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5 07:40:16作者:佚名
(原標題:多名美國軍人遭敘利亞火箭彈襲擊受傷 )
據(jù)美媒24日報道,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當?shù)貢r間24日19時20分左右,敘利亞東北部的康菲石油公司和格林村遭到襲擊,導致多名美國軍人受傷。
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受傷人數(shù),以及是否有建筑及設備毀壞。
視頻截圖
美國以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作為回應,擊中了至少三輛汽車,并打死了幾名據(jù)信負責發(fā)射火箭彈的人員。整個事件,包括襲擊和美軍的反應,持續(xù)了大約兩個小時。
延伸閱讀:
突發(fā)!拜登下令,對敘利亞境內(nèi)與伊朗有關的目標進行空襲
據(jù)央視新聞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和美聯(lián)社報道,當?shù)貢r間23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下令對敘利亞境內(nèi)與伊朗有關的目標進行空襲。
媒體報道截圖
美國中央司令部當?shù)貢r間23日晚發(fā)表聲明證實,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代爾祖爾地區(qū)。據(jù)稱美軍所謂"精準空襲"的目標是當?shù)厥芤晾手С值奈溲b人員。
本月15日,美國在敘利亞的非法駐軍和受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在敘利亞東北部的一處軍事基地遭遇無人機襲擊。那次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此次空襲旨在"中斷或威懾"該團體的行動,以"保護美軍"免受8月15日所遭受的類似襲擊。
拜登2021年上任后,已兩次指示軍方在敘發(fā)動類似行動。美國在敘利亞駐有約900名士兵,主要分布在坦夫軍事基地和敘東部油田之間。
坦夫基地位于敘利亞南部,毗鄰約旦和伊拉克。美軍以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為名在坦夫駐扎,并訓練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另外,美軍還在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qū)駐扎,名義是"保護油田"。
視頻截圖
敘利亞政府指認美國的軍事存在非法、侵犯敘利亞主權,且多次指責美軍盜采敘利亞石油。
就在當?shù)貢r間8月21日凌晨,據(jù)敘利亞通訊社消息,在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協(xié)助下,美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使用137輛油罐車,滿載從敘利亞東北部油田盜取的石油,通過馬哈茂迪非法過境點運往美軍在伊拉克的基地。
近期,美國非法駐軍盜竊并轉(zhuǎn)運敘利亞石油的行為更為頻繁。8月以來,美軍累計使用約600輛次油罐車,至少7次盜運敘石油。
敘利亞石油及礦產(chǎn)資源部此前公布,敘日均產(chǎn)油量的八成以上被美軍及其盟友掠奪。因此,曾作為產(chǎn)油國的敘利亞現(xiàn)在要依靠進口來滿足需求,這也意味著敘境內(nèi)出現(xiàn)能源供應不足、油價隨國際油價上漲等問題。
編輯|盧祥勇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jīng)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CCTV國際時訊、中新網(wǎng)
伊核談判關鍵時刻,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多個目標,意味著什么?
資料圖
當?shù)貢r間8月23日,在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授意下,美軍對敘利亞東北部城市代爾祖爾“與伊朗有關”的多個目標進行空襲。外界注意到,近日美伊兩國正就歐盟提出的恢復伊核協(xié)議履約“最終文本”進行答復。在伊核協(xié)議接近重啟的關鍵時刻,美軍此時發(fā)動襲擊意味著什么?
拜登下令空襲
據(jù)路透社報道,美國中央司令部23日發(fā)布聲明稱,在總統(tǒng)拜登授意下,美軍對敘利亞代爾祖爾地區(q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支持團體”所使用的基礎設施進行空襲,擊中彈藥庫及后勤設施。
美軍聲稱,此次空襲的目的是“中斷或威懾”該團體的行動,“保護美軍”免受8月15日所遭受的類似襲擊。美軍15日稱,多架無人機襲擊美軍在敘利亞坦夫的基地,但未致人員傷亡。
美國中央司令部發(fā)言人喬·布奇諾(Joe Buccino)表示:“總統(tǒng)為這次襲擊指明了方向”。他還稱,此次襲擊是一次“相稱、審慎的行動”,旨在限制事態(tài)升級的風險,將傷亡風險降到最低。美軍的聲明中并未提及是否有人員傷亡。
今年以來,在拜登的授意下,美軍已多次在敘利亞發(fā)動類似襲擊。
今年7月12日,美軍在敘利亞西北部發(fā)動無人機襲擊,擊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分支頭目。3月2日,美軍稱在敘利亞西北部發(fā)動襲擊行動,“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庫萊希在此次行動中自殺身亡。
據(jù)悉,美軍此前以打擊“伊斯蘭國”和“保護油田”為名在敘利亞駐扎,目前在敘駐有約900名士兵,主要分布在坦夫軍事基地和敘東部油田之間。坦夫基地位于敘利亞南部,毗鄰約旦和伊拉克。
但敘利亞政府指認美國的軍事存在非法、侵犯敘利亞主權,且多次指責美軍盜采敘利亞石油。伊朗方面則否認在敘利亞駐有軍隊,表示只有應敘政府邀請派出的軍事顧問。
意味著什么?
輿論注意到,此刻正值伊核協(xié)議接近重啟的關鍵時刻。
本月8日,歐盟向伊核協(xié)議相關方提交了一份關于恢復履約的“最終文本”,伊朗15日對此做出答復并呼吁美方展現(xiàn)出靈活性。歐盟和美國16日說,正在研究伊朗對歐盟“最終文本”的答復。
“臨門一腳”之際,美軍此時發(fā)動襲擊意味著什么?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認為,此次襲擊再次凸顯出美伊之間在敘利亞、伊拉克等中東問題上存在的長期矛盾。
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一面要求伊朗必須停止對反美的什葉派力量的支持,一面又對敘利亞保持低烈度的干預。而一旦美伊間發(fā)生矛盾,伊朗也會將美國的軍事基地作為打擊目標。
此外,此次襲擊也再次凸顯出伊核談判所面臨的困境。
自拜登上臺以來,伊核協(xié)議相關方已推進多輪談判,但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據(jù)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談判曾多次接近達成協(xié)議的臨界點,但也多次傳出美伊“談崩”的消息,至今還未達成協(xié)議。
美國自身在處理伊核問題上也出現(xiàn)反復和矛盾,比如一邊與伊朗談判,一邊又拼湊對抗伊朗的同盟體系、兩國在中東仍摩擦不斷等。
劉中民指出,盡管在伊核談判中,歐盟和其他相關方付出很大努力,但卻受制于美伊之間的結(jié)構(gòu)性矛盾。美國此次以敘利亞作為打擊目標也反映出,在地區(qū)熱點上,美國仍將采取這些年來的一貫手段,即利用軍事優(yōu)勢有限打擊、有限干預。這也意味著,美伊這兩個最關鍵角色間的矛盾還是無法解決。
“自1979年以來,美伊之間有著長達40多年的對抗。若兩國之間無法緩解敵意,即使伊核談判達成,兩國間仍可能會摩擦不斷?!眲⒅忻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