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9 16:20:29作者:未知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近日,就在外界關注在俄羅斯舉辦的坦克比賽時,遠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布麗達市,也開幕了空降兵比賽項目。而真正引起外界關注的是,我軍空降兵前往阿爾及利亞參賽時,是集體乘坐國產運-20戰(zhàn)略運輸機。這是繼今年2月運-20首次抵達大洋洲,以及4月首次飛抵歐洲之后,運-20再次突破在非洲的空白。同時,這款性能超越俄制伊爾-76,又衍生出運油-20大型空中加油機的優(yōu)秀裝備,在阿爾及利亞登場,也未嘗沒有其他方面的意味。
▲《央視軍事》報道的空降兵赴非洲參賽畫面截圖
從表面上來看,運-20運輸空降兵部隊前往非洲參賽,并沒有什么問題,畢竟在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尚未結束的當下,國際客運業(yè)務比較艱難不好協調。國內在外購伊爾-76和自產運-20,都能完成洲際運輸任務的情況下,最終選擇運-20再正常不過。而很有意思的是,運-20作為一款軍用運輸機,在國內也展示過保障空降兵部隊空降訓練的姿態(tài),但此次運輸空降兵前往非洲比賽,是以陸上訓練項目為絕對主力,不存在依賴運-20完成比賽科目的情況。不過,完成在非洲的突破,對運-20本身來說,依然有非常經典的意義。
▲飛往塞爾維亞的運-20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內從烏克蘭獲得了,原蘇聯海軍的一艘大型軍用補給艦半成品,待返回國內建成加入海軍后,就是海軍發(fā)展史上著名的“885”青海湖艦。而恰在此時,海軍建造的新一代2艘052和1艘051B先后服役,在這些硬件支持下,海軍開啟了前往美洲、非洲、歐洲遠航訪問的歷程,這也是我國海軍公認走向大洋的起點。國產運-20從2016年開始服役,并在2020年2月公開集體亮相,又經過約兩年的短距訓練磨礪后,開啟了洲際飛行的歷練。無論是2月接力飛行一萬多千米,前往湯加運輸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行動,還是4月運輸外貿FK-3型防空導彈,前往塞爾維亞的飛行,都曾引發(fā)全球震動,被認為是我國空軍走向世界的開始。
▲地位非常特殊的“885”青海湖艦
如今運-20降落在阿爾及利亞時又突破了一個新領域,使得僅剩美洲大陸尚未出現運-20的蹤跡??紤]到前往美洲不僅路途遙遠,而且有大洋阻隔、缺乏中繼機場,因此當運-20實現飛往美洲時,那恐怕將是又一次引發(fā)全球矚目的時刻。當然,目前距離這種注定要動用不少輔助戰(zhàn)機的重要行動,還有一定距離,現在運-20重點關注的事情,除了突破洲際飛行的空白之外,對外出口也不得不提。事實上,就在近期舉辦的俄羅斯軍事論壇上,中航工業(yè)第一次對外展出了運-20的全尺寸模型,意味著這款僅次于美制C-17A的戰(zhàn)略運輸機,已經進入全球軍火市場。特別是在美制C-17A已經停產,俄制伊爾-76新生產線也尚未完全修復的當下,運-20的登場是很有自身優(yōu)勢的。
▲印度空軍裝備的C-17A戰(zhàn)略運輸機
美制C-17A在進入21世紀后曾大肆對外銷售,其中印度分兩批引進了11架,直接經濟支出約45億美元,平均每架約4億美元??梢娺@種重型裝備雖然交易數量往往沒有戰(zhàn)斗機那么多,但高昂的單價卻使得利潤非常豐厚。國產運-20雖然在2016年7月就開始服役,但早期一直是在完善性能,到2022年2月前往湯加,才算是真正展示了作為戰(zhàn)略運輸機的風采。更重要的是,早期使用俄制D-30-KP-2型發(fā)動機的運-20,近期被外界發(fā)現正搭載國產渦扇-20進行密集試飛,預計再過1到2年時間,就將真正完成國產化,其對外出口將不存在第三方的制約。
▲運-20早期使用外購的D-30-KP-2發(fā)動機
而渦扇-20比D-30-KP-2更加充沛的動力,也意味著完全體的運-20能真正接近最初設計時,超過65的載重數據。相比于目前在諸多國家中服役,最大載重量約48噸,并且都是蘇聯時代生產,對機場要求較高的伊爾-76,性能可以說是全面超出。因此,當完全體運-20出口型號出現在國際市場上時,憑借相對較少的軍事元素以及出眾的性能,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并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事實上,阿爾及利亞就是一個潛在的購買用戶。
▲伊爾-76出口到了許多國家
在外界印象中非洲國家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想消費運-20這類重型裝備比較困難,但阿爾及利亞作為一個石油資源儲量豐富,并且因此獲得了不少美元的國家,其實完全具備引進并維護運-20的經濟基礎。事實上,為了保護珍貴的石油產業(yè),阿爾及利亞組建了一支相當精干的國防力量,其中包括分三次引進的70余架俄制蘇-30MKA戰(zhàn)斗機,以及從意大利獲得的5000噸級登陸艦,在北非屬于絕對的軍事強國。更重要的是,早在1998年,阿爾及利亞就從烏克蘭購入了6架蘇聯空軍遺留的伊爾-78大型空中加油機,展示了其對現代空中力量的追求。
▲阿爾及利亞裝備的蘇-30MKA戰(zhàn)斗機
此外,阿爾及利亞也先后從我國購入了,包括“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056A型護衛(wèi)艦、火箭炮、反艦導彈等不少現代裝備,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有一定基礎,互信程度較高。完全國產化的運-20以及更關鍵的運油-20,在缺少其他競爭型號的情況下,對阿爾及利亞空軍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也許在不久之后,就能出現“鯤鵬”翱翔在非洲大陸上空,書寫新篇章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