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7 08:20:36作者:未知
大家好!我是你們又美又颯的不二----表姐
大家都知道,在公共場所遇到“熊孩子”是一件非常煩人的事情,
但表姐發(fā)現(xiàn)啊,“熊孩子”的出現(xiàn)往往是因為大人的縱容……
最近,上海一女生發(fā)文稱,她在看電影時,
后排座椅孩子多次踢其椅子,她多次提醒無效,
然而,這名女生的多次提醒卻惹怒了孩子旁邊的爸爸!
孩子爸爸對這名女生大打出手,致其腦損傷……
被熊孩子打擾后,又被熊爸爸打!
8月22日,女生一個人前往電影院看電影,
在她觀影期間,坐在這名女生后面的一個小男孩,
在看電影中途一直踢女生的椅子,持續(xù)了二十多分鐘。
這種情況擱誰都要生氣吧,女生就轉(zhuǎn)頭制止這個男孩的行為,
但是說了好幾次,都沒用。
媒體報道
讓人更沒想到的是,男孩父親見狀非但不制止男孩的行為,
反而覺得女生的提醒很煩,直接用力踹女生的座椅后背,
男孩父親的力度實在是太大,最終導(dǎo)致椅背狠狠磕在女子的后腦上。
女生表示她當(dāng)場眼冒金星,回家后出現(xiàn)暫時性昏迷。
女生遇到這種事情,當(dāng)時感覺到又懵又慌又委屈,
隨后站起來與男孩父親開始對峙,見男孩父親毫無悔意,于是忍痛繼續(xù)觀看。
監(jiān)控畫面
出影廳后孩子父親依舊不依不饒,與該女子持續(xù)爭吵,并試圖動手打人。
幸虧被影廳的工作人員制止了下來,否則會發(fā)生什么真的不敢想象。
男孩母親也開始辱罵她,最后一家?guī)卓诹R罵咧咧、揚長而去。
監(jiān)控畫面
女生后去醫(yī)院檢查,被初步診斷為頭部損傷,有腦震蕩的可能。
醫(yī)院檢查報告
遇到如此事情,女生忍無可忍選擇報警。
報警后,警方卻希望雙方和解,踹人男子提200元和解,也不承認自己有踹椅子的行為。
女生則認為自己要的不是錢,而是對壞人的懲罰,對自己權(quán)益的維護!
女生先后曬出電影票票根,醫(yī)療診斷書和警方的受案回執(zhí),希望有目擊者站出來為其作證。
女生也在其發(fā)布文字的最后,聲明一定要求拘留施暴男子!
8月25日,公安機關(guān)對男子甘某某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
通報
影院里保持安靜,不打擾別人,是一種基本的禮貌素養(yǎng)。
孩子無緣無故踢女子椅子,多次制止不聽,作為父母的看到后,
就應(yīng)該及時制止孩子,而孩子父親不制止孩子也就罷了,
反而去傷害無辜的女生,這種行為真的讓人氣憤。
要表姐說,這名父親完全不明事理,自己就有暴力侵向,這才是讓事態(tài)升級的關(guān)鍵!
熊孩子大鬧高鐵
都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就有“熊家長”,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就在前不久,“熊孩子”大鬧高鐵的事件登上了熱搜,網(wǎng)友看到后直呼氣到血壓都升高了!
8月19日的這個熱搜更是直接反映了網(wǎng)友們的心聲:
圖源微博
8月14日,廣西柳州高鐵上,
一男孩多次用腳踹前排座椅,大聲背乘法口訣,前排乘客和乘務(wù)員多次制止無效,
一旁的家長也始終無動于衷,還夸贊孩子乘法口訣背得好。
就在同一天,北京一高鐵上,一名3歲兒童,
因吵鬧聲音過大、時間持續(xù)長,被同車旅客勸說制止,
不料卻遭孩子家長反懟:“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這輩子你別生孩子?!?/strong>
同行人員也附和道:“嫌吵你們坐高級的去?!?/strong>
就這樣,乘客和家長吵了一路,幾次說出“叫警察”“人身攻擊”的話。
視頻畫面截圖
最后,家長還不忘“寬宏大量”地說:“你第一次坐高鐵吧,我原諒你了?!?/strong>
網(wǎng)友們看到視頻之后紛紛火大,譴責(zé)家長的蠻不講理和不負責(zé)任。
網(wǎng)友評論
8月15日,從北京開往長沙的一趟列車上,小孩不停猛推、拍打座椅置物板,
前排女生多次提醒無果,只能前傾身體坐著。
據(jù)拍攝者稱:“旁邊有好幾個乘客有去勸說,家長也制止過,沒有什么效果便沒管了?!?/strong>
看到這幾個視頻真是讓人火大,在上面的新聞中,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
一個熊孩子邊上,必定有一個視而不見、甚至維護熊孩子的家長
然而熊孩子真的沒辦法管嗎?這位媽媽的做法就讓全網(wǎng)點贊。
微博熱搜
宮女士稱,視頻是寶寶一歲多時記錄的,
現(xiàn)在寶寶三歲了,出行坐公共交通時也經(jīng)常坐不住愛鬧騰。
自己和丈夫都社恐,害怕影響到別人,就想辦法讓寶寶有事可干來轉(zhuǎn)移注意力,
挺有效果的,一直用到了現(xiàn)在。
用網(wǎng)友的話說,一天兩個不同的熱搜,
其實說明了同樣一句話:“熊孩子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熊家長的存在?!?/strong>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他人是一種基本的素養(yǎng)
全社會討伐熊孩子,也讓父母們背負上了不小的情緒壓力。
孩子聲音大一點、吵一點、活潑一點的天性,都讓我們心驚肉跳:
會不會吵到別人?會不會被人嫌棄?會不會被人拍了發(fā)到網(wǎng)上成為反面教材?
似乎必須對孩子做點什么、必須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羞愧和自責(zé),才能證明自己不是那個不負責(zé)任的“熊父母”。
公共場所是屬于大家的場所地段,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需要,
也要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打擾他人。
帶孩子出行的家長們更需要管好自己的孩子,給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呢?來看看網(wǎng)友們的看法吧!
王茜:
看了當(dāng)事人小姐姐寫的小作文,真是氣死了,媒體沒曝光之前居然要求小姐姐和解,打人者不但不道歉還說只賠償200塊錢,還好最后的結(jié)果大快人心
鴨蛋皮皮:
太解氣了,看見他被抓起來我就放心了感覺他老婆和孩子平時沒少被打
花間辭:
熊孩子的背后就是熊家長在寵溺,最后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