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7 20:38:46作者:未知
導讀: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zhí)意竄訪中國臺灣地區(qū),中國外交部8月5日宣布了八項對美反制措施。其中前三項涉及取消中美兩國軍方的磋商交流機制。這三項軍事層面的機制分別發(fā)揮著什么樣的作用,是如何運行的,這三項反制措施傳達出中方什么樣的態(tài)度,取消之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后續(xù)影響。觀察者網(wǎng)就這些問題與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論壇專家,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老師進行了交流。
觀察者網(wǎng):8月5日,外交部宣布對美采取8項反制措施,包含了取消中美兩軍戰(zhàn)區(qū)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三項涉及軍事層面的措施。
您能否向我們具體介紹一下,此次被取消的三項溝通機制原先究竟是怎樣運行的、又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外交部宣布對美采取8項反制措施(圖源:外交部網(wǎng)站截圖)
周波:這次取消的三個機制在時代背景和主要目標上各有不同:
1998年,中美兩國國防部建立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這是中美兩軍磋商機制中歷史最久的一項,分為年度會晤、專門會晤和工作組會晤三個層級。之所以建立該機制,是由于美國常年對中國進行高強度、大范圍的軍艦和飛機偵察,而中方對此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所以極易發(fā)生摩擦,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就是此類摩擦的一個典型例子。中美雙方建立起軍事層面的日常溝通機制,正是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fā)生。
這一溝通機制當然有益,但是從效果上看,成效有限。根本原因在于雙方看待這一問題的角度不同:
我們中國談的是戰(zhàn)略性問題,而美國談的僅僅是戰(zhàn)術性的問題,例如美方經(jīng)常說“中方飛機和軍艦上次靠我們很近,威脅到我方飛機和軍艦安全”;而中方認為“美國應該減少直至取消針對中國的敵意的??諅刹??!睋Q言之,在中方看來,美方的訴求實際上相當于在前來對中方進行挑釁、偵察的同時要求中方保證其安全,實屬無理要求。
因此,由于雙方理念的差異,中美海上安全磋商機制成立十幾年來,始終在“原地打轉”。我自己曾經(jīng)帶隊去五角大樓談判美國艦機偵察的法律地位,雙方都援引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公約在許多地方是模糊的,可以靈活解讀的,而國家利益則是清晰的,所以雙方很難形成有效共識。
第二個機制是中美兩國的國防部會晤,成立于2005年,這一機制是美國國防部相關部門和我的單位——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之間的機制化會議。
這一機制化會議主要作為執(zhí)行機構,落實中美兩軍之間達成的各種共識,每年輪流舉辦會議,總結形勢、展望未來、落實共識、提出建議,可想而知這一機制非常重要。
第三個機制是戰(zhàn)區(qū)領導通話。這是一個新的機制,它有其特殊的背景:中美之間由于關系敏感且重要,對中方而言,中美關系是重中之重,兩軍關系更加敏感,所以涉及中美兩軍關系的事都不是小事,所以報批層級都是比較高的。但是美國人比較強調一線官兵之間的接觸——前線的官兵之間不能出事,要避免“擦槍走火”。
中美兩軍的體制也不太一樣,中國的體制更垂直,層級更多,美國的體制更加扁平靈活。但是過于靈活也有問題。我們認為,一線當然是近距離接觸,但是基層官兵必然戰(zhàn)略意識相對欠缺,如果沒有上級的正確指導也容易出問題。
在此之前,出于各種原因,陸軍對話機制、聯(lián)合參謀部對話機制等部分對話機制已經(jīng)停止。本次“三取消”之后,中美軍方目前就只剩下了兩個溝通渠道:其一是中美軍方在2008年建立的直通電話,俗稱“熱線”;其二是兩國大使館武官處的日常公務交涉。
觀察者網(wǎng) :在您看來,國家為何選擇這三項作為制裁的內容向美方傳達了怎樣的信號?
