寺庫”還疑似存在退款問題、網絡欺詐、發(fā)貨問題、退換貨難、訂單問題、網絡售假、信息泄露、凍結商家資金、售后服務、虛假促銷等問題。
近年來,寺庫更成為了供應商口中的“老賴”。有些供應商已經提起訴訟,甚至申請對寺庫進行破產清算。
5月10日,據中國執(zhí)行信息公開網消息,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簡稱:寺庫)新增一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執(zhí)行法院為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立案時間為2022年5月9日,執(zhí)行標的為1742萬元。
同時,北京寺庫天下投資有限公司新增股權凍結信息,股權數額100萬元,被執(zhí)行人為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凍結期限自2022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執(zhí)行法院為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自身業(yè)績與股價雙雙低迷,同時,又因資金問題而負面纏身,這種內外交困的處境對任何一家電商平臺而言無疑都是危機。
他談到,“即使‘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徘徊在生死邊緣,但也還是不乏后繼而來的奢侈品平臺出現,但如果平臺不妥善解決品牌授權、貨源、服務等問題,估計也很難能吃到一口蛋糕?!?/p>
二、從每日優(yōu)鮮、蜜芽到寺庫,曾經的“獨角獸們”怎么了?
資金鏈斷裂、裁員降薪、拖欠貨款、關服停運……不到兩個月,每日優(yōu)鮮、蜜芽、寺庫這些曾經的百億“獨角獸們”,都相繼跌落了神壇。
究其深陷泥潭的背后原因,便是資本、流量和盈利之間的撕裂。
資本紅利背后是非常冷酷的代價。
不管是每日優(yōu)鮮、蜜芽還是寺庫,曾經都在資本市場感受過狂歡開局,動輒融資金額就可輕松過億,燒錢沖規(guī)模搶市場是慣性操作。但當流量紅利消失,電商競爭格局穩(wěn)定,“燒錢換流量”的故事也就不再性感,學不會如何賺錢的企業(yè)難免將迎來“集體隕落”。
有媒體統(tǒng)計,在每日優(yōu)鮮被爆“熄火”前,已經累計燒光超過100億元。在連續(xù)虧損下,曾經的“伯樂”騰訊也選擇了“全面撤退”。脫離源源不斷的資本投入,戳破似是而非的投機泡沫,無法盈利的每日優(yōu)鮮,想必終局只?;野?。
與此同時,獨立電商究竟算不算得上個好生意,還是個未知數。
談及為何關閉蜜芽App,其創(chuàng)始人劉楠解釋到,最根本的原因是垂直電商黃金時代已過。
她提到,不是綜合電商打敗垂直電商而是綜合電商擁有算法能力之后,可以讓垂直人群在綜合電商上看到垂直內容?!笆袌錾虾芏啻怪彪娚毯鋈灰幌碌归]了,外界猶如驚弓之鳥?!?/p>
不管是母嬰電商、奢侈品電商還是生鮮電商,都是垂直電商的一個品類,目前來見全球垂直電商都很少有成功案例,正因為垂直電商的獲客成本和經營效率過低所導致,在綜合電商面前類似螳臂擋車,無法真正與之相抗衡。
莫岱青以寺庫為例,“近年來,阿里、京東等綜合電商發(fā)力奢侈品市場,加上奢侈品品牌方也加速在中國的數字化進程,對于寺庫等來說是強大的沖擊,眾多玩家分羹奢侈品市場也削弱了寺庫這類垂直電商的的優(yōu)勢?!?/p>
隨著短視頻巨頭的殺入后,留給獨立電商的時間和機會也更加渺小。
例如在二手奢侈品賽道,2021年12月,快手電商宣布開放二手服飾、二手時尚服飾等一系列二手品類上架直播間;有媒體報道,2020年抖音二奢品類GMV達30億左右,二奢平臺幾乎全部入駐抖音直播間。
與時代失之交臂,分羹者又在源源涌入,隨著曾經的百億“獨角獸”不斷夢醒,留下的公司不僅要考慮如何跑得更快,也必須跑得更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