周波:之所以選擇這三項作為制裁內容,是為了強調中方的反制決心。佩洛西竄訪臺灣之后,我們在臺海進行了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軍事手段在臺灣問題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將涉及軍事的“三取消”作為對美第二波八項反制措施中的前三項,明確展現(xiàn)了中方的決心。這一決心之堅定也體現(xiàn)在“三取消”的措辭上:后五項反制措施是“暫?!?,言辭中留下了恢復的余地;而前三項是“取消”,雖然并非毫無恢復的可能,但態(tài)度上較之前者顯得更為有力、堅決。
就“三取消”所傳達的信號而言,這三項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制裁力度,向美方表達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堅決態(tài)度:對于中國來說,臺灣問題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國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觀察者網(wǎng):這三個機制的取消會對美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周波:我認為,“三取消”的影響主要在于政治層面,即,讓美國人意識到臺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叭∠币约芭涮椎能娛滦袆泳鸵?guī)模和力度而言均堪稱史上罕見,中國大陸以此表明了我們在臺灣問題上毫無妥協(xié)余地、為此不惜一戰(zhàn)的決心。
觀察者網(wǎng):您認為針對上述反制措施,美方可能做出怎樣的回應?
周波:根據(jù)美方的說法,美方可能在臺灣附近進行一些展示軍力的行動,以此表示不示弱的態(tài)度。
此次中方的軍事行動遠超出美方的預判。此前,針對臺灣問題,中方所采取的措施主要為外交層面的抗議(例如取消某些會晤),涉及大規(guī)模軍事層面的行動僅有95年、96年的兩次導彈試射。而這一次,中方行動力度堪稱空前,在規(guī)模、范圍和力度上均遠超90年代的兩次導彈試射,產生了強烈的國際影響。
美國既不愿對此善罷甘休,也不愿真的為臺灣開戰(zhàn),因此會采取一些象征性的行動,例如一度宣稱將派遣航母橫穿臺海等。雖然目前中美都沒有開戰(zhàn)的意愿,但擦槍走火的危險并沒有完全消除。
比如前段時間美國宣稱的里根號航母將在“數(shù)周內”穿越臺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搞的“投石探路”,試探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態(tài)度和反應。
里根號航母抵達日本(圖源:USCN News)
美方的法理依據(jù)是國際海洋法公約賦予各國在國際通行水域的航行自由和飛越自由。從這一角度而言,如果美國嚴格遵守公約,也就是軍艦單純地通過臺灣海峽,這一訴求本身并不違法。不過,我們需要注意到,根據(jù)國際海洋法公約,航行自由和飛越自由是有前提的,要適當顧及沿岸國利益的義務,且必須出于和平的目的。
因此,如果美國像之前一樣高調表現(xiàn)出此舉就是為了挑釁中國,則顯然有違國際公約;另外,就“出于和平的目的”一詞,雙方也都可以有各自的“靈活”解讀,美方可能宣稱“維護臺?,F(xiàn)狀”也是為了“和平”,但我方顯然認為這并非出于和平目的。
此次里根號航母“虛晃一槍”,除去美方的謹慎考慮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美的實力對比已然今非昔比了。1995-1996年臺海危機時,美國試探了兩周,派遣尼米茲號和獨立號兩個航母戰(zhàn)斗群在臺海附近航行;而這一次,鑒于我軍實力已大幅提高,美國也自知理虧,已經(jīng)不可能再大搖大擺地開來航母、再耀武揚威地起飛艦載機——事實上,美國連臺灣海峽的口子都沒有進來,雖然也說航母在“值班”。
觀察者網(wǎng) : 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中美兩軍之間未來的關系走向可能如何發(fā)展?比如,此次的“三取消”是否意味著,今后中美雙方可以自行采取某種軍事行動,而不必知會對方?
周波: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雙方溝通機制的減少必然帶來雙方對彼此情況了解的減少以及兩軍關系不確定因素的增多。
在某種意義上,中方的意圖正是通過減少溝通機制,迫使美方在臺灣問題上采取更為審慎的態(tài)度——既然中國大陸已明確表示在臺灣問題上沒有退讓的空間,那么今后美國在臺灣問題上采取任何行動之前,就必須更謹慎地評估該行動可能帶來的風險,三思而后行。
當然,“三取消”并不意味著中美兩軍之間已經(jīng)毫無接觸,更不意味著局勢已經(jīng)失控。雖然從表面上看,中美的幾個主要溝通機制均已中斷,但中美兩軍之間仍然“藕斷絲連”地保留著一絲溝通的“線”,在雙方有需要且有意愿的情況下,兩軍依然可以通過熱線和使館彼此溝通,避免發(fā)生不可挽回的誤判。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